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探秘 邵雍《梅花诗》 邵雍梅花诗解读

原文地址:[预言探秘]邵雍《梅花诗》作者:心清以明


[预言探秘] 邵雍《梅花诗》


  在这无边尘世的喧嚣和无奈中,飘荡着一曲超然的清音,时刻警醒着世人:茫茫天数早命定,世道兴衰不自由的事实,那就是千古流传的神奇预言《梅花诗》。
  
  《梅花诗》的作者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他认为历史和人的命运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
  
  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也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


一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从字面上的意思是:荡荡通天之门万古以来头一次敞开了。多少人来到人间,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去呢?这里一下子还看不清楚,在看完全诗后,才能真相大白。不过,从这第一句就可以看出邵雍身手不凡,立意高远,不仅仅是要告诉人们未来要发生的事件而已,而是要告诫人们这历史纷扰中的最终主题。
  
  北方的国土,“燕云十六洲”一直被外族所占领,故曰:“山河虽好非完璧”
  
  预言了南宋半壁江山苟安江南以及历史上罕有的“靖康之耻”,金人入寇的历史。黄:黄龙府,金国的首都。金:女真族建立的金国
  
二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在西湖边儿上,依山傍湖,加上南宋皇帝终日沉迷于荒淫醉梦之中,所以叫“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是指天象气数落于北方,北边降生真龙天子,新朝代要生于北方。正当南宋王朝沉湎于醉梦中时,北方的成吉思汗,励精图治,一统蒙古,并迅速扩张着自己的版图。在灭亡了金国之后,大举入侵南宋。“三百年来终一日”,指宋朝在历经三百馀年后(公元960年至1279年)终于灭亡了。
  
  公元1276年,元兵入侵临安,宋恭帝被俘。“长天碧水叹弥弥”是喻指宋朝最后灭亡时所上演的一幕最悲壮的场面。公元1279年,宋军残部在战败后穷途末路。因不愿被俘,大臣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南宋小皇帝投海而死,大将张世杰保护着杨太妃企图逃脱,结果,被一场突来的飓风淹没大海。
  
三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天地相乘数一原”是说天干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了原头,就是新朝代的气数来了。“忽逢甲子又兴元”的“忽”字隐涉了元世祖忽必烈,“兴元”指元朝兴起。经历了从元世祖至元顺帝的十位皇帝后,这个辉煌一时,曾经横跨欧亚的短命王朝,就走入了灭亡。
  
  若从公元1279年宋朝最后灭亡算到公元1368年元朝被灭,也差不多八十八年,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至1271年定国号为元,从忽必烈至顺帝共经十世(天数五地数五),元祚88年(应二八之数)。正所谓“年华二八干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一句,也影射了元顺帝时,宦官扑不花扣压警讯不上报皇帝的害元之事。正是“残花”“总不言”。
  
四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布衣,当过几年和尚,后参加农民起义的红巾军,因为骁勇善战,大显英雄本色,从一个普通士兵跃升为领袖,并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就此“朱门”不再是旧的黄土农家了。“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就写明了这段历史。
  
  “飞来燕子寻常事”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夺取帝位的历史。
  
  燕王得天下,仔细想来也确为“寻常事”,在情理之中。明朝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下,经历了他全盛的辉煌。但明朝末年的衰败,加上多年的农民起义,使得大明王朝终于是“开到李花春已非”。
  
  “李花”应指明末的闯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功占了北京,崇祯皇帝于紫禁城后的景山上上吊自尽,明朝灭亡,所谓“春已非”。
  
五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胡儿骑马走长安”一句是指崛起于东北的满清入主中原。
  
  明末,社会动荡,李自成夺取天下后,立足未稳。把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出于私利,投靠了满清,并引清兵入关。当时的满清,精干强盛,入关后,势如破竹,一统明末的残局,于公元1644年建都北京,成就大清帝国清朝前期,国势大兴,文治武功都非常强盛,特别是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平定了各种内乱外侵,使中国的版图空前地扩展。另外,自清代开始,与海外开始进行较大规模地通商,开辟港口,正所谓“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的第一个“洪水”指的是公元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象洪水一样席卷半个中国,历时达十八年之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洪水”的“洪”字暗示了洪秀全。
  
  终于在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黎元洪,被拥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都督,袁世凯死后又成为总统,清王朝彻底灭亡。黎元洪的名字也嵌一个“洪”字,所以叫“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一句是说,清朝最终的前景(“清光”)还应该向“汉中”,也就是革命起义成功的“武汉”看。


  
六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汉天一白汉江秋”是说经历了满清外族统治达三百年之久的中国,也就是“汉天”,终于又有了新希望。“一白”是喻指新的希望。“汉江秋”是指公元1911年的秋季,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成立了,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中国于1911年的秋季在武汉又重新崛起。
  
  “憔悴黄花总带愁”自从民国建立后,先是袁世凯的复辟窃国,又是张勋的复辟,接着是长期的军阀混战,派系割据。国民政权就如“憔悴黄花”,总是愁事不断,故曰:“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吉曜”喻指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半升”指国民党统治初期,经历了长期封建统治,外族掠夺和军阀战争的中国,百废待兴。
  
  蒋介石领导的北伐战争刚刚成功,国家正在起步发展中,国民党政权正在巩固自己的地位,而这时gcd的势力却于暗中迅速发展壮大。“箕斗”为中国古代星相学中所讲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这里也就是星星的意思,指gcd的势力。
  
