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问我世界上最励志的文章是什么,老实说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推荐一些很励志的文章给您,那么最励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最励志的文章:永远别说不可能
美国的一家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广告:“一美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哈利看到这则广告时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节啊!”但是,他还是揣着一美元,按着报纸上提供的地址找了去。在一栋非常漂亮的别墅前面,哈利敲开了门。一位高贵的少妇为他打开门,问明来意后,少妇把哈利领到车库,指着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说:“喏,就是它了。”
哈利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人念头就是:“是坏车。”他说:“太太,我可以试试车吗?”“当然可以!”于是哈利开着车兜了一圈,一切正常。
“这辆车不是赃物吧?”哈利要求验看车照,少妇拿给他看了。
于是哈利付了一美元。当他开车要离开的时候,仍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太太,您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少妇叹了一口气,说:“唉,实话跟您说吧,这是我丈夫的遗物。他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我,只有这辆轿车,是属于他那个情妇的。但是,他在遗嘱里把这辆车的折卖权交给了我,所卖的款项交给他的情妇——于是,我决定卖掉它,一美元即可。
哈利恍然大悟,他开着轿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路上,哈利碰到了他的朋友汤姆。汤姆好奇地问起轿车的来历。等哈利说完,汤姆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这则广告了!”
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那些连奇迹都不敢相信的人,怎么能获得奇迹呢?!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未来并不主动。他们不是在动荡的日子里颠簸得太久,就是在四平八稳的时光里缠绵得太深。不是绝望了,就是变懒了,表现在想法上,不是怯懦,就是不思进取。动荡迷乱了精神,信念就会在迷惘里溃散;而在温柔乡里待得太久,斗志难免会忘了回家的路。
自设的绝境,往往比生活给的绝境更让人难以逾越。这个世界最大的绝境就是:在希望到来之前,绝望已经到来;在“可能”到来之前,“不可能”早已抵达。
其实,许多地方往往不是人到不了,而是心到不了。只能在方寸之地回旋的人生,一定是跟在了别人的后面。一条路,当被前人走绝,自己也只有重复的份儿。实惠的生活哲学,往往都是挑选“能”的事去想、去做。这样看似规避了风险,却同样堵死了通往人生广阔天地的路。
生活是扑朔迷离的,它给你一些,也拿走一些,让你快乐一阵,也让你痛苦一阵。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看似不动声色,却让每个人都过得不尽相同。
乐观的人,总能在生活的有限中走出无限来,因为他们更善于在绝望之处看到希望,在不可能中捕捉到可能。希望看似渺茫,却伏在了时间深处。它一动不动,等在那里,等着与心性坚韧而明亮的人相逢。你放弃的时候,或许它也在涕泪交加,因为,它与你只是咫尺之遥。人生的好多转机,不是等不到,而是常错过。
有时,消极想法太盛,会绑架我们的意志。先入为主的暗示,会让我们在否定自己时,愈发地理直气壮。如果你习惯站在庭院里吹风,不妨踩着木梯爬上屋顶。不仅是因为屋顶的风更大、更凉爽,重要的是,你会眼界突然一开,看到庭院里看不到的风景。
可惜,有的人一辈子都没给过自己登上屋顶的机会。他们被心底的院落囚禁得太久、太深。人生的明媚,他们无缘看到。
最励志的文章:你可以不断付出努力,等待得以改变的机会
文:廖玮雯
有位朋友在我的一篇文章的评论中这样写道:谢谢你的文章,让焦虑不安的我有了一些平静,作为一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身旁的人都在为考取“注册会计师”而努力,而我,坚持了五年之后,结局一片惨烈,最终,我选择了放弃,旁人似乎对于工作和学习游刃有余,而我却选择了在大好的淡季时光之中看闲书,调养身体,从而获得内心的一片宁静,但是,我依然会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惴惴不安,为自己的不争取而感到不甘心,……总之,谢谢你的文章。
记得那篇文章说的是人并非所有的缺点都需要改正。
大意是人不需要过分在意自己的某些“缺点”,而应该努力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譬如,不会有人在乎丁俊晖的口才如何,但是他的球技异常关键。
但是,如何将天赋发挥到极致,努力依然必不可少,只是这种努力,相对于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而言,我们会更加心甘情愿和无怨无悔,也不会感到太过辛苦与疲惫,当然,也更有可能做得出色。
对于这个朋友的想法,我有些其他的话想说。
一个优秀的北漂师兄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你让她这样想,完全就是“负能量”,这“四大”的妹子只要还想留在财务圈混,就应该拼了命地通过CPA考试,不能寻找任何借口和理由。
我想,问题不仅在于此。如果她放弃考取CPA,可以得到真正的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一切安好无忧的话,放弃便放弃了,但是如果依然心存不甘感到痛苦的话,是否放弃就依然需要考量。
从评论之中来看,她属于后者。
众所周知,放弃曾经为之努力之事的努力,势必带来挫败感与失落感,对于无法改变之事的放弃,我们称为放下我执,自然是寻求内心的平和之道,但是如果因为懈怠、懒惰的放弃,绝不能带来内心真正的平静,反而会使人陷入更为糟糕的自责与悔恨之中。
