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功修炼法 修炼太极拳的核心是“稳”

生命在于运动,太极养生能提高身体稳定性,老年人通过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多种疾病。习练太极拳的核心是稳,学习太极拳是一个稳打稳扎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修炼太极拳的核心是“稳”。欢迎阅读!

修炼太极拳的核心是“稳”

初学太极拳要慢练,因为初学太极拳对拳理拳法不熟练,如果快练太极拳就会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

有相当一批习太极拳者,总爱透出一股狂气,话里话外、举手投足,给人们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要么与不会武术的人大谈特谈自已拳术有多么神秘、利害或者跟人家动手动脚,要么在习武同行中把别人(派)贬低得一无是处等等,这种表现被称之为狂。

学习太极拳贵在坚持,不能急于求成,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狂躁的现象,修炼太极拳可得到明显改善。

太极拳内功修炼法 修炼太极拳的核心是“稳”

无论那个朝代,人们对“狂”都表示出极大的反感,因为他们目中无人,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实际上是一种病态。这里讲述“稳”不单单站立牢固意思,还有人生处事稳妥之道意义。

一个真正习太极拳者需要的稳,是多种意义。不但在练拳时给人们有一种柔和稳实感觉,推手时使对方感觉到你身上有一种稳实而无法进攻之躯。

单这方面还不够,最重要的在思想修养方面,也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需要经过长期锺炼和培养所达到的素质,通常表现在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正确态度,比如“舍已”程度怎么样?

不管在武术练习中还是为人处事上,要真正的做到舍己是比较难的,只有下一定的功夫才能锻炼而成。

如想要得到他人尊重,就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必须从舍已着手,这也是功夫与学识同步提高,只要做到这程度,你对太极的传承、创新、发展的道路便会越走越宽。

太极拳中的“稳”,来自于几个方面。师傅表率及教诲、自身文化知识、练习的苦功与悟性。一个习太极拳的人,将来的好坏,功夫优劣,与进师门有者重要关系。

一个高明师傅,带出徒弟不一定都高功夫,但不会把徒弟带入一个目中无人的狂人病态行例之中。

要想得到太极拳中的“稳”,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主要一条就是“舍已”,因“舍已”不但在行动上,主要落实在思想上。

一天舍已容易、天天较难,家人面前舍已容易、外人面前较难,老师面前容易、学生面前较难,在大力人前容易、在小个子人前较难,在拳龄久人前容易、在初学人前较难,在没出名前容易、出名后更难。

太极拳中的“舍已”,是常人难以接受的练习方法,是一种时刻要牢记和应用的技能,也是一项不容易跨出的障碍之一。

因“舍已”简单理解为以对方为主,处处被人推打,也就是说在被动情况下、在摇晃、倒跌中练成稳定。这稳定是练太极拳人所需得到的稳定。

祖师全佑就是我们后人典范,“舍已”要化成本(体力上和面子上),体力上容易接受,面子上难以接受。练习主要练难以接受方面,师傅说过:“练太极也要解放思想”。

这“解放思想”是叫我们要在失败中练出真功夫,也就是从“舍已”下功夫,“舍已”不但舍身上拳脚,还要舍掉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争胜好斗等豪气。

洪师傅在浙江扬名后,各地登门拜师学艺人群涌涛而来,都被他婉言谢绝,从不收取钱物。象他这样我省一代武学大家,过着平谈清贫的传艺人生历程,在他身上找不到丝毫的狂妄。

已达到“武者无刀兵气、书生无寒酸气、女子无脂粉气、僧人无香火气,便是世上不可少之人”的境界,他的功夫及道德修养都达到太极精华的“稳”,是后辈们学习榜样。

学习他习武先学做人,做人就要踏踏实实、稳稳当当,不管在练拳及处事上,都要以“稳”字为先,人生才能平安走上不易犯错之大道也。

身法轻灵沉稳的感受

(一)武派(郝式)太极拳是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串始终,因此在习练中不可因起、承、开、合节序的关系而产生继续的现象。

应以求尾闾正中,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好。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腰间。脊骨之气能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

学习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在练习中要善于观察,灵活的变化招式,善于运用技巧,做到气沉丹田。

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能联合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到灵活协调,进一步掌握行气运动的功夫。能做好以上这些要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之上浮,就能气沉丹田。

