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歌 鲍勃·迪伦:随风飘荡

谢谢新浪博乐清舞幽梦老师选稿推荐草根首页【我看娱乐圈】栏目。同时感谢【华夏名博】管理员冰花花老师圈内推荐成功!

【那些年的歌】鲍勃·迪伦:随风飘荡(Blowinginthewind)

文/李良


如果所有的诗都像《随风飘荡》那样既简洁又深刻,词句间流淌着智者的光华,同时又朴实得像民歌,那么当代的诗人们和他们的读者们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沟通上的困难了。

———题记

Howmanyroadsmustamanwalkdown

Beforetheycallhimaman

Howmanyseasmustawhitedovesail

Beforeshesleepsinthesand

Howmanytimesmustthecannonballsfly

Beforethey’reforeverbanned

Theanswermyfriendisblowinginthewind

Theanswerisblowinginthewind


Howmanyyearsmustamountainexist

Beforenititswashedtothesea

Howmanyyearscansomepeopleexist

Beforethey‘reallowedtobefree

Howmanytimescanamanturnhishead

Andpretendthathejustdoesn’tsee

Theanswerfriendisbolwinginthewind

Theanswerisblowinginthewind


Howmanytimesmustamanlookup

Beforehecanseethesky

Howmanyearsmustonemanhave

Beforehecanhearpeoplecry

Howmanydeathswilltitake

Tillheknowsthattoomanypeoplehavedied

Theanswermyfriendisblowinginthewind

Theanswerisblowinginthewind.


歌词大意: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将其称作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入眠/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将其永远禁缚/朋友答案却在风中飘荡/答案却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峰能屹立多久/才会被冲刷入海/那些人还要生活多少年/才能最终获得自由/一个人能多少次扭过头/假装没有看到/朋友答案却在风中飘荡/答案却在风中飘荡/

一个人要多少次仰头/才能望见苍天/一个人要与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民众的呼号/多少人死后他才知道/无数的人性命已抛/朋友答案却在风中飘荡/答案却在风中飘荡。

《随风飘荡》是美国民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原作者鲍勃·迪伦被公认为民歌一代宗师。不过第一个把它唱红的是Peter,Paul&Mary叁重唱,在1963年夺得全美排行的亚军,1963年甚至被美国音乐迷称为“迪伦之年”。

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奥斯卡电影《阿甘正传》中Jenny如天籁般的歌声而走进了这首歌,进而走进了美国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和当时中国一样充满激情的年代。狂热的学生、革命、理想、嬉皮士、汹涌浪潮下平凡而美丽的爱情———这一切的一切,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年青人都梦想的。与Jenny一样,迪伦也是这无数用生命来燃烧激情的孩子中的一个———惟一不同的是,他成功了,站在了梦想的云端,微笑。

虽然「随风飘荡」的时代背景是越战时期的美国社会,但是这首歌的意境却可以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始终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当东欧与中东各地战火频传、当国人为政府与某些民间企业的不当措施采取激烈抗争手段的时候,总是令人不禁又想起这首歌曲。解决争端的方法其实显而易见,就像是飞扬在风中一样,只是有几人肯去倾听呢?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将其称作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入眠/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将其永远禁缚/朋友答案却在风中飘荡/答案却在风中飘荡。”人生是不可预知的,想要做什么样的男人,却尽在自己掌握中。男人,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词,他集责任、坚强、勇敢于一身。男人的人生路,就是一个男人由懵懂到成熟的历练过程。人生中的风雨,是成为男人的自然恩赐。成为男人的路有千万条,然而风雨的洗礼,是每一个男孩转变成男人必经的难关。每一条都是弯弯曲曲的,没有足够的信念和意志,想完成男人的成功转变,是不可能的。

战争,很多人认为战争是成就“男人”的捷径。然而战争的残酷是谁都不愿见到的。战争中的英雄们,确实勇猛无比的,很多人把他们当做男人的楷模、典范,然而他们的英雄称号是无数无辜者的生命堆砌而成。那些被杀戮的所谓“敌人”,都是英雄们成为男人楷模、典范的垫脚石、台阶。或许多年后,当一切归于平静,再次回忆战争,很多曾经的英雄,万众瞩目的男人楷模,心中会有诸多忏悔,对那些战争中被自己扼杀的灵魂。如果人生能够重新来过,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再把战争当成自己成为男人的捷径,甚而他们心底里不再渴望成为英雄,宁愿自己只是一个男人,一个普通男人。那样的话,他们的脑海中就永远不会有战争残留的阴影。

和平,是我们心中渴望的。和平总是来之不易,因而尤为叫人珍惜。白鸽是和平的象征,远方战火丛生,何时才会安宁?那代表和平的白鸽,何时才能飞越海洋,海洋的尽头在哪?和平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男人、战争、和平,这一切的一切,都好似没有一个定论,答案在哪?听听那耳畔的轻风,或许它会告诉我们,或许答案就在随风飘荡。

“一座山峰能屹立多久/才会被冲刷入海/那些人还要生活多少年/才能最终获得自由/一个人能多少次扭过头/假装没有看到/朋友答案却在风中飘荡/答案却在风中飘荡。”万物生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高高挺拔的山峰,何时能淹没在大海中,没有谁能够知道答案。或许是几千年,又或许是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自由,需要自由的人们,长期被禁锢的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收获自由?谁来拯救那些需要自由的人们,没有人知道?迷茫的心在风中飘荡,自由的呐喊充斥着无际的天空,可有谁能看到呢?谁又来理会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任由他人摆布,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还有多久,还要多久,自由的大幕才能为迷茫的心开启?谁又知道答案。

那些战争中顷刻间逝去的灵魂,那些战争中血腥的场景,炮火中惨叫的生命烟销灰灭,那一幕幕惨无绝伦的战争画面,是不是扭过头去,假装看不见,就可以心安理得忘记得一干二净?不会的,永远不会的。一时的快意过后,所有的记忆都将变成灰色,在脑海中积淀成挥之不去的阴影。已然存在的现实,岂是扭头不看就可以抛却的?

