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

创业者,眼睛要看得清目标,脑海要想得到策略,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一

顺丰IPO路上被掌掴 神秘人王卫的创业成功故事

23年前,1993年,一位快递员在经历数年的“水客”(即从香港运送“水货”到大陆的人)生涯后,在广东顺德成立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一共只有6个人,创业资金来自于他父亲资助的10万元港币。人手不够,这位“老板”亦亲自上阵,时而背双肩包、拖着行李箱,时而骑摩托,往返粤港两地,一时间,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快递件由这家公司承运。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为员工数量35万人、年营收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它的名字叫顺丰,这名“亲自上阵”的老板就是顺丰总裁王卫。

23年后,2016年,一位冯姓顺丰快递员骑着电三轮穿梭在北京城里的大街小巷。4月17日上午,他驾驶电动三轮车运送快递,与一辆黑色现代发生刮蹭。现代车司机下车后连续掌掴快递员6次,这个场景被围观者用手机拍下并发到互联网上,引起了社会对快递“小哥”尊严的广泛讨论。

4月17日当晚,朋友圈和微博风传一张据说为王卫个人朋友圈的截图,上面写道:“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此举又激发了舆论热议,在机场排队等出租车的任正非、捐钱做公益的马化腾和替员工出头的王卫,被网友并称为“中国好老板”。顺丰深圳总部公关专员康慧敏(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此朋友圈状态确为王卫本人所发。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员工怒发冲冠,声言“追究到底”的顺丰总裁王卫,却是一位佛教徒。他常通过内部讲话表明佛教对自己修身养性、保持平静心态的作用。因而这次发怒,媒体纷纷以“罕见”形容。佛教在世人眼中平和,却也一直有着“金刚怒目”之说。“如果这个世界是用钱或一个道歉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以法律解决问题,法律要它干吗?”在此事件后,王卫破天荒地组织线上记者会,接受媒体采访。而在此前,王卫绝少曝光在镁光灯下,被认为是中国最神秘的商界领袖。

而王卫带领的顺丰,对外界也一直隔着一层面纱。2002年,顺丰在深圳福田设立企业总部,据说当时官方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家民营快递龙头在本市扎根。今年,这层面纱将逐渐落下。

2月2日,顺丰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顺丰引入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融资80亿元。当时已有猜测,认为这是在为顺丰上市作准备。而王卫曾经对上市的看法是:“上市就是为了圈钱,这不是顺丰要做的。”

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师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上市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随着王卫的发声和顺丰上市进程的开启,这家民营快递行业的旗舰将逐渐浮出水面。

隐者

6点,起床练气功;8点,到公司开始上班;5点半,下班回家,陪家人,游泳或跑步;22点休息。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王卫每天的作息时间相当规律。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称,如果拖延到6点下班,已经算是迟到回家。在一次内部讲话中,王卫向顺丰员工说道:“其实,我25岁的时候也曾经是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做派。……得感谢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不断泼我冷水,让我保持清醒和冷静。”家庭在王卫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他本人亦透露,不愿多接受采访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也是因为工作节奏紧张,想把空闲尽量安排给自己和家人。

即使在顺丰员工眼中,王卫也颇为低调。康慧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即便身处深圳总部,但“几乎只有在公司年会的时候才能见到他”。时代周报记者亦向多位顺丰高层提出采访申请,均遭到婉拒。

有关王卫刻意与公众保持距离的段子在快递行业内流传度颇高。这位热爱户外与极限运动的总裁却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连顺丰公司的内刊上,都从未出现过王卫的照片。直到2010年春,王卫花3.5亿港币在香港九龙购置一块地皮,自建两栋4层楼高的独立屋,附带独立泳池。这桩打破同区地产价格纪录的买卖引起了香港媒体记者对王卫的注意。随后摄影记者在顺丰深圳总部守候数日,才终于第一次拍到了王卫的真容。

在极少次接受专访时,王卫也定下规矩,所有媒体禁止拍照。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经常要到基层‘微服私访’,所以需要保持神秘感作掩护”。而弥漫在整个顺丰中刻意的低调氛围,则来源于他年少时的经历。家庭条件、学习成绩一般以及曾经的“水客”经历,养成了他相对敏感的性格。“我比较享受低调的感觉,喜欢回归本性真实而平淡的存在感。”

