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供应商是指公司战略发展所必需的少数几家供应商。战略供应商的业绩在今天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企业的成功与否。那么战略供应商怎么选择?
战略供应商的选择
我国企业评价选择战略供应商时存在较多问题:企业在选择战略供应商时,主观的成分过多,有时往往根据供应商的印象而确定战略供应商的选择,战略供应商选择中还存在一些个人的成分;战略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不全面,目前企业的选择标准多集中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柔性、交货准时性、提前期和批量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所以企业就需要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战略供应商评价管理信息系统,来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管理等。供应商关系管理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不稳定的供应商关系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实践证明,通过合理选择战略供应商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整合行业的供应链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能够增强买卖双方的竞争优势,降低营运风险,对许多中国大型企业都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战略供应商管理策略管理的重点在公司与战略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关系。通过建立共同的利益机制,采取有助于与供应商发展关系的举措,比如瑞格斯和罗宾斯在其《采购供应管理战略的执行指南》中提出的三种有效方法,如举办年度供应商会议,供应商圆桌会议和供应商论坛等,建立一种长期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关系。
战略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揭示企业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补充、能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影响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过程,因此,设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前提与基础。实际运行中的供应链系统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多变量、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复杂非线性开放系统,对这种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
(1)指标系统性。按系统论的观点,整个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供应商系统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整个供应链管理大系统出发,对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也要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2)指标科学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要从总目标出发,抓住重点,突出基本目标,以综合性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所设计的指标要能正确揭示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优化程度,各指标应规范化,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口径一致。在指标体系形式上,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相结合,通过绝对数指标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在总量上和规模上的情况;通过相对数指标反映出速度和比率等。两类指标相辅相成,结合分析,可以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3)指标的实用性。指标的实用性也就是指标的可操作性。这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可计算性以及指标计算所需数据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和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4)指标的可比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要求。动态可比上指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用于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比较,反映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横向可比是指各供应商之间的互相比较和排序,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5)指标的成长性。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战略供应商选择的主要目的是谋求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行的最优化。因此,对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绩效的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整个供应链的业绩,还要研究供应链潜在的、未来的绩效。
(6)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在指标体系中所采用的指标应全面、系统,力求反映战略供应商选择绩效的内涵与本质。同时由于评价问题比较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