因为看似难以改变的事实原本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改变,而你选择放弃,是一件极为糟糕的事。
下面我想谈的是,关于忍耐与坚持,接受与放弃之间的一些关系。
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接纳无从更改的,坚持值得坚持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改变可以改变的,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与努力,忍受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痛苦,下面说说我的故事。
高考过后,虽然考取普通本科但是不甘心未能远赴外地求学的我曾经尝试复读一年,不幸的是,两次努力均考取了同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当时因为梦想的破灭所带来的苦痛与自责依然历历在目,但是最终还是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原本无法接受的事实。
大一大二那会我也是个无所适从担忧学业,看着厚厚的专业书头昏脑涨的迷茫新生,大三大四同样为了工作和前途而感到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毕业之后,自己做过很多行业,经历过青春必须面对的种种迷茫。
现在想来,当时的总总沮丧与失落已经成为过往,记得自己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或许混得还不如现在。
这句自我调侃的话并非否认努力的价值,而是对于无可改变的现状的一种接纳。但是在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不断前行的路之前,也就是在所谓的迷茫期,也绝不应该放弃对于未来的努力。
人不是在任何阶段都能活得清楚与明白,但是可以在任何阶段积极起来为未来的自己做些什么。
大学期间,我参加各类社团,广播台、辩论队、口才协会、心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文艺晚会等等,无论是口才、写作能力、交际与沟通能力都能得到一些锻炼,这些看似无用的经历在此后就业择业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毕业之后,无论是从事广告文案、高校教师、警察等等行业,哪怕身处再迷茫,再困窘的环境之下,自己始终坚持并且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一切。
至少,不让自己深陷困境,至少,自己每天都能有所进步,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事实上,只有长时间的努力与积累,当机会来临,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加以把握,而不至于因为自己“没准备好”而错失得以改变的机会。
于我而言,一切改变从我承担自己两次高考均告“失败”的结果,接受自己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心理学专业这一无法更改的事实开始。
当初无奈选择的大学及其专业反而成了我得以过好此生最为强大的武器,在此之前自己从未想过最终会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且对此变得如此热爱。
当我认定心理咨询师以及写作作为为止不断努力的事业之后,一切都开始变得好了起来。
长久以来的阅读与积累,经历与思索在此时此刻的作用终于显现,在大学毕业之后长期的迷茫之中,我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所以,过去我们经历的所有得到与失去,都将在最后给予我们当初面临的问题答案。
佛教将此称之为因果。
对于上一个工作的放弃,是因为其确实让我感到压抑与无助,无法发挥自己的天赋与特长,取而代之的是让我感到充实,满足与成就感的新的行业与工作。
这种放弃是让我变的更好的放弃,而且在寻找对接的间隙,我并没有职业“空窗”期,我从未试过失业,也没有通过辞职旅行来“逃避”难搞的现状。
因为我并没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离开职场,毕竟,没有收入就会挨饿,挨饿的人没有资格谈论梦想和未来。
所以无论自己从事任何行业,如果需要自己养活自己,如果不是拥有十足的把握和一定的物质基础的话,我并不大赞同辞职寻找梦想,因为那样容易让自己陷入危机与困境。
毕竟,在确切找到更好的一切之前,放弃目前手上拥有的不大明智。
但是你可以不断付出努力,等待得以改变的机会。
事实上,即便是我所喜欢的心理咨询与写作,我同样会面临总总困境与艰辛,譬如对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在疗愈过程之中遭遇的挫败与失落,对于自己目前能力与局限性的质疑与反思,所有一切都需要不断付出努力,写作也一样。
但是因为我的坚持学习与实践,不断总结提高,自己得以成为一个值得访客信任的心理咨询师,因为长期坚持写作,不但通过写作寻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同时得到读者与编辑的喜爱与认可。
因为这些,自己所有的付出与努力便变得格外有意义,所有的辛苦也就不再算是辛苦。
社会心理学之中有个概念称为“延迟满足”,指的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忍耐”。
事实上,我们并不害怕吃苦,怕的是自己吃的苦没有意义。懂得“延迟满足”的人,意味着情商开始完善,心理走向成熟。
经历过高考的朋友知道,当你收到心仪大学的通知书的那一刻,你会觉得高三遭受的所有的苦都没有白费。
哪怕我没有收到心仪大学的通知书,但是因为自己没有因此放弃,我所付出的艰辛依然没有白费。
“愿我拥有接受不能改变之事物的平和心态,改变能够改变之事物的勇气,以及区分二者的智慧。——马克.奥勒留。”
我想,这种智慧来自于对于自身的幸福与成长不懈的追求,来自于即便身处困境绝不放弃的勇气,来自于希冀变得越来越好的自己本身。
先哲的话愿与君共勉。
如果想要出色,就必须努力,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也是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