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和公租房作为国家性保障住房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可是大多数民众对这两项政策却都是一知半解,接下来小编将就两租房与公租房的建设标准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廉租房与公租房的知识。
先说廉租房吧,廉租房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困难家庭提供的住房。为促进廉租房的发展,相关部门颁布了国家廉租房政策。国家廉租房政策对廉租房申请范围、保障方式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2007年11月,建设部、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该办法于于200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国家政策规定新建廉租房单套不超过50平方米 《办法》明确,廉租住房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新建、收购的住房、腾退的公有住房、社会捐赠的住房等。新建廉租住房,应当采取配套建设与相对集中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此外,新建廉租房单套建筑面积要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建设布局也要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和就业的便利。 有条件的地区,对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家庭,可以免收实物配租住房中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的租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以及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等,将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以上就是对国家廉租房的建设标准。
接下来是公租房的建设标准,当公租房建设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的重中之重,量大面广、问题集中便成为当前一大焦点。从宏观层面统筹安排,尽快出台国家级的公租房统一建设标准就显得格外迫切。
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常州市住房保障部门的领导和们意见一致,都认为公租房的建设标准应与普通商品房有所区别,要在不牺牲安全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一些舒适性,否则容易导致租户不愿意退出。但是,从长远来看,公租房的建设标准不能降低。否则这批公租房若干年后将会形成一批数量庞大的垃圾工程,不得不大量拆除,造成损失。”
对此争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强调,“公租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明确并坚守其保障的底线原则至关重要。”而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选址、规划、日照、密度、绿化、装修标准、车位数量、住宅的各项性能、建筑寿命、设备设施配套等,都与此“底线”息息相关。
提出公租房的建设需要兼顾“数”与“量”,既要提升建设效率,又要确保品质,同时实现环境效益,工业化是条路子。公租房以政府为主导,面积规模小,十分有利于系列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应用和工业化建造的实施。任何公共性住宅,如果没有工业化、产业化、部品化,质量不可能好,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还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公租房的建设标准也要考虑地域差异,不仅是地理、气候特点,还有经济发展的差距。当公租房的蓝图在各地快速铺展时,不同区域的差异便明显体现出来,这也给公租房建设带来了真实的尴尬。
以上内容皆有小编精心整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