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义务工作的四个特征: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广大的学生中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在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活动载体之一,是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树立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活动的开展对社会、服务者、服务对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三是获得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接受个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二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新时期赋予共青团工作新的时代内容,共青团工作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的探索和创新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新方式,打造社会实践新品牌。具体来讲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学校——志愿者——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
义工创新活动
一、整合资源,为创新青年志愿者服务方式奠定基础一方面整合学校周边社区的各种社会资源,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寻找有效载体;另一方面整合全区青年志愿者智力资源,让内外各种资源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二、创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社区服务活动1、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下设“三岗”:
主题教育宣传岗,该岗位主要职责是青年志愿者做好党的重要精神的学习宣讲,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宣传工作,掌握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
扶贫助学帮困岗,该岗成员向困难户、困难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家政、劳务、助学、帮困服务,积极开展“睦邻帮扶”活动,有条件的青年志愿者可捐助一定的钱物,为受助人解决部分实际困难。
文艺体育服务岗,主要是召集有文艺体育特长的青年志愿者,开展“文艺进社区”等主题演出,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业余文化活动,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素养。
2、规范青年志愿者管理机制,充分调动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是完善青年志愿者教育活动阵地,开辟各种青年志愿者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多种实践活动。二是建立青年志愿者锻炼学习平台,以“三岗”为载体,为青年志愿者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三、营造服务氛围,完善服务设施,构建服务保障机制1、各校志愿者组织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协调、组织工作,为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活动氛围。
2、坚持“双赢”原则,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自筹资金,社会赞助等方式,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团委工作经费紧缺的制约。
3、全面推行“四岗”机制,将各项特色活动都纳入到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体系中来,保持青年志愿者队伍持久规范化运作。“四岗”即主题教育宣传岗、步行街服务岗、扶贫助学帮困岗、文艺体育服务岗。通过这“四岗”的设立,构建一个长久的服务保障机制。
四、构造学校与社区的双向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社会实践新亮点、新品牌我们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要把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与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进步结合起来,试用构建学校与社区的双向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睦邻帮扶”活动这个社会实践的新品牌、新亮点。
1、立足各校的实际,找准学校所在社区需要服务的对象,充分发挥学生智力优势,大力开展以“睦邻帮扶班”、“重点帮扶对象”等为主要形式的“睦邻帮扶活动”。
2、在“构体系,创品牌”的思想指导下,各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要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固定地点,突出重点,优化服务,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构建以睦邻帮扶为切入点,以“三岗”为载体,以规范青年志愿者管理机制等较为全面的青年志愿者工作体系。
志愿者行动开展几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但与新时期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
1、志愿者行动定位不准。以服务困难群体为主,很少进行社会课题研究,缺乏理论性的、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报告,难以使志愿者组织有效参与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
2、志愿者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由于存在年龄上的限制,志愿者来源往往局限于团员青年,覆盖面不广;
3、志愿服务时间偏短。主要集中于几次大型活动,在群众中虽然达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但无法形成长效性的影响;
4、对志愿者的相关培训较少,志愿者的服务项目也未能进行合理的细分,导致志愿者服务专业化水准不高;
5、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不同需求;
6、服务项目设计未能充分考虑满足志愿者自身需求,缺乏挑战性和吸引力,对志愿者的考核、管理相对松散,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7、志愿者行动所需的活动经费来源不畅,社会化运作程度不高。
综上所述,各级志愿者组织为要根据新时期对青年志愿者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服务的新方式。进一步健全青年志愿者队伍,拓宽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管理体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好,为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成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