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因为民族整体信仰伊斯兰教又称礼拜寺。他们的民间故事同样值得我们去阅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回族民间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篇一从前,有一个叫路不平的人,父亲早年归真,家里只有一个老妈,老妈妈人虽勤快,但面貌很丑。
丑妈妈心底善良,信仰虔诚,见孩子们吃饭掉一颗米她都拾起来,对孩子说:糟蹋了五谷,真主要降罪的,丑妈妈很会过日子,她养鸡肯下蛋,养羊肯上膘,种粮食就有余,日子长了,路不平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了,存了很多粮食,有很好羊,很多人都知道路不平本事大,这一年路不平父亲的归真十周的日子到了,他宰了一头牛,宰了几只羊,做了很多油香,请村子里的阿訇,还请了很多亲戚朋友,客人们到了路不平的家里,按规矩大家要给他妈妈道,赛俩目,然后才能开始动筷子,他一听客人要见妈妈,心里犯了愁,他恨妈妈生得太丑,不给自己争面子,他表面上招呼一声客套话,就出去了,到了后院他把两个伙计喊来说:今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是给我长精神的,可是他们要见一见我妈妈,我妈这样丑,他们要是见了,回去传开了,我路不平的脸就丢尽了,你们两个人快点把她背到大黑沟里扔掉算了,这两个家伙都看了对方一下,不敢说话,只好走了,他回到客人面前说,我妈妈病了,不愿意见外人,请大家现吃饭吧!
那两个人就把丑妈妈背到一个古窑洞里就放下回家了,只有一个小白狗跟着丑妈妈留在这个窑洞里,这个窑洞上面有一快地,主人名叫旁人,他每天鸡没叫就带上干粮到地里梨地,这一天,旁人犁地到响午疲乏了,就到地头上吃馍馍,打开布袋一看,里面少了两个馍馍,旁人也没在乎,以为自己来时带少了,吃完回家了,第二天到吃饭的时候他一看奇怪了,怎么又少了两个,连续好几天都这样,他决定留神看个是怎么回事,这天他把馍馍放在地头上,他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就看见西面跑来一条小白狗,从布袋里拿了两个馍馍跑了,旁人赶快就追上去,一直到追到窑洞里,只看见白狗趴在丑妈妈身旁,他一看这个老妈妈满身是土,地上连一点一点铺盖的都没有,头上的白盖头都烂了,脸瘦黄瘦黄的,实在是可怜,他问老妈妈是什么地方的,是怎么来这个地方的。可丑妈妈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艾,兄弟啊!话不提不伤心,我儿子嫌我丑,怕丢了他的人,就把我撇到这里不管,说着眼泪,哗哗往下流,他听着想起自己的父母都早归真了,不如把这位老妈妈认下领回去,他就把自己的事情说了给老妈妈听,听说老妈妈,你不嫌我的话,我给你当儿子,老妈妈高兴地说,太好了,你不嫌我丑的话,我回去给你干家务活,两个人高兴的。他把老妈妈就背回家了,丑妈妈到了旁人家。
以后,一家大小对老妈妈很孝敬,回族民间故事,老妈妈高兴的闲不住手脚,喂羊喂鸡,没出几年,旁人家里生活非常好了,有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年开斋节,是旁人爸爸的归真三十年的日子,他宰了羊,炸了很多油香,请了很好客人,和阿訇,客人到了都想见旁人的妈妈,旁人很高兴的答应,便把妈妈从屋里扶了出来,客人们都争着说,赛俩目,这时背老妈妈的那两个家伙看见了,就跑回去告诉了路不平,路不平自从妈妈走了后,家里越来越穷,干什么事都不顺,一听妈妈在旁人家赶快跑去认妈,他看到了旁人家以后,旁人和妈妈还在招待客人,他就大叫了一声:这是我妈,咋到这里来了?旁人看了一眼陌生人,平静的说:这是我妈,路不平,又争辩道,这是我妈妈,是你偷来的。
他在院子里大闹大嚷,客人都不知道这是咋回事,人群里站出来一位阿訇说:你们俩人都不要吵了,让这位老妈妈自己说是谁的妈妈,那就是谁的妈妈,老妈妈慢慢站起来说,我的儿子叫旁人,路不平一听还不依,旁人说,我们俩人都不要争辩,这么多人都听着,我们俩到大路上挖一个坑,谁跳过去妈妈就是谁的。路不平听完了心里想,那自己是我的,就说好,旁人就在大路上挖了一个大坑,两个人都在这里,很多人都看着,路不平,说你现跳,旁人说你现跳,就路不平跳了,他到坑沿边往前一跳,只听,嗵,的一声就掉进坑里了,一眨眼这土坑自个儿合严了,只露出他的一颗脑,紧接着变成了一个土疙瘩,挡住了大路,就这样平平的大路上长出个大疙瘩!
