《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课题组负责人 李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被编录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里。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联系生活及其他学科,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即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又提出学生能主动地在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这篇课文是七上第五单元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二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单元主题上均围绕着丰富多样的亲情去写的。作为人间最真挚而又美好的亲情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单元教学的要点:在继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人物间的浓浓亲情,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尤其后者为下一单元的练习朗读和默读奠定了基础。这一课在本册文言文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课文故事性强,内容较为浅显易于理解,但一些词语古今差异很大,继续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是大有必要的;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同样不可缺少;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更是大有裨益的。作为文言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诵读古代诗词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新课改要求。因此在七年级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形成文言文思维意识,将“文言”与“文”同步进行方为科学的教学。
2.本节主要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一篇,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文中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
3.教学目标
依据三个维度我预设了如下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善于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课文。②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3、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优良品德。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良好美德。难点: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继《童趣》、《论语》、《山市》之后接触的第四篇文言文,尽管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有限,但该文内容浅显,且故事性强,学生在多读之中能够感悟大意,借助详细的注解基本上能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美德可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由于我们面对的是较为封闭见识浅薄的农村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和知识有必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训练或推荐来完成。至于文言文的快速背诵要有技巧,这一点也需要有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三、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预设目标,我选用了:激趣导入法、诵读法、分类整理归纳法、探究讨论法。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渲染氛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尤其针对初一新生让其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既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又能体会人物的情感。分类整理归纳法在于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与习惯,诸如词语的整理、名句的收集等,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归类”意识加强,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学生练得越早收获就越大。新课标还很注重学生思考和探究、讨论合作能力,希望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学法指导,如:圈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研究法。通过默读圈点勾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以及文眼关键词;朗读法,在于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背诵课文;合作法,则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问题,进而形成开放式的话题。
五、教学程序
我设置的教学环节分别是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介绍出处,出示目标;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自主学习,整体感悟;课堂小练,看谁最棒;合作讨论,探究问题;迁移拓展,走向课外;课堂小结,快速背诵;分层作业,自由选择。下面我将就每个环节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设计意图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设计意图 |
(一)、故事导入 | 讲述《元方善对》的故事,引出课题。 | 展示课题。 | 用故事激趣,渲染气氛,使其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 |
(二)、介绍出处及出示目标 | 1.介绍《世说新语》一书。 2.明确学习目标。 | 用笔记录暗红色的句子。 | 出示《世说新语》作品简介及学习目标。 | 1.初步认识“志人”的特点。 2.心理研究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的关键,开头明确任务,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 师范读。 | 1.生放声自由读。要求读出语气,读准字音,注意语调和停顿。 2.生齐读。 | 出示老师范读的原始文言文及后来断句用了标点的原文。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尤其针对初一新生让其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既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悟 | 巡视指点。 | 1.默看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4.能够用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 5.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能用恰当的评价人物的标准来评价作品中的人物;能认识到“做人做事讲诚信”是立世之本。 | 出示具体的学习自学方法及导向指引。 | 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结合注解、工具书学会自学法,如圈点勾画,概括文意,复述课文,感知文意。 |
(五)、课堂小练 | 1.指点一些学生未知的词语。 2.补充“称谓”知识。 | 1.抢答词义。 2.翻译句子。 3.了解古代称谓并练习辨识。 4.补充省略成分(主语),分男女读课文。 5.指名复述故事。 | 出示当堂练的各类题,加大课堂的容量。 | 此项活动中有多种能力的训练,如读、说、听、写。在比赛中既检查和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完成了教学重点之一词汇的积累,文言语言的感悟,又拓展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同时体现课堂自学效果。 |
(六)、合作探究 | 1.老师提出问题。 2.参与小组讨论。 3.就学生提出问题予以点拨。 | 讨论: 1、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3、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 出示三个讨论题。 | 新课标表明: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另为完成: 1.重在“感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评价人物,获得情感体验。 2.进一步认识了“志人”小说“以事写人”的特点。 3. 传承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优良品德,突出另一教学重点。 |
(七)、迁移拓展 | 1.补充诚信名言。 2.指点课文成语。 3.点拨迁移及拓展训练 | 1.积累诚信名言。 2.按要求动手写成语。 3.实践操作怎样应对客人。 4.课外阅读。 | 出示相关内容,加大课堂容量。 | 一方面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一种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的意识,即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的意识。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
(八)、课堂总结,快速背诵 | 1.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2.指导背诵。 | 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 | 出示关键词指点 | 从总结中再次让学生学会珍爱亲情,学会为人处事之道。 通过背诵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指导背诵古文的技巧。 |
(九)、分层作业 | 分类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 | 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选择相应的题。 | 展示作业 | 突破语文作业一贯统一的特点。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设计三类题,用以适合各阶层的学生现状。 尽管难易有别,但都能巩固教学重点,并针对中优等学生予以拔高训练,学困生完成最基本的任务。 |
六、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元方友人
聪明伶俐暴躁易怒
知信懂礼知错就改
重诚信知礼仪
设计此板书语言简洁,意在突出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揭示作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