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香道 茶道与香道的关系

在一炉好香与一壶好茶营造的芳香世界中,当代人可充分感受到鼻孔的顺畅、咽喉的甘甜、身体的舒适、心灵的清净,体验一把香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茶道与香道的关系

慢、闲与静,是茶道与香道的共同要点。而在品的过程中,每一次的细腻感受都是相当重要的。当茶与香交融时,需要我们在身心宁静的状态细细品味才会有惊喜的发现。

自古以来,香道与茶道就是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兼容,而不统一。

品香与品茶,都有个鼻观的过程。鼻观,是对香味的直接把握,准确嗅出香的甜味、凉味、苦味、清香、奶味等,为感知香味打好基础。

香品,宋人即有“清、甘、温、烈、媚”五品之标准,而茶品也一样有各种不同的香型,如花香、果香、木质香、陈香等,品茶“香、清、甘、活”的标准也早已广为人知。

香品与茶品对香韵也很有讲究。当香品的香气饱满时,会直至喉部,所以会有喉韵的感受,继而扩散在胸腔,流荡在体内。优质的茶品,也讲究“韵”这个字,如观音韵、高山韵、岩韵等等。

要想茶道和香道有感觉,最关键要够静。在操作的过程中,能放下心中事,让身体得到放松,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慢慢从香气中感悟人生。

在一炉好香与一壶好茶营造的芳香世界中,当代人可充分感受到鼻孔的顺畅、咽喉的甘甜、身体的舒适、心灵的清净,体验一把香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香的分类

1.根据所用香料的性质划分香品:天然香料(及中药材)类、合成香料类

天然香料类香品:以天然香料(动植物香料或其萃取物)或中药材制作的香品。此类香品原汁原味,淡淡乎似有似无,幽幽乎回味悠长。除气味芳香之外,更有安神、养生、祛病等功效。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事实上,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嬗变,香品逐渐更趋于实用性,本已融入了书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倍受青睐,超越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

天然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使用单一香料的“单品香”(或是基本保持香料的原态,如块状、条状或粉末状;或是制成线香、盘香等形状)。其质量虽优于化学香,但直接使用单一香料,共味道与养生之功能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而且许多香料,如檀香,其实工不适于单独使用,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讲到“檀香单焚,裸烧易气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这种单一香品只是汉代之前原始的用香方法。第二类是调和多种香料制成的合香,形状上多为线香、盘香等。而传统合香的制造,不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严格的炮制方法和制作工艺。市场上能见到的天然香料的合香已为数不多,大都是仅以天然香料为原料而已,只追求实用性,华而不实,而真正依古法制作的正宗合香,种类极少。

合成香料类香品:以化学合成香料制作的香品,着重于香味的优美,香型的丰富,和成本的相对降低。在19世纪后半期,欧洲就已出现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学香精)。这些化学香精不仅能大致地模拟出绝大多数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价格极其低廉,并能轻易的产生非常浓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添香剂,在制香行业中同样如此。

化学香精与天然香料相比,虽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气更浓,但就香味品质及安神养生、启迪性灵的功能而言,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天然香料被列为上品药材,而作为化学产品的合成香料虽初闻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却有害于健康。而且,即使单就气味而言,化学香精也只是接近而远远不能与天然香料相媲美。

化学香精类香品之所以能畅行开来,也是由于大多数香客只是把烧香作为祭祀的仪式。既然不闻香,不品香,只是烧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视香的用料、配方与品质,而只关注香品外形的美观或香味的浓艳了。化学香精和化学加工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在实质上改变了现代的制香工艺。虽有一些传统的方法和技术仍然得到了采用,但那只是一些外围的,形式上的保留,而香料的选择、炮制、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内容被部分丢弃。其后果之一就是制香工艺的中断与香谱配方的散失,以至真正精通传统制香技术的人少之又少,对香道发展造成一定障碍。

