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芳,女,中医针灸专家,1957年出生于上海,原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从事中医临床研究诊疗工作近40年。胡琴芳潜心研究中医针灸,在传统方法上开拓创新,别具一格,独树一帜。针刺手法高超独特,尤擅长骨关节病、面瘫、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偏头痛、骨折后肢体康复、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很高。
上海中潭医院针灸主任胡琴芳
工作经历
1977年—199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主任
1993年—200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门诊副主任、主任
2005年—201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2013年1月—至今,上海市中潭医院针灸科主任
从医成就
胡琴芳在近40年的针灸生涯中,全力研究经络学说,用以指导临床,并诠释针灸学的各项理论。注重全面切诊,整体辨证;重视爪切,善施行气、补泻手法;处方配穴灵活适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
精研针刺手法
胡琴芳主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是取效之关键,尤其在治疗脏腑病时,运用补泻手法,疗效确比不用补泻手法为佳。胡琴芳主任在临床上应用双手爪切进针,病者往往毫无痛感,然后以全身之力运于右手持针腕部,继而运之大拇指、食指、中指进行施术,其手法特色成为他的一个诊疗特点。胡琴芳主任将手法的作用,区分为候(催)气、行气及补泻三类。指出所谓“候气”或“催气”,乃是促使针不得气的方法。所谓“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所谓“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之刺法。
据胡琴芳主任的经验,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多产生于沉重感的深化。至于凉热感应出现的部位,可因人而异,有的先在施术部位开始,逐步扩散,有的则先出现在对侧。
重视辨证配穴
胡琴芳主任认为,针灸处方配穴,也和内科处方用药一样,有其一定的组成规律,决不是病在那里就针哪里,而要整体辨证,识别标本,权衡缓急。一般以局部和邻近病所的腧穴为主穴,以经络循行所到处四肢的腧穴为配穴进行处方。陆氏还常用五输穴子母补泻配穴,治疗脏腑病;八脉八穴、八会穴治疗相关病症;郄穴治疗急性疾病等,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善用毫针,提倡温针和伏灸
胡琴芳主任习用毫针,认为毫针纤细灵活,进针时可减少疼痛,运针时施行手法方便,肌腠损伤较少,不伤正气,所以比其他针具安全,可用于针治全身各穴。但由于毫针针体细软,容易弯曲,因此,胡琴芳主任十分重视针具的制作和保养。
她认为针尾加艾燃烧,藉艾火的温热,通过针体的传导,可以透达肌肤深部。当经气虚损时,用补法配合使用温针,能帮助经气运行,起温阳补益的作用;当经气为外邪所闭阻时,用泻法使邪气宣泄,经络通畅,配合使用温针,可加强血气的运行,达到去壅决滞之目的,故不论在补法或泻法时均可应用。当对高热、局部红肿或抽搐、震颤等不能留针的病例,一般不宜施用。
从医感言
胡琴芳行医近40年以来,对待前来看诊的病患都是一视同仁,热情诊治,不问贫贱高低,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总是会特别同情,尽自己所能帮助其减轻负担,体现了其高尚的医德。
胡琴芳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于中医药学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她经常带领新就职的中医师、实习医师等深入群众,前往各个社区中心,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对于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临床医师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和切实为民服务的意识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