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读书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读书

鲁迅少年时求学于三味书屋,“三味”有一解为: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我以为,大当代学生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是读书。大学生要读书,能找到很多榜样。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读书,怎么读书,读什么书?

当代大学生读书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读书

何为读书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这里的所谓读书肯定不是读教科书,因为即使不读书,那几本教科书也是要强迫你读的,至于为何说读教科书不是这里的读书,全在于那是规定动作,与完成任务无异,因此那不叫读书,可以叫做学习,学习那规定的知识与意识形态。然而,进入大学,就靠这完全规划好了的系列教科书,就能够成长为一个人才,尤其是人文社会类的人才?即使那理工科的也是需要人文素养的提升,而那理工科的系列教科书能够供给吗?大学教书也这么多年了,我是一直怀疑甚至不满的,因为它在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上是缺位的,在建立大学生系统、理性认知社会与人的知识体系上是误导的,在训练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上是低效的。所以,这里的读书当然是指一个大学生,以上大学培养成自我成为一个具有专业的人才为目的,以自我模塑为一个具有系统专业知识且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读书,那个读书就是读除教科书以外的书,

怎样读书

这里的读书着重于人文、社会类学生的读书,至于理工科学生的读书也是需要这样读书的,只是耗费的时间与读书的重心有些差别吧!

文科的大学生,总体而论需要在确立自己价值观(这也是读书的产物)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三大能力:认知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其中认知能力是第一位的,如何提高,大量读书,系统读书,多元化读书,是基本途径。无论哪个专业,要想立志有所作为,要想获得其与志向匹配的能力与水平,读书需要融汇贯通,多视角认知世界,应当形成一个历史、经济、政治、法律几大学科的系统读书方法,同时是原理与专著结合的递进。所以,提倡系统阅读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专著,形成个人完善的知识与理论体系,进而认清自己和社会,找到自我定位,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至于怎样读书,还是从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的逻辑逐步递进,只是读史不要像研究那样读,也不能急功近利,祈求几本书就能达到什么水平本身就是那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导致的危害误导之一。这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先看历史才可以加深对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理解,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原理与专著有助于快捷、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与理论。当然,真正需要下功夫的还是阅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理论与知识,包括原理与专著,尤其是是经济学,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在于每个人都是利益主体,市场经济告诉了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市场创造财富,又如何实现利益的,这个对于你认清今日社会与时代,尔后认清自己太重要了。

读史书形成了问题意识,再看专业教科书与专著,读书就是以运用为目的了,能够学以致用,学起来更有效果。例如,徐中约对于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复杂原因的分析,爆发后引发的后果的分析,这才是读史的要义。我的读史建议中没有要读中国传统史学专著的,多是当代史学大家写的那种历史,这一点大家要非常清楚,因为我是要大家建立历史观,而不是研究历史。不是要做学问的读史,所以不必看那种《史记》、《资治通鉴》之类。因此,那种一上大学就开列一大批经典专著,直接进入专著阅读范畴,我是不赞成的,这样的后果一是读不懂直接受到打击而放弃读书,二是扭曲心态而否定读书的价值。这是一家之言。

读书的效果需要检验,这个检验一是写读书笔记,二是与人交流、讨论,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我称之为积极读书,至于如何讨论与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写作锻炼写作能力,讨论锻炼表达能力。

读书,一般建议大一读史,大二读经济学,大三读政治学,大四读法学。不论你将来做学问还是做实务,都要具备系统而扎实的知识与理论基础,这个就需要系统掌握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理论与知识基础,这是成就外王的,至于哲学、文学则主要是练就内圣的,我的书单里没有列。

基于以上思路形成了个书单,列出了基本入门书,这是形成认知系统性的基础工作。史学多些,其他书少些,这些史书读完了,领会了,再开始看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专著。

启蒙与培养人才是一个大学人文社会科教师的基本职责。基于此,自筹资金办了个明志读书会,以“成就天下”为宗旨,以“知行合一”为原则,指导学生系统读书,凡学生写的读书笔记都点评后反馈,每两周一次讨论会,一次讨论时政,一次讨论读书。几年来培养了一些学生,包括不同专业的学生,效果不错。现在,配合引导大学生读书,开了个公共微信平台(hustlms),宗旨:从这里看清时代,设了几个栏目:周一、二,《醒时梁言》,主要我的文章,理论与政论的;周三,《书海悟道》,推出一篇我点评的学生写的读书笔记;周四,《智者看世》,转载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周五,《专著推荐》,介绍一本经典专著;周六、日,人生杂感,一段回忆或一个寄语。

值得大学生阅读的基本书目

这是一个对于所有大学生都有参考意义的读书单,甚至所有公民也有借鉴意义,全民读书,这些书才是正道,且不是玄而又玄的儒释道或哲学宗教,只要愿意读都可读懂。

(一)史学

1、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

2、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4、吴晓波的《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5、吕思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

6、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7、钱穆的《国史大纲》(可看简写本)

8、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革》、《美国与中国》

9、徐中约、蒋廷黻两个历史学家的《中国近代史》

10、李剑农的《百年中国政治史》

11、唐德刚的《晚晴七十年》(看简本)、《民国三十年》、《新中国三十年》、《袁氏当国》

12、杨小凯的《百年经济史》

13、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1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5、加亚尔、德尚等《欧洲史》

16、墨菲的《亚洲史》

17、马丁、瓦塞尔曼的《拉丁美洲史》

18、吉尔伯特的《美洲史》

19、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

(二)经济学

1、曼昆的《经济学》

2、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3、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4、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5、张培刚主编的《发展经济学》

6、张卫东的《新制度经济学》

7、科斯的《企业的性质》

8、柯武刚的《制度经济学》

9、斯蒂格利茨的《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10、萨克斯的《贫穷的终结》

(三)政治学

1、罗斯金的《政治科学》

2、海伍德的《政治学》

3、密尔的《代议制政府》、《论自由》

4、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

5、达尔的《民主及其批评者》

6、萨托利的《民主新论》

7、亨廷顿的《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8、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9、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10、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

11、古德若的《政治与行政》

(四)法学

1、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黛西的《西宪精义》

3、《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判例》

4、哈特的《法律的概念》

5、德沃金的《认真地看待权利》

6、弗里德曼的《法律制度》

7、波斯纳的《法理学问题》

8、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

9、丹灵的《法律的界碑》、《法律的训诫》、《法律的未来》、《最后的篇章》

对于初学者(大一)的一个建议是,大家先看五本书: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吕思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吴晓波的《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都不厚,较系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6461/681094692.html

更多阅读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原创 当代人的爱情观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前卫的群体,爱情又是一种充满魔力的感情。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爱情,应该如何经营爱情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关键字】 大学生 爱情 边际效应递减 马克思主义有人把她比作世界上

大学生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职业适应的方法

大学生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一)管理好自己经过高考的洗礼,大学新生们成为了高考中的幸运儿,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他们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然而大学不是天堂,也不是娱乐场,而是步入职业前充电加油的场所,大学也

当代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 大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与祖国未来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当代大学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充满青春朝气。但是

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

大学读书报告范文800字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读书报告的格式读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点(最好不超过300字)(2)心得评论:对该书的评价与思考;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或反驳作者的观点,或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或

声明:《当代大学生读书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读书》为网友懦弱给谁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