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缠丝劲 陈氏太极拳的沾粘劲

沾粘劲是陈氏太极拳推手中最基本的劲别。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陈氏太极拳的沾粘劲。

陈氏太极拳的沾粘劲

其劲主前进,是经过长期苦练缠丝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推手中的外在沾粘表现(所谓外在表现是指由内形于外,达于肌肤毫毛的知感)。所以说练拳是知己功夫,推手是知彼功夫,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换而言之,就是缠丝劲的沾粘相随达到使对方无法脱身的高精度功夫,就能百战百胜。故曰:练拳是培养沾粘的基础,推手是对沾粘功夫的检验。

所谓“沾”,是在推手中如胶似漆地沾住对方,即用缠丝劲缠住对方,使其不能逃脱,亦有主进之意。

陈氏太极拳的沾粘劲

所谓“粘”,即有撵逼、随从之意,使其不能脱身离去。沾粘是以沾为主导的,不能沾,就不能粘,只有沾劲由内形于外,并布满全身,在推手时才能紧紧沾粘住对方,随彼动而动,“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后发制人,体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沾粘不离,周身才无破绽。只有粘住对方,推手时才能使对方无机可乘,无懈可击,收到己顺人背的效果。

沾粘劲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易明白的,甚至练拳多年的人在实践上也并非完全明白此劲。因初学者周身僵硬,筋骨、肌肉、关节都不松活,犹如木棍一根,即使久练者如无纯厚功夫,也不能达到沾粘程度。只有在理论上弄明自道理,并在实践上掌握具体方法之后,再多下功夫细心研练,才会渐懂此劲。始于手,然后顺臂、而肩、而背直至周身,先有感觉而后有此劲生成。有知感而渐生沾粘,有沾粘而再下—番功夫可产生吸感。故与人推手时,搭手即呵知对方沾粘圆圈而积和化劲功夫的高低。瞬间即有胜败定论,这才是高级阶段。但具有一般功夫的人是不易做到这一点的,必须通过名师指点,加上自己多下功夫苦练,方可逐渐掌握,由不知心渐知,由生疏而渐熟,由熟而巧而精。

延伸阅读:

陈氏太极拳缠丝劲 陈氏太极拳的沾粘劲
连随劲论

“连随”离不开“沾粘”。连随是在沾粘的基础上紧紧顺随着对方,使之不能摆脱。“沾、粘、连、随”四字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在沾粘的基础上做好连随不断,才能天衣无缝,与人交手时使对方无隙可乘,然后可随时引进落空,化空打人,得机制敌。

连建立在“沾”的基础上,只有沾住对方,才能连,否则如沾不住对方,让其滑脱走化,就谈不上连。这是不断之意,在推手中紧紧连着对方,不丢不顶,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使敌无法逃脱走化。这就是将己动有意识地与被动相互连接在一起,此起彼伏,此伏彼起,并借机探窥对方沾粘程度和劲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361/142063389.html

更多阅读

林炳尧:杨氏太极拳术诠真

林公炳尧先师传授暮雨笔述太极拳属武当嫡派之内家范畴。现代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林公炳尧先师乃陈公微明老先生之入室关门弟子。林师传杨氏太极拳、复传杨氏太极长拳、更传杨氏小架太极拳。杨氏太极长拳及杨氏小架太极拳乃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十三刀视频教程 杨氏太极刀十三式教学

杨氏太极十三刀太极十三刀,刀谱为十三式,动作分解为三十八式。它是杨氏传统太极刀,动作保留了传统刀的特点,而没有减也没有加一个动作,练习时间为2-3分钟。在练习中,它突出了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在动作和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陈长兴 陈长兴-太极人物,陈长兴-着作

1771-1853,温县(今属河南)人。陈氏十四世孙。立身中正,形若木鸡,人称“牌位先生”。精于陈氏世传拳术。继以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理论,损益陈王廷所创长拳十三势,使其拳路系统化、定型化。为太极拳老架之代表。传授门徒众多,有名弟子有,其子

陈氏太极丹阳功练习方法

  太极现在越来越受到欢迎,特别是老年人,人们现在一般练的都是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变,派生了杨、吴、武、孙四大流派。下面就带大家一起见识一下陈氏太极的丹阳功。  1.运丹田  “丹田”约在脐下一寸半,腹内

声明:《陈氏太极拳缠丝劲 陈氏太极拳的沾粘劲》为网友雷雨公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