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的典故30字 风声鹤唳的典故

风声鹤唳: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神经极度紧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风声鹤唳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风声鹤唳的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渍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风声鹤唳造句:

1) 敌人如惊弓之鸟,白天夜里都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步也不敢离天炮楼。

2) 这些罪犯从狱中逃出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每天都心惊胆战地过日子。

风声鹤唳的典故30字 风声鹤唳的典故

3) 这个月股市里风声鹤唳,从受到可怕经济消息到不断亏损的美国保险公司,即美国国际集团。

4) 一听到敌人来了,土匪们个个风声鹤唳,不被打败才怪呢。

5) 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被警车声吓得魂不附体。

6) 在那一段风声鹤唳的日子裡,只要外头一有声响就紧张得不得了。

7) 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8) 所有这些已经使我们对未来供应预测变得风声鹤唳。

9) 那厮见大势已去,慌张逃跑,心虚所致沿途风声鹤唳提心吊胆慌不择路地乱窜。

10) 局势也许真的很糟,否则怎么会连一点小道消息都搞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11) 逃亡的日子怎么形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贴切。

12) 这些消息也可能都是讹传,别先把自己吓得风声鹤唳,寝食难安。

13) 公司裁员名单尚未公布,同仁间已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了。

14) 月黑风高,守军在荒野中感受到风声鹤唳的滋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961/854512180.html

更多阅读

体现关公忠义诚信的典故 关公精神是什么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运城解州人。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在三国中以桃园结义,温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夜读春秋,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威镇华夏。要说最能体现关公“诚信忠义”精神的

吃醋是什么意思?吃醋的典故来源于哪个朝代? 吃醋是什么意思

吃醋是什么意思?吃醋的典故来源于哪个朝代?2012-12-11 14:45:46 来源:(转自商都网)“吃醋”二字,是在日常对话中常说到的词,俗话说:“男人不吃醋,光景过不住;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由此可见醋的作用有多大,那么吃醋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关

退避三舍的典故30字 退避三舍的典故

退避三舍的典故【拼音】tuì bì sān shě【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

呕心沥血成语故事 呕心沥血的典故,成语呕心沥血的故事

【呕心沥血的典故出处】(唐代)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呕心沥血的典故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消耗了太多的心思,以至于好像要把心呕出来,还滴着血一样。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尽心思。【呕心沥血的历史典故

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 韦编三绝的典故,成语韦编三绝的故事

【韦编三绝的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的典故释义】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表示多次;绝:断。孔子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形容读书勤奋。【

声明:《风声鹤唳的典故30字 风声鹤唳的典故》为网友看的见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