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们,需要善良之光普照的弱势群体,是不是我们曾经扭过头去,当他们不存在?现实的残酷,让我们许多人把“善良”高高挂起,一次次扭头,一次次视而不见,最终心变得更加冰冷,整个社会变成“冰宫”。当有一天,我们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或许我们会有诸多怨言,或许我们才会幡然醒悟,然而一切已经太迟。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实际上很浅显的道理,就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答案在哪里?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我们每一个人走过的人生路上。

“一个人要多少次仰头/才能望见苍天/一个人要与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民众的呼号/多少人死后他才知道/无数的人性命已抛/朋友答案却在风中飘荡/答案却在风中飘荡。”人生,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就像月有阴晴圆缺,海水会潮起潮落一样,人也会有旦夕祸福,谁都免不掉。属于我们的天空在哪?我们一直在寻找。黑夜中,我们期盼黎明的脚步早点来到;困境中,我们期待幸运早日降临?无数次的失落,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抬头,才有可能发现属于自己的天空。这个无数次,究竟是多少,谁也不能给我们正确的答案。一切都是那般虚无缥缈,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永远不把头低下,只要我们仍然拥有颗永不放弃的心,或长或短,总有一天,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现实的无奈,我们的呐喊,究竟谁会聆听?究竟有多少耳朵愿意聆听我们的倾诉?人民的呼声谁又会把它真正当一回事,认真去对待?人民的疾苦,会不会依然有人关心?人民的需要,会没有人愿意去想?我们无从知道。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回首自己的人生,才知道,许多的性命无辜地陨落,尤其是经历战争洗礼的男人们。或许此时忏悔已经太迟,然而至少心中的善良未泯,天堂的大门依然会为之开启。地狱和天堂之间仅仅是一张门的距离。人性的泯灭何尝不是如此。繁华落尽,烟消云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堆白骨,一钵黄土,这是每一个人的最终归宿。多少生命在我们眼前消失,多少忏悔藏在心间。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伤,何时才会真正结束?谁都无法预料。或许只有死去的时候,这些将被我们永远带走。

如果所有的诗都像《随风飘荡》那样既简洁又深刻,词句间流淌着智者的光华,同时又朴实得像民歌,那么当代的诗人们和他们的读者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沟通上的困难了。

或许多年以后,一切都将在《随风飘荡》的歌声中老去,一切的答案也将在《随风飘荡》的歌声中找到。而那些答案对于未来的孩子而言,是一种明示,是一种人生的的哲理。远离战争、世界需要和平、自由和民主的理念是《随风飘荡》留给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这也是我们一直所憧憬的。

无论岁月如何老去,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将有更多的孩子会像鲍勃·迪伦一样用自己的吉他和歌喉问: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将其称作男人……

鲍勃·迪伦简介:


鲍勃·迪伦(Bob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AllenZimmerman),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迪伦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60年代,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其音乐生涯,BobDylan堪称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

1963年,迪伦的第二张专辑《随心所欲的鲍勃·迪伦》(TheFreewheelin’BobDylan)无可争议的成为他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歌曲诸如《随风飘荡》(Blowinginthewind)/《战争的主人》(Masterofwar)/《暴雨将至》(AHardRain’A-GonnaFall)等奠定了迪伦在民谣复兴运动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而1963年也被称作了“迪伦之年”。

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摇滚歌手,并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他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和后来的音乐人,例如尼尔·杨、大卫·波维、娄·里得、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约翰·列侬等人,并被时代杂志列入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的名单。如果没有迪伦,无疑摇滚乐将走一段弯路,将不会有“披头士”(THEBEATLES)的《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不会有“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Banquet),也不会有“乐队”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formBigPink),这就是他的影响程度。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感召力、更激动人心。

2012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白宫举行颁奖典礼,向鲍勃·迪伦和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等人士颁发自由勋章。自由勋章是由美国总统向在科学、文化、体育和社会活动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平民颁发的一种勋章,是美国对普通人的最高奖励。
























【那些年的歌】鲍勃·迪伦:随风飘荡









【随风飘荡(演唱:The Hollies)】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433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川上伦子小姐的去世~ 鲍勃迪伦去世

本来想写GNO3的,但是一来没找到工作,二来也没什么成绩,所以先暂缓吧。倒是刚看了动漫贩上的一个消息,自己觉得有点儿不爽,所以想随便写写。起因是看到声优川上伦子小姐的去世消息,感到很难过。难过的原因虽然主要是对她早逝的遗憾,但也有

孟浪诗选20首 鲍勃.迪伦27首诗选

孟浪(1961—),原名孟俊良,出生于上海吴淞,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曾获首届现代汉诗奖。20世纪80年代“海上诗派”代表人物,曾与同仁郁郁和冰释之共同创辨诗刊《MN》。1995年,应邀赴美任布朗大学驻校作家(至1998年);任《倾向》文学人文杂

那些消逝的歌-你所不知道的民国中学校歌 温州中学校歌

王开岭那些消逝的歌09月13日 03:171“很多歌消失了。有些歌只有极少人唱,别人都不知道。比如一些学校的校歌。”这是汪曾祺《徙》的开头。接下来,他提到了一首家乡校歌,很感人。当时我就想,后人再写不出这样的歌了。“县立第五小学历年

声明:《那些年的歌 鲍勃·迪伦:随风飘荡》为网友帅气潮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