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这一阶段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历史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一上册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使中国交通运输发生质的变革的交通工具有(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舟楫 ④电车 ⑤汽车 ⑥马车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2.首次打破列强对中国运输业垄断的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天津机器制造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3.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
A.19世纪70年代松沪铁路的修建
B.19世纪80年代初,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
C.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铁路的修建
4.中国取得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的成就,是在( )
A.三大改造完成时 B.“八五”期间
C.“九五”计划起步时 D.“九五”期末
5.下列铁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首都联系的是( )
A.宝成铁路 B.京广铁路 C.兰新铁路 D.京九铁路
6.在中国,汽车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城市是( )
A.19世纪初 上海 B.20世纪初 广州
C.20世纪初 上海 D.20世纪末 南京
7.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迅速发展的表现有( )
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②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通上了汽车
③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公路大桥
④高速公路初具规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是( )
A.1909年冯如中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B.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
C.沈阳飞机制造厂建立
D.1949年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9.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有( )
①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信息的传播
③开阔人们的视野 ④加快生活的节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中国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形成于( )
A.17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新中国成立后
11.下列关于我国电话发展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B.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话局出现在20世纪初期
C.到1949年建国,我国电话发展已有相当规模
D.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二位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全集•奏议》
材料二 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在人为私利,在国家为公利。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历史俱在,斑斑可考。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
──谭人凤:《粤汉铁路说帖》
回答:
(1)两段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时期?两位作者分别属于什么阶级派别?两端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材料一中,张之洞在奏折中提出了什么建议?其理由是什么?他和沈葆真商议和落实台湾抗倭问题共用了多长时间?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谭人凤在发展铁路问题上提出了什么主张?其理由是什么?
(4)两端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些闭塞的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材料二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铁路对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
高一上册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D 5.D 6.C 7.A 8.A 9.D 10.B 11.C
二、非选择题
1.(1)①材料一出自洋务运动时期;材料二出自辛亥革命时期。②张之洞属于洋务派;谭人凤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③兴修铁路,巩固国防。(2)①架设有线电报、兴办火车铁路。②军情瞬息万变,电报可以一刻千里,迅速传达军令情报;火车可以一日数千里,快速运兵增援,不误军情。③四个多月。④通过信件商议调兵用了一个多月,调拨轮船运兵到台湾用了三个月。(3)①把铁路收归国有。②符合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发展铁路是世界大势,关系国家命运;中国幅员辽阔,铁路收归国有,可以统一筹划,有计划地发展。(4)在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过程中走上近代化的历程。
2.(1)沟通各地区间的联系,带动闭塞地区的经济繁荣;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流通与传播;打破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习惯和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2)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