据曾经采访到王卫的《快递》杂志描述,王卫的办公室“弥漫着佛香,并摆放着九尊佛像”。他把对佛教的体会迁移到对顺丰的管理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顺丰这个不错的平台,把未来很多不确定的看似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

王卫在访谈中认为自己对利益并不看重。“做快递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当生存不是问题的时候,我开始考虑顺丰的发展、定位,因为我要对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有个交待。”

王卫的顺丰在低调中迅速扩张。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2004年,顺丰销售额为13亿元;2010年则增长至12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2013年,顺丰营业额则达到280亿元,净利润约为12亿元,快递量约11亿件。至2014年,顺丰的年营业额则突破400亿大关。

在突出的成绩单下,顺丰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截至2012年底),优于国际物流巨头UPS,与美国联邦快递、EMS相当,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则优于EMS。另有一组数据颇为耀眼:2012年,顺丰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8.8%,而普遍上,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15%以上便可被视为绩优公司。无怪乎众多资本对顺丰趋之若鹜。

王卫的谨慎和敏感延续到他对资本的态度上。早在2004年开始,业界就一直不断传言有PE经常辗转各种关系找王卫,但他要么不见,要么婉拒。而顺丰内部也从来不回避一直都有PE找其合作的事实。而对于上市,王卫的态度则更加明确:“我可以负责地讲,顺丰在短期内不会上市。”

“不缺钱!”快递行业资深分析师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顺丰融资谨慎的原因,“顺丰是以商务快递和中高端网购市场为主,其他民营快递企业以网购快递为主。由于市场定位不同,使得顺丰的件均收入高,流动资金充裕,从经营的角度看,对资金的依赖度较低。”

“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王卫说。

怒目金刚

在回应“北京顺丰快递员被打”一事上,王卫一反往日低调的作风。“看这个视频时,我觉得是我在挨打。这不是赔钱和道歉的问题,这是尊严的问题。顺丰一贯教育员工从内心尊重每一个人。如果我在这件事上妥协,如何面对所有的顺丰员工,如何配做顺丰总裁?”

虽然负责应对此事公关的顺丰北京宣传负责人卢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顺丰内部目前已在淡化此事,但王卫的反常之怒已令外界哗然,而时间恰好处在顺丰宣布接受上市指导后不久,也引起外界的诸多猜测。但在康慧敏看来,王卫对基层员工的关注由来有自。“‘快递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这句话就是从他这里出来的。”

在顺丰内部有一项制度:所有管理者每年都要下去实习一段时间。2010年12月24日,王卫以物料管理员的身份,经人力资源部介绍到某区部网店独自实习,骑着电瓶车边随快递员派送、边了解巴枪、背包等物料使用和员工劳动强度及待遇情况。“作为管理者,我必须了解与客户接触最近的一线收派员和二线呼叫中心的感受,是他们每天代表着企业、率领着企业在前线作战,”王卫说。

某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快递企业老板普遍重视基层,原因或与他们早年大都从事过基层工作有关。

王卫生于上海,在香港长大。在年轻的时光里,他做过小工和快递员,每天背着背包往来深港两地,因此总有一股江湖气质。在顺丰内部,关于王卫尚义的行为,流传着一些故事。一位工号“00002”、自顺丰成立初始就一直在王卫身边的老清洁工,受到了王卫的特殊礼遇。他向这位清洁工承诺:“你在这个公司一天,我就养你一天。”

据前顺丰员工李越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王卫的贴身保镖大多来历不凡,通常两到三年一换,每届保镖在退役之后,往往会晋升为公司内部的中层干部。“能力强的会成为区域经理,次一点的也会让他留下当区域主管。”“为王总长期忠诚服务的员工,无论高低,相当于拿到一张终身饭卡。”

李浩认为,顺丰至今仍保持着一些“江湖气息”:“许多管理人员、区部经理是从基层的快递员、仓库管理员慢慢上来的。他们有时候有一种底层的豪爽,面对媒体又因为没有经验而显得腼腆,不知道说什么。”