  “箕斗隐”字,道明了gcd趁内忧外患之机,于暗中迅速发展实力的史实。“金乌起灭海山头”一句的“金乌”,是古时候对太阳的别称,此处指自称太阳之国的日本。整句指日本在二战中兴起、入侵中国与最终战败投降的命运。
  
七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经历了国共内战后,中国大陆和台湾呈现了各自对立分治的局面,所谓「云雾苍茫各一天」,指共丄*产*党和国丄*民*党各自统辖一片天地。可怜西北起烽烟」似指平定新疆叛乱和入藏镇丄*压*独*立运动;「东来暴客西来盗」指五○年代初中国和美国在位于中国东方的朝鲜所爆发的朝鲜战争和中印边界之战。按照「北胡南蛮」的说法,此时的「胡儿」是指苏俄无疑了。
  
八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大意是世界局势历来像一盘棋一样,指冷战时期共产国际和西方自由民丄*主体系的对峙。九○年代以后共产国家纷纷解体,「共济和衷」来讲可谓是一大劫难。「豹死犹留皮一袭」:前苏联的版图宛如一只奔跑的豹子。豹死,也就是苏联瓦解后,共丄*产*党体系实际已经解体。「长安」喻指中国的京城,这里泛指中国。但秋色再佳,毕竟也已是秋天。
  
九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梨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 燕门者北京某门 ] [ 原璧难归赵 *** ] ,燕门秋---有肃杀之意。
  
  风大、雨急、夜黑,所以是“连宵风雨”。虽然迫害是前所未有的残酷,但修炼人更是前所未有的顽强。正是这群看似普通的炼功人,在这场急风暴雨式的迫害中,却表现出了超人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看到全世界的修炼人,团结一心,到处奔走,以各种方式寻求正义的支持,唤醒人们的良知。
  
  终于,人们被这种真诚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远离邪恶;终于,人们被这种善良打动了,当被警察凌虐的修炼人主动为警察撑伞遮雨时,警察哭了;终于,人们为这种坚忍与和平打动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舆*论站在正义的一边。
  
  用历史宏观眼光来看,无论邪恶怎么猖狂,寒冬多么严酷,暗夜多么漫长,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春天终将赶走严冬,光明终将驱散暗夜,……所以是“连宵风雨不须愁”[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历史似乎确实具有某种前定性,历史又确实涵有更神秘而超越人意志的另一层面的。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指的就是这一层面。
  
  「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全诗的题目即来自这里,所以叫《梅花诗》。经过严冬考验后的……遍及中国大陆以及全世界,如凛傲霜雪的朵朵梅花迎接着春天的到来。那是正法传遍人间的时刻。天地回春,拨乱反正。到这里,诗中头一句的「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也就清楚了。
  
  世界上,无论是哪一门的修炼,佛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的宗教也好,都讲人是来自天上,而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返本归真,重返天国。所以才有「天门开」和「几人归去」之说。
  
  许多人都是从非常美好的地方来的,为的就是能得到正法的融炼。然而,多少人来到这里等待得法,又有多少能得法圆满而归呢?又有多少人被这滚滚红尘所迷惑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永远被埋在这人世沧桑中,再也无法回复那本有的圣洁和辉煌呢?
  
  「欲将剥复问前因」的「剥」、「复」为易经中的两卦。所谓剥极必复,也叫物极必反。历史如转轮,有前因必有后果。「欲将剥复问前因」也就是说,敢问这历史的跌宕往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暗指:人类历史的纷扰坎坷是为了某种最终的目的而安排的。
  
  「寰中自有承平日」意思是这无比广阔浩瀚的寰宇自然会迎来其「承平」之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沧桑之后,在承受了种种磨难和痛苦之后,甚至也包括前文「连宵风雨」所指的……所遭受的史无前例的迫害之后,这茫茫寰宇终究会进入一个大同承平的时代。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按照了一定的规律或史前的安排在演化的话,那么这部历史大戏的结局便是个大圆满。
  
  「四海为家孰主宾」是说这部历史大戏的主角是位以四海为家的人物。事实上,......四海为家,足迹遍满世界各地。后半句「孰主宾」,是问:在这场大型的人类历史剧中,究竟谁是主角,谁又是配角?
  
  纵观这预言中所描述的历史变迁,一切不是按预先排好的剧本在上演吗?也许,一切真像......;也许,这正是「欲将剥复问前因」中的「前因」,也就是《梅花诗》整篇预言的主题。
  
  转载《梅花诗》视频解说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3942.html

更多阅读

细解蒋捷的《梅花引》 梅花引歌词

细解蒋捷的《梅花引》----兼议填词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有人笑问:对着词谱可以填词吧?我说:词依谱而填,这是好习惯。但仅对着词谱还不可以填词。首先,词谱得看懂,不能对着字数填字,词谱中会有许多要求。比如,句,为白脚,不押韵;叶(读xie),注为韵脚,要

布袋和尚《插秧诗》 布袋和尚新传全集

布袋和尚《插秧诗》听过布袋和尚写的一首《插秧诗》吗?关于诗句原文,因时代较久远,各方说法有些差异,大多人认为原文应为: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另有一部分人认为“青苗”应为“青秧”,将“

声明:《预言探秘 邵雍《梅花诗》 邵雍梅花诗解读》为网友最后一抹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