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创业项目 80后大学生养牛创业

养牛要懂技术、会管理,一窍不通是不行的,掌握了技术,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养牛创业也就水到渠成。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80后大学生养牛创业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大学教师回乡养牛:农村创业

2011年6月,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破格留校任教的贺根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回乡养牛创业。2012年,他被推举参加“感动荆楚十大人物”评选,入选理由是: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一个多月前,在黄冈师范学院大礼堂举行黄冈青年“创天下”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本土的“大学生创业英雄”、“90后大学生牛倌”贺根第一个登台演讲。

现场互动环节,一个男生问他:“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贺根的回答出人意料:“农村创业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项目、不是政府的政策资助,而是农村没有年轻人!”

这是他的切身感受。

回乡创业之初,每天天不亮,贺根就起床一个人跑到河边割牛草,他双手磨出了血泡、长满了老茧,双臂、双腿满是被草割伤的血印。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有来自四周的“负面舆论”和父母的不理解。

80后大学生创业项目 80后大学生养牛创业

但这些都没能挡住贺根坚持做“大别山黄牛”养殖项目的决心。短短一年多,他的事业就有了很大发展,2012年4月,贺根将附近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民生养牛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也由开始的14头土黄牛发展到个人存栏120头、农户存栏80头;合作社的社员从5户发展到63户,2013年的产值超过600万元。

从这时起,贺根原本一年赚个20万元小富即安的“小梦想”变成了投身现代养殖业的“大梦想”—创办农业合作社,建立“大别山黄牛”养殖基地,做与牛相关的系列深加工产品。

可是,事业做大做强要靠人才、靠团队,而覆钟地村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跳出农门”的老同学,一听要合伙养牛,都没多大兴趣。虽然有几个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贺根的故事后慕名而来的青年,可干了几天也都离开了。理由很简单,吃不了这份苦,也受不了这份寂寞。

今年春节,贺根一天也没有休息。从小年起到除夕,贺根根据订单先后宰杀了37头牛,因肉新鲜且品质好,拿到市场上很快就销售一空。节后在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新开张的“贺根牛肉”专柜,当日就卖出牛肉100多斤。

事业的发展、工作的忙碌使他寻找“创业合伙人”的想法愈加强烈。

2月10日深夜,又忙了一整天的贺根,将这样一条短信息发到了自己的QQ空间:“有没有愿意回农村创业的兄弟?”

信息发出后,在贺根的QQ空间,这几天不断有年轻人和他探讨如何一起创业。

贺根的两位高中同学—长江大学毕业的王河兵和张谦最近以股份参与的方式加入了贺根的团队,王河冰甚至为此放弃了县林业局的正式岗位。而用什么办法来寻找“创业合伙人”、留住“创业合伙人”,也成为贺根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一般的劝说恐怕吸引力还不够,应该考虑通过市场的方式、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把大家联为一体”。

贺根说自己命里注定就是属于农村的,在他眼里,除了有绿水青山,农村更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013年5月完成的《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综合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中,他把理想写了进去:公司将形成大别山黄牛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业态上形成良性互补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发展目标是:将本项目打造成“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产业化第一品牌”“国家级大别山土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生态绿色农业产业样板工程”“大别山农林观光休闲度假第一站”。

事实上,这些构想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在他新承包的一片山地和水库旁,投资七八十万元建设的三间高标准的牛舍已经落成,分别作为母牛繁育基地和肉牛育肥基地,以后还要在这里种树、养鱼。贺根还计划今年将“贺根牛肉”的品牌推到黄石、武汉去。

大学生放弃工作去养牛

他是一位“80后”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待遇不错的工作,离开城市,回到深山养起肉牛。他是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的大学生“牛倌”陈志强。近日,记者前往龙涓感受他的“牛倌”生活。

每天必修课 检查牛粪及饮食

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安溪龙涓乡举源村湖村山上还是一片静寂。陈志强拿着手电筒来到牛棚,弯腰仔细查看每一头牛拉下的粪便,很快发现有两头牛的粪便很稀。他告诉记者,看来山里天气凉,这两头牛感冒了。查看完粪便,他又仔细查看两个牛棚里100多头牛的整体状况,然后才回宿舍吃早餐。

早餐后,他准备好药水和针筒,来到那两头拉稀的牛旁边,叫工人拿草喂牛,吸引牛的注意,自己则瞅准机会冲上前去,迅速拿起针扎进牛屁股。在牛因为疼痛跳起来的刹那,他已经将药水打进牛的身体了。而后,工人拿来饲料,牛的早餐开始了。他则忙着来回巡逻,他说,这个时候得观察每一头牛有没有吃、吃多少。忙完这一切,已经是早上十点多。

