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电影观后感600 《青春派》观后感

刘杰执导的《青春派》的出现或许不算突兀。相对于前段时间那部在黄冈中学拍摄的《全城高考》,这部由黄冈广电出品的作品更关注高考者的内心自我,于是本片观众也会注意到出品方里面的黄冈要素。说起来,黄冈作为高考的神迹之一,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大概都曾经咬牙切齿地做着他们的试卷复习高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青春派》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青春派》观后感篇一

青春是稀里糊涂的,横冲直撞的,口号的,口号的,口号的,经历过高考的青春更是。那时候总懵懂却觉得前路很清晰,那时候总迷茫却觉得有梦想就有无限可能,那时候还是暗恋不敢说出口却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单纯,那时候高三,残酷,高压,沉闷,却在愣头愣脑的青春面孔中透露着一股子鲜活。这样多美好,可惜没有这样美好的电影,拍过的几部关于高考的青春片,实在不敢恭维。直到《青春派》——这实在不是一个讨巧的片名。

《青春派》之所以成为第一部高考青春的美好影片,完全因为它建立在童话的云端上,尽量少地去描写那些压抑的存在,将更多视角放在了青春的情感上,并且这种情感美好而剔透,完全不像在中国高三所想象的那般,所以,美好出现了。当一种你想象中的美好突然袭击到你,而你潜意识中一直期待这种美好,那么火花就这么倏忽而至。

青春派电影观后感600 《青春派》观后感

今天夏天北京很热,全国也很热,青春片也跟着热。我是盼着像《青春派》这样的小成本影片走红的,不仅是因为它这样如童话一样美好,还因为它是中小成本影片的典范。如果走打斗路线,中等成本的电影《激战》应该是一个标本。但小清新的,唯《青春派》。这部片子的档期不咋地,前有狼后有虎,对于中国院线经理而言,没有大明星的《青春派》不会讨他们的喜欢。但我说的正是明星这块。该片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角成功。虽然秦海璐贡献了这两年她最棒的配角演出,但男一号董子健才是亮点。这个据说是某大牌经纪人公子的90后演员,一出道就风华正茂。客观地说,很不错。无论是那股子青涩劲儿还是生猛的眼神,甚至有时候你都会想,这样的沉稳,像一个93年生的孩子嘛。前途无量。片中的几个女学生选得特别像高三生,很有代入感,而男一号周边的几个小伙伴,则各有性格,很好的调动了观众情绪,让人坠入其中,重回高三。嗯,多美好的高三啊。

青春电影能让人回到自己的青春,那便是最基本的成功了。《青春派》做到了。想起我高三时,跟同学在宿舍说着脏话说着理想,在课间休息时对着走过的女生吹口哨,跟同桌看到喜欢的女孩经过,她的小腿像葱白一样干净,想起那年4月1日逝去的张国荣,想起自己的爱情和友情,眼泪飘洒而至。看之前并没有对这部影片抱多少期待,拭去眼角泪的刹那扭头看了下四周,正有与我一样的动作在想念着各自的青春。

《青春派》观后感篇二

中国人向来有悠久的考试历史,长达1300多年的漫长科举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无数考试的素材。时至今日,范进中举时的疯狂或许已经不再呈现,但对于考试本身的热衷却仍然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初考、中考、高考、考研、考博、托福、雅思、考公务员……中国人可谓活到老考到老。

当然,在众多的考试中,高考依然是最重要的一环。每逢六月则各种奇招倍出,纷纷为之让道,所谓天大地大高考最大,全民关注的目光每年都让原本就闷热的六月更加热浪滚滚。说到底,在这个没有更多惊奇的年代,高考已经是一道另类的奇观,让我们体验着不同平常的感觉。

在这种氛围之下,由刘杰执导的《青春派》的出现或许不算突兀。相对于前段时间那部在黄冈中学拍摄的《全城高考》,这部由黄冈广电出品的作品更关注高考者的内心自我,于是本片观众也会注意到出品方里面的黄冈要素。说起来,黄冈作为高考的神迹之一,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大概都曾经咬牙切齿地做着他们的试卷复习高考。只是不知道两部关于高考话题的作品都跟它有关,到底是巧合还是故意。

作为一个喜欢边缘题材的导演,刘杰选择高考这一热门话题确实有些一反常态。然而,相对于国内娱乐氛围中高考近乎被禁忌的现状,或许拍摄高考题材其实才是一种真正的另类。而且,虽然是拍摄这样相当严肃的话题,他也试图以一种非主流非官方的方式来诠释。