妈妈生你的时候没嫌疼,你却嫌妈妈丑!
老人言,父母的心在孩子上,孩子的心在石头上!
狗不嫌家穷,儿不嫌娘丑,这句话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不管是什么民族的朋友大家都记住,要对自己的父母好好孝顺,对自己的父母好了,真主就会给大家赐悯好的生活,
阿米乃 !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篇二在回族人中间有这样一段传说:想传在先知穆罕默德与异教徒作战时,在一次战斗中穆斯林失利,异教徒们要追捕杀害穆圣。穆圣在逃跑中,被一位耕地的穆斯林救下来,藏身于犁沟壕里。一会儿,异教徒们就追来了,他们围住耕地的穆斯林问他见到穆罕默德没有,这位穆斯林指了一个方向说:“往那边跑了。”
异教徒听了,又一窝蜂地追去。当异教徒们被哄走后,耕地人的那匹骡子忽然大叫起来:“吱格吱格,在这里,在这里。”远去的异教徒们听了,又折了回来。穆圣一见,对骡子骂道:“不会生子的畜牲!”骂完了又往远处跑去。半路上,又碰到一个放牧的穆斯林,放牧人又把穆圣藏到草堆里,等异教徒追来问时,牧羊人指了指北面说:“朝北跑了。”
异教徒们又信以为真,乱哄哄地向北追去了。这时,吃草的山羊忽然大叫道:“叽嘎嘎,叽嘎嘎,在这里,在这里。”远去的异教徒们听了,又追了回来,穆圣一见山羊坏了事,狠狠地骂了一句:“不顾羞耻的东西!”骂完又向远处跑去。异教徒们也紧紧追在后面。穆圣跑着跑着,跑进一个果园里,果园主也是一个穆斯林,他见穆圣被异教徒们追得很急,就忙请他老人家躲到果树上去。一会儿,异教徒们就追进果园 来,他们问果园主见到穆罕默德没有,果园主说:“向山上跑了。”
异教徒们又蜂拥着向山上追去。这时,一只喜鹊飞到穆圣藏得那棵树上,叫道:”嘎嘎嘎,在这儿呢,在这儿呢。”跑到山上的异教徒听了又折了回来。穆圣看了一眼喜鹊,很气愤,骂道:“嘴里吐蛋,眼里滴血,五黄六月别想喝进水!”骂完就向山上跑去。穆圣跑进山里,已经两腿发酸跑不动了。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山洞就钻了进去。穆圣刚刚钻进洞内,就有几对蓝鸽子飞进洞内,一边吼堂堂,一边踏掉穆圣在尘土上留下的脚印。又有几只蜘蛛也开始忙活起来,它们飞快地抽细丝织起了蜘蛛网。在后面追赶穆圣的异教徒们,追过来发现这里有一山洞,急忙停下来看,只见尘土上面满是鸽子的脚印,连洞口的蜘蛛网也是新的,根本就不像有人进去过。于是,又向前追去,穆圣这才脱了险。从此以后,穆圣下了禁令,说金刀子也不能宰杀瓦蓝鸽子,对于蜘蛛任何人也不能伤害。
人们还传说骡子以前是下驹的,只因那次向异教徒告密被穆圣骂了,以后就再不能下驹了;山羊从前也是有尾巴的,并且不比绵羊的小,只是长了嘴尾巴才脱了的,只剩下一点点尾巴杆子,连羞耻都护不住了。喜鹊也更可怜,每逢伏天,渴死都喝不进水,在“抱儿子”的时候,蛋要从嘴里往外吐,每吐一个蛋,眼睛都要往出滴血。它们都是因为惹怒了穆圣,穆圣对它们做了都阿,真主准承了穆圣的都阿,给它们才降了这些败俩。 在今天的回族人中间,至今还有人特别爱惜瓦蓝鸽子和蜘蛛,禁止小娃娃们欺负和糟害这两种生灵。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篇三从前有一个年轻的农民回回名字叫哈桑。他是个忠厚老实的小伙子,身强力壮,干起活来生龙活虎,一担能挑个千儿八百斤。可是他从小没爹没娘,在地主老财家当长工,成天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到头受财主的窝囊气。后来他实在呆不下去了,心里老在想:“我一年到头风里雨里没死没活地干活,未了啥也捞不着,还得挨打挨骂,就我这样的把式,到哪儿不能混个肚圆呢!”于是他就从财主家跑出来,到外乡去了。
