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六(1)班期中语文质量分析
阳城县实验小学张晋芳
时光飞逝,转眼间期中考试已过去半个多月了。虽刚拿到试卷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比较、分析,但不知最近忙些什么,一直未把分析情况整理成文。再次打开这些零乱的分析记录,心中涌起几分甜蜜几分愁。甜蜜的是,学生成绩稳中有升,让我感到自己和学生的付出有了一些回报,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同时,在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还是发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
1. 基础知识运用不够灵活
学生对课本中的多数词句掌握比较扎实,但对重点字的意思掌握尚有欠缺,因此一大题的2小题的“妨碍”一次的“妨”几乎全军覆没;4小题的重点字的意思解释也失分较多。
2. 课外知识积累不够丰富
丰富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从本次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课外积累非常贫乏,知识面窄。二大题第1—3小题考察的都是课外积累,学生失分严重。
3.阅读理解能力尚有欠缺
阅读(二)的5、6小题,重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的方法及技巧,但学生大多南辕北辙,答非所问,失分最多。还有就是在阅读中漏题现象也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原文中选词语、画句子的部分漏题现象尤为严重,部分同学甚至出现3个以上空漏填。
4.作文能力差距仍然较大
本次作文学生总体得分情况较好。跑题作文极少,但作文中高分也极少,大多数学生得分在20至23分之间。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选材,构思,语言表达,运用写作技巧等作文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班语文教学质量,结合前半个学期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检查习惯
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本次测查试卷中的很多题目其实是考查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方法、习惯,从而教学生学会学习,在良好习惯的引领下,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2. 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检查
今后在平时的课堂上和课后练习中,要加大基础知识的练习和检查力度,尽快提高学生运用此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水平。
3. 激发读书兴趣,加强课外积累
首先要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外书,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收集资料能力,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增加课外积累。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情感朗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阅读短文”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这次考试卷中的阅读题目都很灵活,需要静下心来,读两到三遍方能知道出题者的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和引导。
5.增加阅读量,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就无法真正做到能独立读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引导、督促学生每天读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书籍。“有纳能吐”,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老师指导得当,还愁写不出好作品来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我相信:只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一定能使本班语文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