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员工是如何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呢?正确理解企业文化是怎么做的?小编为你带来了“怎么了解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近年来,企业文化一直是管理实践和管理学研究的热点。据说,企业文化的提出源于日本经济发展奇迹而引起的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热潮。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是现代企业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趋势。它是从战后到50年代的分权管理理论时代;60年代的跨国公司发展与管理时代;70年代矩阵组织和战略经营时代,演变至80年代兴起、90年代传播发展的企业文化时代所形成的趋势。
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创立到发展所经历的年代还不长,目前尚处在广泛探讨和实践的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中国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也日趋丰富和普遍。
一种新的概念和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众说纷纭的现象,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迪尔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最大的影响因素。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的传统和氛围产生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表明企业的风格,如激进、保守、迅速等,这些风格是企业中行为、言论、活动的固定模式。管理人员以自己为榜样把这个固定模式传输给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员工。
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这些预设在实践中卓有成效,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被当做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的方式教给新成员。
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其《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著作中指出,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为一个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往往是通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存留下来的。
迈克尔•茨威尔在其著作《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中谈到,从经营活动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生活方式,它由员工‘世代’相传。通常包含以下内容:我们是谁,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只有当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才能感到自己文化的存在。企业文化可以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的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杰克琳•谢瑞顿和詹姆斯•斯特恩在《企业文化: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中指出,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法面面。它是“我们在这儿的办事方式”,连同其自身的特征,它很像一个人的个性。更确切地说,我们可将企业文化分成四个方面:(1)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2)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说的话、做的事、奖励的行为)构成的管理氛围。(3)由现存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4)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查尔斯•希尔和盖洛斯•琼斯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人们共同拥有的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聚合,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构成企业中人们之间和他们与企业外各利益方之间交往的方式。
以上这些前辈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了几个方面: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包括管理风格)、制度、标准、程序等。其中,企业文化就是“我们在这儿的办事方式”的这种理解,我本人非常赞同。
虽然企业文化是一个新鲜的理论,不好理解,也难于界定。但是,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或“次文化”。我们理解了文化,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了企业文化。
故而,企业文化就可以理解为在企业中做事的习惯方式。
企业文化的特性与文化特性类似,我们不再赘述,但是从企业文化特性中,我们可以推导出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必要性等相关要点。
类比于文化的四层体系,结合CIS导入理论,企业文化也可以延伸其概念外延,形成企业文化的四层(精神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物质层文化)或三层(精神理念层、行为制度层、形象物质层)结构。
如文化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一样,企业文化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结合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绝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以及在价值观统帅下形成的行为规范、制度规定以及物质表征。
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不存在没有文化的组织。衡量企业文化的标准,只有显著程度、优劣和现实性,而不是有或无。只要有人群存在,他们的行为就构成一定的文化。企业文化,貌似不可琢磨,其实在企业内部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
它看似无形,却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细节当中;
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
它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