王卫保持刻意的低调,在上市问题上迁延已久。但对事关企业发展的关节点,他毫不手软。

在创立初期,顺丰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采用流行于中小企业中的分公司加盟商制度,每建一个点就迅速注册新公司,聘请熟悉当地市场的能人来管理。分公司所有权归顺丰所有,但地方经理具有独立的行政、人事、财政、经营管理权。彼时,顺丰没有统一标识,各地快递员服装也并未得到统一,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野蛮增长的模式,被一家竞争者称为“老鼠会”。

“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分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也留下了客户资源全部掌握在分公司手中,管理协调不力、服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分公司做了什么事情,总公司必须负全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卫介绍道。

王卫将那些具有极大经营自主权的加盟商称为“地方诸侯”,21世纪以来,他开始对各地加盟商展开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成立总部,将地方站点的经营权收归自己手中。

而康慧敏称,顺丰处理快递员被打事件的快速反应,也与直营模式、总部层面直接关注有关。“事情发生当晚,就有总部的管理层前去陪同这名收派员,进行一些安抚工作。”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

入世与上市

作为商人,王卫的信仰更带有入世色彩。

有关上市的波折,最能体现王卫入世的精神。对于上市时间表,顺丰方面一直模棱两可。但在2013年,顺丰却引进了三家投资者,并于2015年底聘美国权威投资机构摩根副主席梁翔为副总裁,被业内普遍解读为是在为上市做热身运动。而汉森供应链总裁黄刚向时代周末记者介绍,顺丰“早就计划上市了”。

“上市之后,快递企业可以依托资本的力量,整合市场资源,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而转型,正是王卫近年来投注精力的焦点。

王卫的战略眼光一直为业内所称道。近年来,王卫带领顺风涉足更多领域,包括电商、O2O、物流普运、金融等。顺丰嘿客、顺丰海淘、顺丰优选等板块相继浮现。“顺丰的多数创新都是由老板直接发起的。”康慧敏坦言。

对于快递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徐勇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未来,大型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转型,中型快递企业向专业化转型,小型快递企业向个性化转型。”

黄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2016年,中国快递进入全面的资本化历程,顺丰、三通一达、百世等企业全面进入上市流程。“各大企业都在掐位上市,上半年非常火。”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商崛起,定位高端的顺丰受到与电商联系紧密的其他民营快递品牌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顺丰也希望用资本实现转型的目的。

“资金实力上,国外一家企业就有600多架飞机,而中国所有快递企业加起来,也只有不到50架飞机。”王卫对媒体表示。这或许能管窥王卫的资本野心。

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二

为了创业不惜辍学 22岁的日本小伙成功了

在“一考定终身”的日本,考进一所好学校,你的职业道路就算有了着落。

因此,哪怕是幼儿园的入学考试,竞争也异常激烈。然而,就读于日本最优秀的私立大学之一的Takuya Moriguchi 却说:“我其实只想成为一个录音师。”

大学期间,Takuya和朋友出于兴趣成立了一个音乐工作室,希望借此磨砺自己的音响技术。他们吸引到了一些艺术家,而在某次合作中,激发出了Takuya的灵感。Takuya发现,尽管唱片销量在一路下滑,音乐会门票的热度却在持续上升。他认为,人们消费音乐的方式,将会发生巨大改变。

Takuya从来没有想过要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他只是单纯的喜欢音乐,想在其中加入一些创新。但现在,他开始考虑做一款基于声音的地理定位应用,人们可以使用它给全球的各种音乐贴上标签。

“我当时超级倔强,但是又什么都不知道。”于是Takuya到处宣传自己的创意,询问朋友们的意见。一次,他恰好碰到了一位知名企业家,鼓励他放手去做。

就这样,Takuya拉来一位会编程的高中同学,创办了公司Altr Think。然而,他的积蓄很快就花得精光,无力再维持公司的运营。准备放弃之际,他的联合创始人建议他和Movida谈谈此项目在猎云网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

谈谈

一款行业大牛职场经验技能c2c共享应用,这是东京的一家种子轮创企孵化器。结果,投资人对他们很感兴趣,公司拿到了一笔种子轮融资,同时新招了几个人入伙。

但设计师职位仍然处于空缺状态,Takuya于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学起Photoshop。

和联合创始人的决裂

公司进展缓慢。Takuya说道:“程序漏洞百出,界面糟糕蹩脚,我们甚至没法做用户测试。”