这几个步骤,是陈志强每天的必修课。他介绍,养牛场海拔500多米,距离举源村有6公里多的路程,养牛场占地30亩左右,建在最上面的是一排毛毡房,那是他和7个工人的宿舍,宿舍的旁边是两个600多平方米的牛棚。牛棚前面的一块平地是牛粪发酵区,晾晒着牛粪;另一侧是牧草种植区,牧草长得郁郁葱葱的;牧草区的附近还有一个鱼塘。

想自己做点事情 便放弃城里工作

陈志强略显清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脚上穿着齐膝的雨鞋,言谈举止间仍带着同龄人的青涩,但是一谈到“牛倌”生涯,他就马上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是龙涓乡举源村人,今年28岁。2009年,他从厦门集美大学机械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先后在厦门的几家公司上班,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可是他不甘心就这么过日子。

2011年9月,他跟父亲陈贞中说,想自己做点事情。陈贞中对儿子的想法很支持,并提出可以着重考虑养殖业,比如养猪或者养牛。最后陈志强选择了养牛,父亲便给了他一笔创业启动资金。

真诚感动牛老板 远赴他乡学养牛

说干就干,父子俩将地址选在举源村湖村山的半山腰。两人分头行动,陈贞中开始筹措资金,租地、开路、建牛棚。陈志强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在网上看到吉林长春有一家很大的养牛场,并得知该养牛场有举办培训班,他随即与该养牛场孙老板取得联系,但被告知培训班是在春季举办的。他急了,养牛场已经开始建设,自己不能再等了。于是他表示想先参观一下对方的养牛场,对方答应了。

陈志强随后前往吉林长春,接待他的是孙老板的儿子小孙。凑巧的是,小孙年纪与他相仿,也是大学毕业不久,在帮父亲的忙。两个人聊得很投机,他向对方表达自己创业的决心,经过两天的努力,孙老板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答应破例将他留下来。他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学习生活。

悉心照顾牛只 立志美化牛场

2012年3月,陈志强从长春回来,一口气从江西买了118头杂交牛牛犊,而后又两次到长春买了80头西门塔尔牛牛犊,开始了“牛倌”生涯。他说,买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挑品种、讲价格,路上还不敢耽搁,因为长途运输牛容易生病,为了赶路,他半路吃饭像战斗一样,还不敢多喝水,为的是少上厕所、节约时间。

“养牛关键是把牛的心脏和肺保护好。”为了养好牛,他上网查资料、买书籍看,还向一些有经验的人请教,努力汲取养牛知识。他说,平时最怕牛生病,小病还好,他自己给牛打针、喂药就好了,如果遇到大病,就只能请兽医来医治。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新病情,他只好自己琢磨,上网查询或者向别人请教。刚刚买进西门塔尔牛牛犊时,不小心死了一头,他伤心了好一阵子,从此以后,对牛的照料也更加细心了。

陈志强清晰记得,去年八九月份,他给新买来的牛打疫苗,由于躲闪不及时,被牛脚踩中脚掌,脚掌肿了好长一段时间。尽管离家只有6公里多,但他最长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但他并不觉得苦,他说,只要自己有兴趣,再苦也是不怕的,“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的幸福!”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陈志强的养牛场已经初具规模,卖出了61头牛,还给附近的茶园提供四五千包有机牛粪,养牛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小型生态产业链。说到以后,腼腆的他脸上满是自信,他说,准备将附近两公里多的土路铺上水泥,同时将养牛场周围好好绿化一下,种上果树,把这里越建越美好。

“80后”女大学生养牛10年创业致富

干净的桌椅映入眼帘,醇香的牛奶扑鼻而来,一位正在吃蛋挞的小姑娘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跟同伴说:“这鲜奶蛋挞真好吃,奶味特浓,你们快尝尝吧!”这是记者走进鲜奶吧看到的场景。2013年,连续9家“快乐牧场”鲜奶吧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主城区开业,为广大居民提供“没有防腐剂、绝对零添加”的当日鲜奶,深受广大居民欢迎。出人意料的是,鲜奶吧的创办者是一位“80后”的女大学生。10年养牛路,她带动了附近村民致富,鲜奶吧又让她成为全市鲜奶直销“第一人”,她就是刘晓红。

创业养牛,艰难起步成规模

见到刘晓红时,她正在鲜奶吧西沙河店忙着教工作人员进行奶昔配比。“我们店除了卖鲜奶,所有的奶制品都是由鲜奶制成,这些鲜奶从养牛场运到店里全程不超过两小时。”说起鲜奶致富,刘晓红侃侃而谈。

