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只因偶然。初次观看《大秦帝国》只是因为陕西卫视的介绍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才提起兴趣。第一次见到侯祥玲大哥饰演的车英,只是觉得发型有点穿越(一缕头发垂在前额,怎么看也不像几千年前的将军)而且对于车英的印象也只是“商鞅的助手”,仅此而已。然而随着各家卫视对其的连续播出,我便开始对车英这个角色产生了好感。
弱弱的我竟然跑到网上去查这个“历史人物”—子车英,结果这才发现,原来子车英只是孙皓辉老师所虚构的人物。于是我将目光投向情节与人物本质。
随着对剧情的体会渐渐深刻,我觉得车英这个人物在大秦的变法大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变法必得强军,而强军则是检验变法成果的根本,因此训练新军
就成为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算得上是一副重担。商鞅是个有远见、有大谋的政治改革家,他把这副重担交给车英也完全可以看出他对车英的信任以及车英的才干。然而这只是车英成功的一部分,回过头来看,他可以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也与一个人有着重要联系——秦孝公。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在讲废话,但是秦孝公作为一个君主仅从马术、一次谋略,一战之成便对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将领委以重任也完全可以看出秦孝公独到的观察力。
说实话,当我在看《大秦帝国》时,总会想到商鞅有白雪、荧玉;秦孝公有玄奇,连景监都有一个小令狐,为什么车英还是孑然一人?但是我想车英的优秀是人所共知的,而女性的倾慕者也一定会有(参见卫鞅恋爱史)可能是因为车英为将者的责任,从剧情上看车英在朝的时间远远小于在军营的时间,他是武将身系家国大任也确实很少想到自己的事情。所以也只能在梦里想想了(侯大哥别骂我)。
光阴荏苒,电视剧中的人物也都进入了暮年。中年时期的车英透出了一种大将风范,经过了河西大战的洗礼使得他在心智和政治经验上都有了进步。在孝公去世后,老世族在赢驷的扶持下死灰复燃。这时的车英和景监在一些事情上失了分寸。在朝会上,面对六国使臣逼杀商鞅的情景,车英表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不冷静,一句反问虽然语惊四座但却充满了无奈。大朝争刑时,对于老世族的逼迫最终也只选择了接受。
在网络的评论中对于车英总以有勇有谋、忠诚而足称道。虽然有失全面但是却道出了真实的一面——车英对于秦国新法的忠诚,对于秦国的忠诚!
在《大秦帝国》中,车英仅仅是个配角但是饰演者却用自己的演技征服亿万观众的心。我想如果没有众多演员的倾情演绎,那么《大秦帝国》只能是纸上的文字而无法走入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