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的人,不忍留下你一个人在黑暗里,在那个地方,又到哪儿去握住我的手安睡。我趴在地上哭着开挖土,让我再将十指挖出鲜血,将你挖出来,再抱你一次,抱到我们一起烂成白骨吧。”
1991年1月4日清晨7点钟,台北市荣民总医院的清洁女工走进了住院楼A072室,开始进行卫生打扫,她发现这间病房的床是空着的,她本能地推开了浴室的门,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呆了,此时,穿着睡衣的三毛,端坐在盖着的马桶上,肉色的长筒袜,一端勒在她的脖子上,另一端挂在点滴钩上,这个迹象表明三毛自杀了。女工立刻跑出去大声呼喊,赶来的医生马上把三毛放下来抢救,可惜三毛已经气绝多时,还魂无术。4小时之后,警方赶到了现场,经过检查,他们认定,三毛的死亡时间是凌晨两点。
得知女儿自杀的消息,三毛的母亲几乎昏厥。几个小时之前,她刚刚才跟女儿告别。女儿刚做完一个很小的乳腺手术,手术也进行得很成功,怎么就突然自杀了呢?三毛的母亲说什么也不能接受。不管能否接受,三毛,这个影响了千百万读者的著名作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没有留言,没有遗书,没有向任何人做过任何临终嘱托,把谜一样的人生,谜一样的死因留给了身后的人们。就在大家纷纷猜测三毛到底为什么自杀的时候,一个和她关系最亲密的男人,悄悄地离开了台湾,坐上了一列开往欧洲的火车。这个男人,名叫眭澔平。
其实,眭澔平跟三毛是在1990年才认识的,可是自打他们认识以后,他们俩就经常待在一起,聊天,写东西,还计划要一起写书。三毛也不止跟一个朋友说过,眭澔平深知我心,但他太痴太傻,我根本不可能嫁给他,但我不能不说,我真的很爱他。可惜,三毛自杀的时候,选的也正是他们俩感情正好的时候,这对眭澔平的打击确实不小,所以,在台湾一料理完三毛的后事,他就带着三毛的一本新书《滚滚红尘》,一个人上了火车,可是上车没多久,列车员在查票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这本书撞到了地上,眭澔平心疼极了,他赶紧弯身去捡,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这书有点不对,里面怎么掉出来一张纸,纸上还有字。眭澔平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字是三毛写的。
纸上写着:“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在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上一点点口红,可是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好,同志,我要走。落款,爱人三毛。”
小熊是三毛生前对眭澔平的爱称。信就夹在这本书的第66场中间,这场戏讲的是一个生离死别的故事。看来三毛在写这张纸条的时候,已经决定要跟眭澔平做生死告别了。看完纸条,眭澔平后悔极了,他明明知道《滚滚红尘》是三毛自己最看重的一部作品,甚至在进手术室的时候,还不忘交给自己。可是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里面会有问题呢?如果当时能够好好地看一看的话,没准三毛就不会死了。接着他又想起在家里的留言电话上听到的一段留言:“小熊,我是小姑。你如果回台湾了请你打医院。如果回来的话,小熊你在不在家?如果你明天在台北,请你打医院,再见。”“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这就是三毛在自杀之前的那个夜晚留在眭澔平电话里最后的声音。
