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敬畏便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精神及传统美德。下面一起随小编欣赏一下敬畏范文吧!
敬畏范文篇一:
很久以前,我就敬畏黄果树瀑布了,敬畏照片中的它的大气。我也就怀着这种简简单单的敬畏去见真正的它。
那天下着雨,从高空中降落的雨点有力地敲打着房屋、路面以及游客,泠泠作响。刚走进景区没多久,就听见了从高空直落向山下的汹涌的水流敲打着石头和水流的声音。对!那一定是它的声音!我的心如同汹涌的河水激动起来。
经过漫长的路途后,我终于走到了它的面前。几十米的高度和宽度,高大的它使我有些畏惧,但更加敬畏。先前的雨,也出于对它的敬畏,变得鸦雀无声。似乎天地间在那一刻只有眼前的它的咆哮声,人喧马嘶被其覆盖,一切的聒噪都被它气势所震撼,所有的胆怯与世间的狭隘因它的雄伟壮阔而忘我,而倾倒,而自省。我鼓足勇气张开双臂,迎来的水珠不是雨水,而是它溅起的水花,在深山绿树之中,在它的咆哮声之下,我对它的敬畏,升华了。
回头一看,我的那把大伞已退到了十米远。呵!你那是单纯的畏惧还是深深的敬畏呢?
我捡回伞,在大风中,将它收起,再望一眼黄果树瀑布。我感觉到,它是不可能被一张照片所束缚的。
渐渐远离它后,它的声音渐渐不那么震耳欲聋了,但那气势却丝毫未变。身旁是一古雅的小院,周围由绿树环抱,身后还有它的声音。一切让我想起了那首《高山流水》。那时,在脑中的音乐与现实的美景所包裹着的我,不禁对那黄果树瀑布更加敬畏。原来在那豪爽与大气之下,它还能与中华大地上的悠远艺术融合得如此完美。几千年来始终如一。
一直未变的还有它的尽职与奉献。云贵高原,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而在这一片土地上站立了千年之久的它,成了当地人的希望。它给那里的人们提供了生活用水,大气的它还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帮助当地经济发展……而今年的干旱,使得它“瘦身”了。这一次,照片中的它少了以前的磅礴气势,似乎有点苍老无力。但是,对它更加敬畏的我坚信,它绝没有放弃,因为它是那些人的希望,它不会枯竭,不会断流,它将会恢复往日的大气,征服这世界上更多的人。它将会向世人宣告:“听好了!这是我的祖国的咆哮!”
我坚信着,因为我敬畏着。
敬畏范文篇二:
人活在世界上总要有所敬畏的。
敬畏,是一种信仰,它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向着理想前进;敬畏,是一种界限,它像一把戒尺时刻横悬在人们头顶,宣告着神圣不可逾越。
而在现代社会,我们远离了洪荒旷野,迷失在钢铁森林。我们把自己关在砖、水泥、钢筋组成的四壁之内,我们总活在眼前,匆忙而迷惘的我们无暇顾及敬畏,于是将敬畏踩在脚下肆意践踏——我们不再是虔诚的圣徒,我们不再渴求精神的永恒转而疯狂地让物欲横流;我们不再是自然的守护者,我们贪婪地向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肆意德奴役和蹂躏地球;我们甚至不再敬畏社会的准则,我们开始肆意妄为、触犯法律……
然而人活着是一定要有所敬畏的。事实证明着,没有敬畏的人错了——物欲横流者,终于被铜臭掩埋,遗臭万年;掠夺自然者,遭到了自然无情的报复;触犯法律者,终将被法律严惩……事实证明着,人活着不能没有敬畏。
纵观古今,千古风流人物,名垂青史者谁不是有所敬畏呢?
屈子行吟汨罗江畔,若不是心怀对名生的敬畏,岂能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古绝唱?官场失意的柳永,若非对人生的敬畏,怎能叹道:“且去填词”而开创清丽小令,留下“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美丽诗篇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古之圣贤不都是心怀敬畏才能做到忍辱负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吗?
看那泱泱大秦,扫除六合,虎视何其雄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可一声大泽乡的振臂呐喊,却使百二强秦的帝国大厦顷刻间轰然倒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如果不是始皇帝毫不敬畏黎明苍生,苛行暴政,大秦会亡吗?