那正是三伏天,晌午,日头晒的人身上流油儿,哈桑顶着火盆似的太阳赶路,一道上连个阴凉也没有。脸上晒得焦黑,嘴里渴得冒火。就这样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远远的地方有一片绿荫荫的小树林;哈桑赶紧走近一看,啊!原来是一片丰盛的果木园,只见树上的果子结得耷拉着地,满地都是熟透的落果。哈桑口干舌燥,一见这么多的果子,也顾不上问个青红皂白,拣了一个果子就大口小口地吃起来,吃完了果子定神一看,果园旁边还有一道修得齐齐整整的小渠,小渠里的水青得掉进去颗麦子也看得清清楚楚。哈桑马布衫一脱,痛痛快快地捧着渠里的水洗了个脸,这才算解了一路的干渴。哈桑坐在树荫凉儿里歇了一会,打算继续赶路。当他穿好布衫儿就要走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我白白吃了人家一个没“口唤”的果子,那怎么能成呢?我得去找这果园的主人,向他要个“口唤”,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走。想到这儿,哈桑便顺着水渠找果园的主人去了。没走多远,就看见了一个头戴白号帽;满脸络腮胡须的老回回。那位老回回正专心一意地修剪果树的枝杈。哈桑见了老回回,便
慢慢地走到他的身边,先道了“赛俩目”,然后问道: “老爹!你就是这果园的主人吗?” 那老回回回过头看了哈桑一眼,回答说:“是的!你有啥事吗?” “是这样,老爹!”哈桑这才开始叙说自己的来意:“我是过路的,因为走了很长的路,天又这么热,实在渴得受不住。所以,当我走进您老人家的园子里,看见地上落满了果子;我便忍不住吃了一个果解渴。接下来我想这是没有‘口唤’的东西,我不该吃,既然吃了,就得跟果子的主人要‘口唤’的。”老回回听了哈桑的话,停下手里的活,把剪下来的枝权扔到地上,然后仔细地打量着哈桑,见他健壮的体格,忠厚的面孔,就知道他是个老实的庄稼人,于是便对哈桑说: “你是来找我要‘口唤’的吗?那好办!不过你得先答应我一个条件。”
“您说吧!老爹!只要您给我‘口唤’,啥条件我都能答应!”哈桑满口应承地说。“好吧!”老回回继续说,“我有一个独生女儿,可是她是个瞎子,又是个哑巴;没有头发,也没有脚。只要你答应娶她做你的妻子,我就给你‘口唤’。要不,你吃的那个果子就是没有‘口唤’的。”哈桑听了老回回的话,心里很纳闷。答应娶他的女儿吧,她是那样一个又哑又丑的女人,不答应吧,老回回又不给他“口唤”。他想了半天,最后还是为了要老回回的“口唤”,答应跟他的女儿成亲。亲事一定,“尼卡哈”到了,马上就办喜事,老回回把四邻八舍的客人都请到家来,给自己的女儿和哈桑完婚。客人们见哈桑是那么好的一个小伙子,都很高兴,纷纷向老回回和哈桑说“晤吧哩克(道喜)”。可是,哈桑却一直是闷闷不乐,他害怕太阳落山,去会见他那丑妻子。心想她的“努勒”(容貌)实在太怕人了。太阳终于落山了,客人们渐渐地散了,剩下的一些人把哈桑送进洞房。哈桑迟迟慢慢地进了洞房,他看见新娘穿着漂亮的衣裳,头上蒙着一条绛红色的纱巾。他犹豫了一会,终于一狠心走到新娘的身边对新娘说:“我愿 跟你结为永世夫妻。”哈桑一边说心里—边想:她是个哑巴,是无法回答我的 话的。不料,新娘马上回答道:“我也愿意跟你结为永世夫妻。”她的声音是那样的好听,以至哈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哈桑连忙揭开新娘的面纱。嘿!原来新娘是个如花似月的美女:两只大眼睛水汪汪,头发乌黑发亮。
哈桑见此,非常奇怪,这姑娘的容颜跟老回回说的完全不同。他赶忙问新娘: “喂!姑娘!你是不是那老爹的女儿?” “是呀!我是他惟一的一个女儿。”新娘羞答答地回答。 “那么阿爹为啥说你是——个又瞎又哑,没有头发、没有脚的人呢?” “不!他老人家没有说瞎话!只不过是为了看看你是不是有信义的人,所以把话说得隐晦了点。”新娘说:“那么他老人家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哈桑又问。新娘听了哈桑的问话,便给他解释说:“他说我眼瞎,是因为我没看过邪恶的事物;他说我哑,是因为我没搬过是非;他说我没脚,是因为我不到不正当的地方;他说我没头发,是因为我从来没抛头露面过。”新娘的这一段话哈桑听了非常高兴。但哈桑还有个疑问,便又问道:“既然是这样,他老人家怎么会把一个像你这样漂亮的姑娘嫁给我呢?” 姑娘说:“是这样,我父亲一辈子辛勤耕作,经营起了这座果园。他要把这座果园交给世间最勤劳、最善良、最有信义的人,他老人家看中你就是这样的人。”就这样,哈桑跟那老回回的女儿结了婚。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受财主的打骂。跟自己漂亮贤慧的妻子一起勤勤恳恳地经营那座果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这是流传于回族居住区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