(二)练习太极拳需要的是自然呼吸,不能闭气。练拳从开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贯注,周身要空松,劲才能显得正,决不能用呼吸系统的运动来支配太极拳的开合运动。

手法要气势腾挪,有预运之势,无散漫之意;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射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须从神聚而来,手法达于气势腾挪,即可气贯手指。

(三)平时行功走架,既要沉着稳妥,又须轻灵自如。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四个字,但四字之间不可截然断续,必须做到连贯自如,不能呆板,要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走架时要学会知己的本领,一动势,必先问问自己有何处不够,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断纠正,才能不断进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滞,所谓身法轻灵,必须贯彻于走架之中。

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平日行功走架时,就要当做正在与人打手,在打手时又要当做走架,如是相辅相成,拳艺才能不断提高。

走架成熟之时,全身似气球,身体犹如悬空,两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日久功深,太极拳的精妙艺术得矣。

(四)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

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

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人化。

总之,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须完整统一,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劲断意不断,才能一触即发。牵引在上,运化在胸,储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发。

一身须具备五张弓,才能做到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发箭。劲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劲在于整,发劲要专注一方,须认定准点,做到有的放矢。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须完整一气,不能有丝毫间断。

练习太极拳如何站稳1.准备姿势

身体直立.中正.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正前方。

2.旋脚运动

重心移至左腿.向前提起右膝.大腿与地平行,小腿自然下垂,以踝关节为轴,脚尖稍用力,先顺时针向外画圆圈,旋转l6圈,再由外向内逆时针旋转l6圈。

然后换左脚按照同样方法旋转。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在动中控制平衡,又有利于踝关节柔韧度和小腿肌肉群力量的练习。

3.转膝运动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前屈两手扶膝.两膝弯曲稍下蹲,以膝盖不过脚尖为宜。先两膝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6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6圈。

然后.两膝分别同时由外向内旋转16圈.再由内向外旋转16圈。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关节磨合升温,减少关节和肌肉群的惰性。

4.踢脚运动

两手叉腰.先重心在左脚.右脚稍向后抬脚尖点地.再向前踢出,踢16次,再换左脚踢出l6次。踢出的同时脚尖一定要下扣,这能加强大小腿的肌肉力量特别是小腿肌肉的收缩力量。

5.蹬脚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第4动,只是向前向上蹬脚时.脚尖尽力向膝盖方向勾起.脚跟用力蹬出而且要蹬直。左右脚各蹬l6次。这对大腿和小腿的力量练习极为重要。

6.踢腿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上。两腿分别向前向上勾脚尖尽量高踢16次。膝盖不可弯曲。

7.下蹲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第1动。两脚跟离地,身体向上和向下压蹲颤动8次。这对脚趾、脚掌、踝关节、膝关节和腿部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6561/27048254.html

更多阅读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王培生内功心法太极拳

从武禹襄、李亦畲整理、编撰了“老三本”《廉让堂太极拳谱》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经武式太极的门人郝月如、阎志高等前辈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武式太极拳的理论已经成为各式各派太极拳的修炼指南。不过“老三本”之后的太极拳理论多散见在

太极内功修炼方法 内功心法运行图

1、丹田呼吸法:内功修炼有三大要素,即调身、调息、调心。其中的调息,就是指对呼吸的调整,武术谚语云:“能柔软,所以能灵活,能呼吸然后能刚硬”。丹田之呼吸呢方法极简单,吸气时小腹自然凸起,呼气时则意念肚脐与小腹内收,并后贴于命门即可!2、肩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视频目录 什么拳法打架是最实用

《中文基本功》 片长21′10″本片由洪均生宗师“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海外掌门人陈中华老师亲身示范、演练。基本功是太极拳全部招法的基础,陈中华老师把实用拳法的系统基本功正反圈、拧毛巾、提水结合套路一一做详细解说,强调了基

内功心法 易筋经内功心法口诀图

中华拳术明镜录·功法篇·内功心法·前言前贤云:“练拳莫先于炼气,炼气要首在于存神,存神之始功,根于固精。能此方可以论拳之练法,否则作辍之,鲜有成为完壁者”。此论强调了内功修炼法的重要做用,充分的说明了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必须修炼

声明:《太极拳内功修炼法 修炼太极拳的核心是“稳”》为网友菂嵵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