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写日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法,可以与人分享自己的一些喜怒哀乐、和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经验,通过网络日志我们可以增添更多见识。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励志类的日志素材,希望你喜欢。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一:大事与小事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拣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拣了起来,又用它在铁匠铺那换了三文钱,并用它们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茫茫荒野。耶稣料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的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拣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的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的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年轻人都想干一番大事,有时因此忽略了身边的小事,最后反而因为细节上的疏忽耽误了最后的大事,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二:成功的奥秘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太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三: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天,上帝对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
他们进入一个房间,许多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都有一只汤匙,但汤匙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法送到口里。
上帝又带教士进入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个房间情景一模一样,但让教士吃惊的是,他们都很快乐,因为——
他们都在跟对面的人互相喂饭。
我们所期望的天堂,也许就是能互相喂饭,就是大家能和谐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绝非100分的成绩可比,与人相处也是一门大学问。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四:简单的道理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爆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五:珍珠贝
珍珠,亮闪闪的,像星星。
但它的来历却很像一场恶梦。
不是吗?当珍珠贝被强行撬开了壳,并投进一颗小小的沙粒后,它的不幸就开始了。
但它挺坚强,它没有拒绝那个痛苦,而是把它紧紧地衔住,直到把它变成一颗亮晶晶的珍珠。
什么叫坚韧?这就是!
珍珠为什么那么高贵?因为它能给人以一个亮晶晶的启发。
什么启发?
正视磨难!正如这不声不响的珍珠贝,在沉默与坚韧中孕育着辉煌。
那么,你呢?当不幸突然降临时,你能把那个痛苦变成珍珠吗?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六:关于行善
有的人喜欢这样抱怨:我好心帮助他,他却连声谢谢也没有。
一般行善的人,往往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回报。甚至认为,好事做得越多,死后必然在天堂里享福。以行善为手段来达到避灾求福的目的,当然是一种功利思想。
万一好心没有好报,岂不该怨天尤人,责怪老天不公,自我烦恼。我们付出,是因为我们愿意同对方分担他的不快与麻烦,让我们,也让他,在各自丰富的生活中多一份感激,这本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默契。
无所谓而为之,便不会计较得与失,爱与痛,不会耿耿于怀,自找烦恼。心中自然一片蓝天,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