刘晓红的奶牛养殖场位于桥东区姚家庄镇,她本人也是姚家庄镇西榆林村的地道农家女。姚家庄是一个奶牛养殖比较集中的乡镇,但因为养殖模式落后,卖奶难、奶牛防病抗病能力差,村民们受益程度很低。2003年,大学毕业的刘晓红放弃了深圳的好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养牛创业。她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建养牛场、引进配方饲料,然后在村里挨家挨户劝说养殖户们进驻养牛场,实行统一养殖。“那时候,我自己只有5头牛,村民们思想顾虑很多,我为他们免除了全部费用,这才逐步打开了局面。”为了确保销售,刘晓红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了伊利集团张家口收购站,确保了销售渠道。慢慢的,村民们看到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挤奶、统一销售的新养殖方式成效显著,纷纷主动加入。10年来,刘晓红逐步建立了实验室、挤奶大厅、饲草车间,聘请了专业兽医,由人工挤奶发展到手推车挤奶机,再升级为全坑道式挤奶设备。现在,她的养牛场占地80亩,有40多个养殖院、2000多头奶牛,形成了集机械挤奶、牛奶储藏运输的现代化养殖规模。

遭遇打击,苦心经营出困境

正当刘晓红的牛奶场蓬勃发展,仅合作户就近百家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了,我市各大奶站纷纷拒收鲜奶,近六成中小奶站关门,刘晓红的牛奶场也遭到巨大冲击。连续三个月,每天16吨鲜奶全部倒掉。“最难的时候,由于奶太多,连倾倒的地方都没有了。那时候我真想放弃了,但是看着奶农们伤心欲绝的样子,我又犹豫了。”没有销路、又不能倒怎么办?经常彻夜难眠的刘晓红自己跑到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等地,想各种解决办法。经朋友介绍,刘晓红学会了制作奶豆腐。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刘晓红领着大家做奶豆腐,白天联系客户、销售奶制品,就这样坚持了近两年才走出困境,成为全市为数不多的没有被击垮的养牛场。

困境过后,为了保证鲜奶质量,刘晓红下狠心,淘汰病牛、改进设备,虽然鲜奶产量从16吨降到了10吨,合作农户也由80多户降到了50户,但是奶质提高了,奶价上去了,成为了伊利集团等大型驻张奶站的供货方。“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刘晓红坚持自己的理念,规模扩大了,养牛场的各项费用她却一点都不增加,为合作养殖户节省更多费用、赚取更多利润。时至今日,除了附近村子,张北、康保等县区慕名而来的养殖户也日渐增多。

鲜奶直销,创新拓开新天地

2013年,9家橘色大标识的“鲜奶吧”如雨后春笋在我市出现,人们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可以拿着专用小瓶每天按斤买鲜奶的方式,倍感新奇有趣。这是刘晓红在山东考察时学到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从养牛场到餐桌的直供直销。2013年5月,“快乐牧场”小红鲜奶吧在宣化区开业,这在我市尚属首家,7月第二家店在桥西区开业,一时间广受欢迎。这种“鲜奶吧”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新鲜纯粹”,每日两次送奶都是第一时间挤出的鲜奶,从挤奶到送达奶吧,全部都在两个小时内。在店内经过巴氏灭菌后,消费者可以不用加热、直接饮用。所有牛奶保证“无防腐剂”、“零添加”。这种健康新鲜的本地牛奶非常受欢迎,短短半年,每天供应每家店的300斤牛奶经常两三个小时就销售一空。

为了让鲜奶有更多的花样,刘晓红率领团队,经过多方学习、反复研制,首创了符合山城百姓口味的“液态酸奶”、制作了奶昔、布丁、果冻、蛋挞等20多个品种。

随着鲜奶吧知名度不断提升,刘晓红说:“今年我们准备再开20家鲜奶吧,力争覆盖主城区60%的鲜奶市场,把事业不断做大做强,为山城百姓提供优质的鲜奶。”这位“80后”女大学生用智慧与勤劳的双手编织着青春梦想,用创新的精神向青春致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2061/176239016.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业选择项目的原则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创业,或者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实践。不论你的具体情况怎样,如果你要创业、要选择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原则。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原则:选项首

大学生创业项目推荐 2012年大学生创业11种小本生意强力推荐

其实,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尤其是初次创业者,小本创业项目是很明智的选择。毕竟大学生没有太多的经验,找个合适自己的小本创业项目来练练手,也是很好的。大学生小本创业做什么?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小本创业项目,你总会从中找

大学生创业项目排行榜 2015大学生创业项目排行榜

  2015大学生创业项目排行榜:  在校学生怎样赚钱?奶吧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牛奶等乳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此项目可充分借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茶吧,陶吧,书吧等经营模式,以牛奶等乳制品为主要销售产品,设休

齐鲁大学生创业大赛 齐鲁大学生创业项目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齐鲁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齐鲁大学生创业项目:陶艺吧爱玩泥本是孩子的天性,但在城市里,这些乐趣几乎被剥夺了。

声明:《80后大学生创业项目 80后大学生养牛创业》为网友努力奋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