程序的运行非常不稳定,每次做用户测试时都会崩溃。得不到有用的反馈,团队也开始军心动荡。Takuya认为产品的前景不够明确,想进行转型。但联合创始人不同意。

接着,问题进一步恶化。

Takuya的联合创始人开始对公司置之不顾,就连在和Taizo Son的投资人会议上都没有现身。一周后,这位联合创始人在Facebook的状态被更改为:不再任职于Altr Think公司。

震惊之余,Takuya试着和他取得联系。这位前联合创始人表示,自己失去了动力,也不同意转型。“我不做了,我现在只持有股票。”不久,团队的另一名成员也离开,留下Takuya孤身一人。事后反思,Takuya说他曾经把罪责都推到联合创始人身上,但现在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处理好两人的关系。

这次事件让Takuya吸取了教训,他现在强烈推荐创始人直接奉行既定合同,建立共同的期望。他认为,前期糟糕的公司构架在后期将会引发大麻烦。“首先,你们就是得心齐。”

转机出现

孵化器也开始急起来了。

“你这么年轻,有大把时间,为什么不自己学编程,做一款产品原型出来呢?” Takuya心想,是啊,有何不可呢?

他用Photoshop费尽心思地设计出了一款应用“无聊的开关(bored switch)”,并且把成品发布到日本的众筹网站Crowdworks上。“我没想过谁会关注它,但这么做也并无坏处。如果不行,我就继续学编程呗。”

三小时后,他收到了一封留言。当天晚上,就有一个新的工程师加盟Altr Think。那位工程师说道:“不好意思,我睡了一下午刚看到这个。”就这样,Bored Switch诞生了。这个新组合的队伍开始齐心协力来帮世界上的懒人们解决无聊。

辍学

很快产品原型就完成了,而Bored Switch也首次突破1万用户大关。

用户快速翻动开关,就会有一张“我好无聊”的滑稽图片自动分享到他们的Twitter上。应用的用户留存率很低,但Takuya发现,在按完开关后这些人会在Twitter聊起来。于是,他决定把产品转型为一款社交软件。

此后,新的成员陆续加入。而Takuya成为了其中唯一的一名学生。“我感觉对这些人负有责任。”

Takuya开始逃课。他和父母商量退学的事情,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投入公司。

Takuya的父亲表示支持,但他的母亲却很担忧,她想Takuya完成学业,再凭借这一段经历申请一份好工作。Takuya不想离开团队,最后他孤注一掷,在大三那年辍学。

被收购

这次的转型非常成功,应用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起来。寻求融资时,Takuya收到了一封介绍信,和东京智能应用公司Ignis的CEO进行了几次会面。最后一次会面时,Ignis的CEO提出对公司进行收购。他认为公司在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下,会发展得更好。

Takuya一时拿不定主意。Bored聊天服务现在每天有超过1000名活跃用户和10万下载量。不过,公司缺乏商业模式,资源也很有限。最后,在2014年,Altr Think被Ignis收购。

Takuya表示他并没有想过利用公司赚大钱,最重要的是这项服务能获得成功。

融了钱之后

收购之后的生活还算不错。Takuya在采访时回避了关于钱的话题,但他表明自己在收购前,还住在父母家里,尽可能地在存钱。而现在他搬进了一个稍大的公寓,自己做饭。“我并没有每天去夜总会,也没有买宝马。”

Bored Chat现在每个月有20万活跃用户,并且在近期推出了英文版本“Hit me up”。应用有安卓和iOS版本可供下载。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6961/860384537.html

更多阅读

爱国人物事迹 有关爱国人物的事迹

爱国人物事迹李四光说到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出生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李四光东渡日本

90后创业成功人物 90后网络创业人物事迹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网上创业逐渐成为时尚。因此有很多人都选择到网络上创业寻找致富的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90后网络创业人物事迹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90后网络创业人物事迹一初见高先锋与鲁华芳,是在他们的旺锋养鹅

大学生创新创业事迹 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事迹

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事迹一90后大学生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农村白手起家创业事迹

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白手起家创业事迹,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农村白手起家创业事迹一:大学生回乡种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白手起家创业励志事迹

创业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看看那些白手起家创业人士,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白手起家创业励志事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白手起家创业励志事迹一:失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养鸽子致富

声明:《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为网友順菑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