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的成语 寓言故事成语_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学体裁。在中国的众多成语之中,有不少成语都是出自于寓言故事的哦,你知道哪一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成语,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寓言的成语 寓言故事成语_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成语篇1:覆车之鉴

一个读书人带着他的几名弟子外出,正好遇到天下雨,路滑,很不好走。

他们看到一辆饭车,正停在高高的山路上歇息着。读书人用手指着那辆饭车对弟子们说:“你们看,那辆饭车要不了多会儿肯定会翻覆。”弟子们不解地看着那辆车说:“为什么呢?”读书人说:“你们看就是了。”说着,他们继续行路。

他们刚走了十几步远,忽听到一片喧闹声从山路那边传来,他们惊奇地回头看时,那辆饭车果然已经翻了。几个弟子觉得老师果然料事如神。他们问:“先生,您何以知道那车会翻的呢?”

读书人说:“我是从这件事的一种趋势中判断出来的。”

几个弟子急切地说:“请先生讲给我们听,长长我们的见识。”

读书人说:“你们看,天下着雨,道路泥泞难行,唯独那高高的山路没有烂泥浆,比较好通行。可是那条山路却又高又窄,此时天雨,众人驾着车只好都奔向那里。而那辆饭车又有些自不量力,上了那条山路却又走不动,还不顾别人着急,顽固地占踞在高高的位置上,阻碍着众人的车进去,它怎么能不翻覆呢?”

弟子们点头称是,佩服老师的判断正确。

读书人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世上还有比饭车翻覆更大的祸患,你们都记住饭车的危险作为教训吧!”

有些身居显要地位的人,若不称职,反而成为妨碍别人进步的绊脚石,那将是危险的。

寓言故事成语篇2:曲高和寡

战国末年,楚国的顷襄王经常听到有人说宋玉的坏话,于是就把宋玉召来,当面问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为不够检点的地方吧?不然,为什么各个阶层都有人对你不满呢?”

聪明的宋玉一听这话,知道大事不好,灾难就要临头了,赶紧伏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说:“是的,大王说的也许都是事实。但我还是请大王能够宽恕我的罪过,容我把话说完。”

顷襄王答应了宋玉的请求,宋玉就讲了一个故事——

在先王的时代,有位歌唱家来到楚国的郢(ying)都,当他开始演唱通俗歌曲《下里》和《巴人》时,有几千人聚在一起随声和唱;接下来他唱起了民谣《阳阿(e)》和《薤(xie)露》,这时能跟着和唱的还有几百人;最后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阳春》和《白雪》,这时还能跟着哼哼的就只剩几十人了;而当这位歌唱家将五音的美妙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了一种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的意境时,仍能欣赏和跟唱的就只有几个人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它说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奥,能跟随和唱的人就会越少。

故事讲完之后,宋玉偷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5661/440521637.html

更多阅读

成语“上下其手”出自聪明人的暗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

      6.成语“上下其手”出自聪明人的暗语  楚共王的大儿子是楚康王,二儿子是熊围,熊围又称王子围。  却说老二熊围这人,从小长的个子大,身材魁梧,典型的“南人北相”,论相貌,这是一种贵相。不过,这个人比较压强,喜欢巧取豪夺,什

关于读书的成语小故事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   《韦编三绝》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的成语典故故事

   关于草船借箭的成语典故故事  【成语】: 草船借箭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

沧海桑田成语故事 沧海桑田的成语典故故事

   关于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  【成语】: 沧海桑田  【拼音】: cāng hǎi sāng tián  【解释】: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故事】: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

此地无银三百两典故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成语典故故事

   关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成语典故故事  【成语】: 此地无银三百两  【拼音】: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解释】: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人,得到了一笔银子。可是

声明:《出自寓言的成语 寓言故事成语_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为网友大号萝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