同样一位“秦王”——李世民,却深明人民力量的强大。“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浩浩荡荡的隋末大起义,不知道流尽了多少战士的鲜血,流干了多少孤儿寡妇的眼泪。正是如此,更令李世民敬畏天下苍生,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贞观盛世,终成万世称颂的一代明君。
心存敬畏者昌,胸无敬畏者亡,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只有心存敬畏的人才能战胜苦难,不为浮华所迷茫,只有他们才能赢得别人的敬畏。
敬畏范文篇三:
人,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地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这样说来,人类什么都不用敬畏了。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类并不全能,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让人们困惑。所以,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我们要敬畏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敬畏大自然。自然创造了生命,创造了人。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们要感谢地球给我们生命,食物,水和空气。现在,各种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更是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总有些人去杀害稀有动植物,或是不治理工厂废水,就直接排到河里去。培根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就会发生地震、洪灾、旱灾、海啸、森林大火等大灾难。所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然后,我们要敬畏宗教。如果你信教,请忠诚。如果你不信教,那么也要尊重他的信仰。因为宗教引发的战争频频出现,人们信教就是为了在精神上找到依靠,如果人们因此开战,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
面对未知事物,我们不懂,就千万不能乱说,乱说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最近,热议的2012是世界末日的话题。中考时期,我常听到同学抱怨生命短暂,马上就2012了,活不成了,不学了。原来成绩比我稍好些的同学,因为绝望于“2012”这件事,提前招生上了职高。其实,时间不到,是真是假都是猜测,我们不能乱说话,只要做到珍惜现在的生活就好。我们要敬畏自然,不能随便开玩笑。
当然,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并不是说所有事物都要敬畏的。那些邪教,坏人的言论,思想我们既不能听信,也不要害怕。要及时报警,以保护自身安全,社会治安。
敬畏范文篇四:
“敬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熟悉在于人们常说要怀敬畏之心,陌生在于没有多少人能将其付诸实践,持之以恒。时至今日,人们才发现常怀敬畏之心是多么的迫切与重要。
常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才能明白永恒。
从古至今,无数国内外文人用自己的笔书写着自己对自然的最高敬畏,当然也包括了艺术家。他们将生命扎根于自然,追求灵魂艺术与自然的永恒结合。“扑向自然的画家”梵高,将毕生倾注于在大自然中作画。他喜欢到田间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他不断地观察身边的花草、鱼虫、稻田,逐渐被自然的强大所折服。厚重的油彩是他向自然表达的敬畏,灿烂的向日葵是他对自然热烈的爱。英年早逝的他把自己大部分的生命刻进了大自然的轨道里,他的画作也被世人视为“永恒”。
但愚昧的人类还在肆意践踏自然的尊严,他们还没有看见自然的怒容。砍树、填海、捕杀动物……人类的傲气凌驾于、自然之上,没有尊敬,没有畏惧。结果,换来天灾不断,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走向末日的时钟一下子拨前了三分钟。人们这才明白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才有永恒的基石。
常怀对人生的敬畏之心才会懂得珍惜。
刚刚离世的传奇人物“台塑大王”王永庆有一句名言:节省一块钱就是多赚一块钱。他这句话被国内外许多商界人士奉为“经典”,除了因为它能使人致富,更重要点是它参透了人生的本质――珍惜。九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从一个米店学徒到全球知名商人;从贫穷困窘到富可敌国,王永庆始终不变的是对生活的节俭。几十年来,他坚持让子女记账用钱,哪怕是买支牙膏也要记录下来。但对于慈善事业,他毫不吝啬,捐钱建医院和希望小学。人们问他原因,他只是淡淡地说:“财富是上天给的,它并不真正属于我们。”他懂得生活来之不易,因此王永庆用一生保持对人生的敬畏之心。这让他看到了值得珍惜的一切,这让他懂得了该如何去珍惜。
常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才可赢得尊敬。
国内著名史学家、法学家瞿同祖在中国的史学和法学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他一生只出了四本书,这些书却对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晚年,人们希望他能批准著作再版,可他却以其中两本书没有准确再现历史为由婉拒了。这表现了一位九十多岁老人对历史始终怀有的敬畏之心。这使瞿同祖老人在史学界获得了更大的声誉。
敬畏之心其实就在人们心中它并不陌生,只是被掩盖了。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它才会变得熟悉,内化为人生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