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中式信封(DL):
成品尺寸:220x110展开尺寸:258x233上机尺寸:545x262(正8开)出两个
上盖:55下盖:68左粘口:20右粘口:18
贴邮票处:上8右8
邮编框:上9左12
5号西式信封(DL):
成品尺寸:220x110展开尺寸:260x235上机尺寸:545x262(正8开)出两个
上盖:45下盖:80左粘口:20右粘口:20
贴邮票处:上8右8
邮编框:上9左12
7号中式信封(C5):
成品尺寸:229x162展开尺寸:342x269上机尺寸:393x272(正8开)
上盖:85下盖:95左粘口:20右粘口:20
贴邮票处:上8右8
邮编框:上15左25
7号西式信封(C5):
成品尺寸:229x162展开尺寸:342x269上机尺寸:393x272(正8开)
上盖:60下盖:120左粘口:20右粘口:20
贴邮票处:上8右8
邮编框:上15左25
9号中式信封(C4):
成品尺寸:324x229展开尺寸:480x380上机尺寸:545x393(正4开)
上盖:115下盖:135左粘口:25右粘口:30
贴邮票处:上8右8
邮编框:上15左25
9号西式信封(C4):
成品尺寸:324x229展开尺寸:498x364上机尺寸:545x393(正4开)
上盖:90下盖:179左粘口:20右粘口:20
贴邮票处:上8右8
邮编框:上15左25
信封正面左上角邮政编码框左边第一个框的位置要求如下:一个框有4个边,即上边、下边、左边、右边;第一个框的上边与信封正面的上边的距离:5号信封为9mm、7号信封为15mm、9号信封也为15mm;第一个框的左边与信封正面的左边的距离:5号信封为12mm、7号信封为25mm、9号信封也为25mm。
现在常用的5号(DL)信封(信封规格可以在该信封背面的左下角找到),用纸为正度12开,即一张正度纸(尺寸为长1092毫米、宽787毫米)可以做12个。3号(B6)、6号(ZL)、7号(C5)、9号(C4)信封分别为大度16开、大度12开、正度8开、正度4开,所以一张纸可以分别做3号信封16个、6号信封12个、7号信封8个、9号信封4个。只是3号信封和6号信封用的是大度纸,而其它信封用的是正度纸。大度纸尺寸为长1194毫米、宽889毫米。
信封背面右下角印有“印刷单位、数量、出厂时间、国家标准代码、某某省邮政管理局监制”。
今天做了一个信封,就要收工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信封的监制号不知道该如何写,在网上只查到以下的说明,信封监制证书号,头二位代表省,直辖市邮政编码头二位,如北京-10,辽宁-11,山东-25,浙江-31,幅建-35,重庆-40.
监制证书号安排及印刷格式
××——××××—(品种规格)
| |
| |
| ------监制号(4位,如0024)
-----------省(或自治区、直辖市)邮政
编码(2位)
2、信封背面右下角印刷格式
采用楷体6号字印刷,应有如下内容
生产单位
印量
出厂日期
监制单位
监制证书号
例:
新华印刷厂印刷
印量5000万个
1993年10月 出厂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监制
10-0012-3号普通信封
希望发表在这里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信封“标记”趣谈
从1994年4月1日开始使用GB/T1416-93标准信封,已近10年:本文所说的标准信封是指适用于邮政目的的国内、国际通信使用的信封。该标准信封有10种规格,1至6#为普通信封,7至10#为大型信封,另有航空信封2种,规格与普通信封2#、5#相同,国际信封3种,规格与普通信封5#、大型信封7#、9#相同,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礼仪、保价等特种专用信封的规格也要符合GBfFl416-93标准。
信封“标记”按规定有5项内容:—;印制单位、二;数量、三;出厂日期、四;XX省(或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监制字样、五:监制证书号。XX-XXXX-(品种规格)前2位XX代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邮政编码,中间4位XXXX为监制证书号。以上5项内容就是“标记”的五要素。
笔者筛选出种种有趣“标记”,现分述如下:
一、从印制单位看,除少数为省、市邮电印刷厂印制外,其余大多数为各地印刷厂印制,还有极少数的印制单位用数字代表该印刷厂(图1)。由于各印制单位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单位有商标,而大多数单位则没有商标。有商标又分为注册和没注册2种。信封“标记”按规定应采用楷体6#字印刷,可在实际印刷中,却字号大小不一,既有楷体,宋体,也有隶书和变形体。信封“标记”有的有框,有的无框。
二、从数量内容看,最小印量为10个,最大印量2,000万个,其余则从数目到数百万不等—绝大多数为阿拉伯数字印刷,只有极少数用大写表示。有极少数单位没有将印量印出或根本就没有印量这项内容。从数量单位看,既有个、只、枚,还有份和张,可谓样式多多。还有部分“标记”只有数量,没有单位在众多的“标记”中,将印制数量的“数”字印成“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