高考是一大群人陪着一个人在受罪,哦,或者也可以说是在成长。漫长却又煎熬的时间里考验的不光是自己,董子健饰演的居然,就在表白失败、高四复读重新开始高考冲刺,此间的利害关系,父母、老师、老师和同学都会给予压力,当然更为紧要的是自我对个人的认知。

世界从来都不是我内心的世界,虽然叔本华、尼采都以为世界是他们的意志,但至少不是我们的意志,当然也不是居然的意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更像是一个加速器,它让那些稚嫩的心灵在煎熬中迅速成熟。或许,只有在复读的过程中,居然才看到黄晶晶(安悦溪饰演)之外的世界。

如今的世界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蒙昧年代,所以也不会再有那种天真到一无所知的女生。其实就生理发育而言,女生要比男生成熟的更早。在一个不再有各种强制限制的年代,十七八岁的女生事实上已经远非同龄的男生所能理解。对于刚刚开始的恋爱感觉来说,青春其实就是一场错位的故事,而在这其中谁先成熟谁掌握着主动。于是,本片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样,又明显处在内心世界女强男弱的局面,即便电影中的恋爱不能成功,事实上也会给一些观众以某种自我认可式的期待。

《青春派》观后感篇三

2013年迄今为止,《青春派》应该可以称得上是第一部“零差评”的国产片了吧,不仅之前在上海电影节的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上大获好评,斩获了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角奖,如今上映更是让人看到了影片非同凡响的魅力所在。青春校园片一直是内地影视剧比较稀缺的类型,更要命的是,此类作品往往充满了主旋律式的说教以及美化现实的虚伪,让人一眼看上去心里马上会说:“我们的青春不是这样子的!”而《青春派》恰恰在真实的高考生活以及真实的学生情感这两方面注入了强大的能量,用青春的激情、叛逆、迷茫、无奈、欢乐与痛苦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心扉,很容易引起每一个有过高考经历的青年人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影片在真实展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高考时,自然而然地就带出了一种扭曲和荒诞的感觉,让人无法不对高考制度和我们这个社会产生某种思索和感慨。

在我的印象中,《青春派》应该是青春校园类型的作品中,第一个如此直白、大胆、强烈、大篇幅地表现中学生恋情的国产电影。影片一开始,男主角居然就用一句泰戈尔的爱情名言当着全班师生的面,对心中的“女神”黄晶晶表白。在高考前他为了去见“女神”翻窗离家结果坠楼摔伤,在高考考场上因为恋情而心绪难平而彻底考砸,导致“女神”考上了复旦,而他只能复读的结局。虽然注定面临分离,但居然心中对“女神”的爱火不灭,玩出了“动车相送”的浪漫桥段。即便此后“女神”对他逐渐冷淡,班上的另一位女生孙晓凡对他表现出明显的好感,他的心里依然只有“女神”。直到有一天,“女神”当面对他说出“我是有点喜欢你,但这跟男女朋友不一样……我求求你了,能不能别理我了”,他才算彻底坠入失恋的深渊,用各种方式进行发泄……除了男主角这条爱情主线,其他配角也有爱情戏的展现。“富二代”贾迪喜欢孙晓凡,摆出心形蜡烛的图案,手捧鲜花站在楼下准备大声表白,结果被路过的教导主任搞砸。齐明智暗恋女同学秦慈,在她生日那天,在校园楼梯的每一阶上都写上了“秦慈生日快乐”,结果被班主任训斥一番。除了爱情之外,居然、贾迪、李飞、齐明智等同宿舍的几位死党的友情在片中也有展现。爱情戏和友情戏虽然在本片中被处理得五味杂陈,但主调是轻松活泼的,集中了大量的搞笑桥段,时刻迸射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对心爱女生的暗恋与追求、遭遇失恋打击的痛苦与迷惘、群殴欺负兄弟的坏人,无不透着真实质感,很容易勾起观众对高中岁月的情感共鸣。