就在三毛一遍又一遍找他的时候,眭澔平刚刚从台湾飞到香港办事情,走之前眭澔平是告诉过三毛的,可是从这个留言来看,三毛好像是不记得了,就知道不停地叫眭澔平,直到最后失望地挂了电话。如果这个晚上,眭澔平没有在香港,如果这个晚上,眭澔平接到了这个电话,三毛是不是不会死了呢?想到这里,眭澔平更加痛不欲生。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张纸条,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三毛最后挂电话的时候失望的声音,他后悔到了极点。就在眭澔平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时候,在台湾大家关于三毛自杀的原因也开始有了各种说法,其中最具有娱乐精神的一个说法是三毛自杀是因为她改编的第一部电影《滚滚红尘》。
电影《滚滚红尘》故事讲述了抗战时期上海一个女作家与汪伪政府的一个文化汉奸相爱到离别的悲情故事。1990年11月,电影在香港上映,因为出色的表现,成为当年金马奖的热门电影。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来自媒体的激烈抨击,有台湾当局背景的《香港时报》连续6天发表文章指责三毛不该在电影中美化汉奸,更不该在片尾丑化国民党军队。1990年12月15日,金马奖评委将最佳导演、剧情、女主角、女配角等八项大奖颁给了《滚滚红尘》,三毛没有获得最佳编剧奖。这次颁奖结束以后,三毛就病倒了,住进了台北荣民总医院,随后她就自杀了,喜欢把各种巧合串联在一起的记者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线索,他们开始在报纸上大肆渲染,说三毛因为没有得到最佳编剧奖,想不开,所以才自杀了。听起来,好像也有点道理。
三毛在准备自杀前的1月2日,交给眭澔平最后的遗物就是这本《滚滚红尘》,而她写的最后一封遗书也就是藏在这本书里,可见她对这部作品有多重视。那她真的会因为没有得奖,这么想不开吗?没有人知道。不过在她自杀之后,她的家人却觉得三毛的死另有原因,而这个原因一定跟她死去了12年的丈夫荷西有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三毛的弟弟陈圣也说,“姐夫荷西死后,二姐一直闷闷不乐。换一个角度说,二姐的死或许是个解脱。”
作为三毛自杀前关系最亲密的人,眭澔平同样也认为,三毛如果真的是为谁而自杀,那个人一定是荷西。荷西,一个死去了12年的男人,真的会是三毛自杀的原因吗?既然要自杀,为什么不在荷西刚死的时候就跟他一起走,怎么就非得等到12年之后才自杀呢?
荷西的死给三毛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如潮水般涌动的悲情,在三毛的一篇叫做《背影》的文章中完整地呈现。她这样写到:“我爱的人,不忍留下你一个人在黑暗里,在那个地方,又到哪儿去握住我的手安睡。我趴在地上哭着开始挖土,让我再将十指挖出鲜血,将你挖出来,再抱你一次,抱到我们一起烂成白骨吧。”
然而,眭澔平的出现给伤痕累累的三毛一剂温暖的安慰,他们在一起既像朋友又像爱人,默契极了。就在这个时候三毛有什么理由自杀呢?眭澔平想不出来。于是有人做了这样的推测,如果三毛不是在意识清醒的时候自杀,那她会不会是在神情恍惚之下误杀了自己呢?这样的推测似乎点醒了眭澔平,他记起来,就在他和三毛告别的那天晚上,刚刚做完手术的三毛,为了睡一个好觉,让医护人员拿来了安眠药。当时,手术麻醉的劲儿还没有过,又服用了安眠药,三毛似乎有一种神魂涣散的样子,还有点抑郁的倾向,而此时三毛的母亲也似乎想起来什么,她说就在三毛手术的前一天,三毛突然对她说,医院里有很多小孩子在她床边跳来跳去,有时候还长出翅膀来了。按照这两位和三毛生前最为亲近的人的说法,三毛当时的精神状态似乎确实有些问题。那么,会不会是过量的安眠药物让她出现了幻觉,误杀了自己呢?根据这种推测,人们仔细观察了三毛自杀的地点,那个地方实在不具备自杀的条件,只要稍微伸伸脚就可以够到地面,而且旁边就有扶手,如果她是清醒的,那么她求生的本能一定会救她,可是她还是死了,所以,只会是幻觉杀死了她。
不过,推测只能是推测,现在我们唯一能够知道的是,三毛显然对死亡是有预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在她把写给眭澔平的最后一封信夹进书本之前,1991年的1月1日,也就是三毛自杀前的三天,她突然提前送给了她妈妈缪进兰一尊玉雕,一张卡片,为妈妈提前一个月过了生日,当妈妈对此提出疑问的时候,三毛对她说:“怕晚了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