2.根据所用的配方划分香品

有些香品是按照特定的香方,彩多种香料制成,所以多有自己独特的名称。而且单从其名称上,大都看不出所用原料升香味的特征。不同香方制成的香品,其特点、功效也不相同。所以,香方也是牙分香品的一个重要根据。一些通用的固定的配方都有相应的名称,据此制作的香品往往沿用之;若根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配方,通常用其历史上的名称。

3.根据香品外形特征划分香品:原态香材、线香、盘香、塔香、香丸、香粉、香篆、香膏、涂香、香汤、香囊、香枕等。原态香材: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观特征,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块等。线香:常见的直线形的熏香,还可细分为竖直燃烧的“立香”,横倒燃烧的“卧香”,带竹木芯的“竹签香”等等,盘香:又称“环香”,螺旋形盘绕的熏香,可挂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燃,有些小型的盘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炉里使用。塔香:又称“香塔”,圆锥形的香,可放在香炉中直接熏烧。

香丸:豆粒大小的丸状的香。香粉:又称“末香”,粉末状的香。香篆:又称“香篆”、“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将香粉压制成特定的(“连笔”的)图案或文字,点燃之后可顺序燃尽。膏香:又称“香膏”,研磨成膏状的香。涂香:又称“涂敷香”,涂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汤:又称“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香囊:又称“香包”,装填香料的丝袋,有丝线可挂于颈下的称为“佩香”。香枕:装填香料的枕头,可安神养生。

茶道香道 茶道与香道的关系

4.根据香味特征(或所用的主体香料)划分香品:檀香、麝香、等,“根据香味特征”与“根据所用的主体香料”的划分总体上相似,但也有差别:使用天然香料的香品,其香味的名称与所用原料一致,“麝香”既是其香味,也是所用原料;而采用人工香料制作的香品,强调的主要是“香味特征”,如“麝香”,强调的是“麝香的香味”,百并非以天然麝香为原料。

5.根据使用方法划分香品:自然散发香气、熏烧散发香气、浸煮散发香气、浴用等。自然散发香气的香品:只须涂抹或佩戴,香料的香味就可以直接散发出来。如香精油、涂香(又名涂敷香,涂敷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囊、佩香(挂在颈下的香包)、衣香(放入衣服、衣袋)、香枕、帷香等等。熏烧散发香气的香品:直接点燃使用的香,古称“烧香”、“焚香”;或不直接点燃,而是借助炭火熏烤散发香气的香(古称“熏香”)。浸煮散发香气的香品:放入水中加热浸煮以散发香气(古人以兰膏熏衣即是用此方法)。

6.根据烟气特征划分香品:聚烟香:香的烟气可以汇聚不散;微烟气:烟气很淡;无烟香:看不到烟气。

7.根据所用香料的数量:单品香:使用单一香料制成(最典型的是原态香材,如檀木片、沉香粉等)。合香:使用两种以上香料调和搭配制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3561/800008506.html

更多阅读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关系 茶道与茶艺的区别

茶道、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核心,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习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具有便于进修和传播的功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茶艺的区别,一起来看看。茶道与茶艺的区别1 茶道何谓茶道?指吃茶品茗的事理、办

茶道和茶艺的区别 茶道与茶艺的内涵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广义的茶道,应该是包括茶艺在内的;狭义的茶道,与茶艺并列,也就是上述“精神内涵、境界妙用”的部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茶艺的内涵,一起来看看。茶道的内涵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学和

茶道和茶艺的区别 茶道与茶艺的联系与区别

茶道是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茶艺的联系与区别,一起来看看。茶道与茶艺的联系与区别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

简述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茶道与茶艺的关系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茶艺的关系,一起来看看。茶道与茶艺的关系“道”是无形的

道教茶道 茶道与道教的关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谈起中国的茶,从一产生就和土生土长的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道教的关系,一起来看看。茶道与道教的关系茶与道教结缘的历史已久,道教把茶看得很贵重。道教敬奉的三皇

声明:《茶道香道 茶道与香道的关系》为网友分手随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