如果说情感戏是本片的一抹亮色的话,那么跟高考有关的学习生活的展现,就基本上透着荒诞、压抑、扭曲的无边黑暗了。让作为“过来人”的观众不禁感慨,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残酷的高中生活似乎从未改变,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高中生的爱情依然以“影响成绩”为由被家长和老师所不容,“高考定人生”的压力也越发显得沉重,把学生、家长、老师三方统统逼到崩溃的边缘。在片中,作为学生,那群苦命的孩子们在春节假期依然要参加补课,模拟考试一本上线率不到70%就会遭到班主任的训斥,考得最差的学生甚至被班主任大骂“滚出去”,学生在发泄压力的时候会大喊:“我去他的一本线,去他的高考!”。作为家长,居然的母亲在学校附近专门租了一套房子跟儿子一起陪读,总不回郊区的家导致跟丈夫几乎爆发婚姻危机,儿子考得不好就痛心疾首,仿佛万念俱灰。作为老师,班主任撒老师可谓全副身心都地铺在班级上,身上背负的100%一本升学率的压力,使得她脸上的阴晴全因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定。她的一些口号式的经典台词,都让人感觉既可气又好笑,“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博,等于白活”,“就算拼个头破血流,也要给我冲进一本的大楼”,“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你们要记住,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破釜沉舟,拼他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干他个无怨无悔”。而她面对学生家长说的一番话,更是将高考的扭曲和荒诞展露无遗。“高考不仅仅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在这里我要给家长提一个要求,现在没有什么比你的孩子高考更重要的事了,所以你们有要破产的,先坚持坚持,好好熬过这158天;有要离婚的,也请先凑合凑合,等过了这半年再说。现在你们的最高使命就是高考,跟我高呼:奋战158天,为了孩子美好明天!”

个人认为,本片最值得称赞之处,不仅仅在于通过让观众感同身受、百味杂陈的强烈真实感,描绘了高考生活的残酷,更在于展现了这种残酷背后深深的无奈和复杂性,从而揭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某种本质和真相。高考的重重压力确实显得残酷、非人性,但不这样又能如何呢?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几乎全是被动的、毫无兴趣可言的,老师只有不断施压,才能推动学生向前。否则就像本片所表现的那样,班主任撒老师车祸住院,换了一个不那么严厉的代班主任,班级的成绩立刻就下来了。片中还有一个来自贫苦农村、刻苦读书的学生周强,高考对于他来说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撒老师训斥齐明智的一番话,更是不经意地说明了高考的残酷根源于现实社会的残酷。“你说你,拼爹拼不过,你还不拼你自己?你一个三无人员,无钱无权无势的,上个像样的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要不然你将来怎么办啊你?”虽然撒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厉、荒诞与扭曲的,但这些并非她的真实人性,而是残酷高考和升学压力让她不得不带上的面具,影片结尾她对学生们的真情表白,表明她最终的目的也只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而居然对撒老师说出的“我们忘不了你,因为我们真的恨你,但我们也爱你”,也代表了全班同学对撒老师复杂而真挚的情感。

本片对观众强大的感染力,一方面来自导演对娱乐性与艺术性的有效平衡与把握,既能通过生动的角色和台词极大程度地娱乐观众,又能通过真情实感和社会现实让观众陷入感慨与思考。另一方面,演员们生动鲜活、张弛有度的表演,成为影片直抵观众心灵的桥梁。男主角居然的扮演者董子健,将角色聪明自傲、叛逆不羁、痴情懵懂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身上时刻能看到青春激情在涌动。而扮演的撒老师的秦海璐更是值得上影后或者最佳女配角的头衔,她准确地把握了撒老师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是给学生施加压力时的严厉、嘲讽与疯狂,另一方面则是与学生即将分别时的柔情、关爱与真挚,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十分真实与合理地统一在角色身上,从而让人倍感真实,从她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老师的影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4861/390543605.html

更多阅读

《闪闪红星》电影观后感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小报

《闪闪红星》电影观后感虎山小学三年级四班曹欣源他,黑黑圆圆的脸庞,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让人无法忘却。他,让爸爸妈妈们兴奋不已,即使十几年过去了,依然还会哼起那首熟悉、震撼的旋律。

《小英雄雨来》电影观后感 老电影小英雄雨来黑白

《小英雄雨来》电影观后感董政宪今年的寒假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是观看一部红剧的电视或者电影然后写下观后感。我在假期中看了一部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淘气的雨来为了救身为地下党的老

我的九月 电影观后感 《我的九月》观后感

《我的九月》这部经典电影,我已经重温了好几遍了,但是每次看完,我都觉得重新获得了很多东西。影片讲的是:1990年九月,北京亚运会前夕,大榆树小学的百来名学生正在为开幕式的团体体操表演进行紧张的训练。其中一名叫安建军的却因为总是反

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一日前,我台组织党员们集体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忠诚与背叛》,通过这部电影,心灵受到了巨大震撼,对党忠诚的革命战士更是肃然起敬,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党的认识。 《忠诚与背叛》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队伍建设

十二生肖电影观后感 《十二生肖》观后感

《十二生肖》观后感 1《十二生肖》故事主要发生在法国,片中大量法语、英语对白却并未削弱成龙式动作的赏心悦目,动作戏的两个重头戏分别在开始和最后高潮,开始的轮滑脱险戏绝对堪称近年最精彩的动作场面,而最后的火山抢宝则是成龙向动

声明:《青春派电影观后感600 《青春派》观后感》为网友空心的宇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