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有所空闲的时候,不妨找一些好看的励志的名人故事来看看,那么好看的励志的名人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好看的励志的名人故事:配角帝
在与郭德纲合作之前,他的事业正稳步上升,开始独当一面。他是著名相声艺术家石富宽的弟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参加过《编辑部的故事》《新刀马旦》《海马歌舞厅》等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的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担任节目编导和主持人。2002年他正式与郭德纲合作,担任捧哏演员。在与他的合作中,郭德纲的相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挤对他,虽说郭德纲要比他小好几岁,但他从来没有真的生气,反而用他的机智、敏捷烘托出郭德纲的幽默。许多观众都反映,只有他才能“捧”住郭德纲,是他让郭德纲大放异彩。观众认为,他已和郭德纲一起成为当今屈指可数的相声大家。但就算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就算有了广泛的认可,他依然甘心在德云社做一片绿叶,用尽全力支持配合着郭德纲。
他就是于谦,虽然以他的实力,他足以重新开辟自己的事业,担任主角,接受属于自己的光环,享受王者般的荣耀,而不是作为一个配角,默默地站在主角身边,甚至在主角接受观众的欢呼时,还要退后一步,承受那份失落。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于谦成功了,在“捧”起郭德纲的同时,他也奠定了自己在相声界的地位。
其实在任何事业上,都会有主角配角之分。固然,在一项事业中,主角和配角的分量有轻有重,但更多的是因为分工的不同,主角可以成功,配角一样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甚至许多人的影响还会超过主角。香港著名演员吴孟达几乎一直都是演的配角,但他的影响已超过了许多演过主角的演员,被誉为“金牌配角”。大陆也有一位配角专业户,他就是著名电影演员牛犇。牛犇共拍过上百部电影电视,是影坛上的“常青树”,许多和他一起拍过电影的主角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他已成为大陆影坛的传奇人物。
不仅影视界或娱乐界有这样大牌的配角,在其他方面同样有许多功勋卓著,甚至功高盖主的配角。乒乓球运动员乔红比邓亚萍先拿过世界单打冠军,但与邓亚萍配合双打后,她总尽量地多理解邓亚萍,让邓亚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默默地甘当配角,支撑着邓亚萍的事业。老好人的她同样成就了自己在乒坛的地位,她先后获得国家体委“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体育运动一级奖章”和“中国乒乓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等殊荣。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乔红的配合,邓亚萍创造的时代在双打上可能会有很大的遗憾。而一部三国史,本是魏蜀吴三国君主的博弈,但流传到现在,已然成了诸葛亮的传记,让人几乎忘了诸葛亮只是一个国家的军师,真正指点江山的应该是他的主公。
综上所述,配角并不是无足轻重,在他们的岗位上,他们也是主角,一样有他们成功的天地。在他们的天地里,他们一样是英雄,一样能成就自己的丰功伟业,而且不少时候丝毫不逊于名义上的主角。现在有个词创造得比较好,就是“某某帝”。用在配角身上,十分精妙,那些成功的配角真的可以称为“配角帝”,虽是配角,但他们是自己领域的王者。所以,不必为身为配角而烦恼,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智慧,配角同样大有可为。
好看的励志的名人故事:“笨孩子”刘路
2011年10月,26岁的大学生刘路因为破解了“西塔潘猜想”而一举成名,被誉为是世界数学天才。而在此之前,刘路却很“一般”,“一般”到曾经被老师家长认为是笨孩子。
刘路出生于大连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里。他性格内向,似乎没有一点出类拔萃的地方。但是,他对数学情有独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大学初等数论课本,便一下子爱上了它。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理论。初中的老师也讲整数、分数。不过,老师讲的都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听起来似乎有些枯燥,刘路一点也不喜欢。可是,这本书为刘路揭开了那些枯燥背后的秘密,让他欣喜若狂。
刘路开始偷偷地自学。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在数学王国里遨游。有些懂,有些似懂非懂,有些根本就不懂。而那些似懂非懂或者根本就不懂的问题,就像是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去探索、去研究。为了解开一个“秘密”,刘路常常吃饭、走路甚至上课都在思考。每当那个“秘密”被解开,他就非常高兴,甚至兴奋得难以入睡。
在刘路沉浸在自己“秘密”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却在不断下降。初三的时候,他语文、英语都亮起了红灯,就连他喜欢的数学也并不出类拔萃。母亲找到了班主任,想找出刘路退步的原因。可是,他们把早恋、贪玩、上网等原因都一一排除了。因为,刘路学习很刻苦,一点也没有懈怠。最后,班主任给出了结论,这个孩子很笨,智力太差。
母亲回到家,已经是夜里12点。刘路没有睡。她推开了刘路房间的门,看着在灯下学习的刘路,无奈地叹了几口气。刘路听到母亲的叹息声,知道母亲在为自己操心。这一夜,刘路无眠。经过一夜的思考,他下决心抛掉自己的“秘密”探索之路,把心收到学习上来。
决心归决心,做起来却并不是那回事。因为,刘路已经离不开自己的数学研究。没有数学,刘路根本无法学习书本知识,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无奈,刘路只好规定每天只探究一个“秘密”,然后再把心收到学习上来。那段日子,刘路真的很难。他的难并不是来自书本上的压力,而是来自母亲的叹息和老师的白眼。有些科目的老师甚至完全把刘路抛弃,认为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笨孩子。刘路默默地忍受着,按照自己的计划,坚持走自己的路。
刘路赢了,刘路赢了自己。初中毕业,他勉强考上高中。高中毕业,他又勉强考上了中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这时候,母亲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刘路离开了父母,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大学的学习环境比起初、高中来说,要相对宽松得多。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只是,课堂里的那些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他。因为,那些知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早已揭开的“秘密”。他要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他要把自己的兴趣进行到底。
这天,刘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发现了“西塔潘猜想”。“西塔潘猜想”是一个世界数学顶尖难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20余年里,世界许多著名数学家对“西塔潘猜想”进行过研究,试图找出答案。可是,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刘路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查阅资料,试图找出答案。
刘路的研究被一位同学发现了,那位同学很惊讶,这可是世界数学尖端呀。再说,刘路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并不是最好的,只是一般般。一位很“一般”的大三学生怎么可能破解世界尖端难题呢?这个消息传出后,刘路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认为刘路完全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是,刘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继续自己的研究。一种方法失败了,就寻求另一种方法。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探索,刘路终于破解了这道困扰世界数学家20余年的难题。
用理想攻破猜想。如果你是一块金子,纵然被深埋在地下,但是,只要有理想,并向着理想不断努力,就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
好看的励志的名人故事:林书豪
他生于1988年,祖籍浙江省嘉兴市平湖。5岁那年,父母为了锻炼他的体质,开始让他学习打篮球,但父母从未期望过他有朝一日能成为篮坛明星。在父母看来,打篮球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好好读书,才是第一位的。
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大学里依然是篮球场上的“风云人物”,他还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
然而,他的NBA之旅的初期却不断地遭遇挫折:先是参加NBA选秀失败,好容易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NBA球员,他却没得到球队的重视,整个赛季,他只是一个上场时间极少的替补,更多的时候,他是饮水机的看守,负责为队友服务。2011年12月,他先是被勇士队裁掉,接着被火箭队放弃。在他一再失望时,纽约尼克斯队选中了他,但连一份最低的保障性合同也不肯与他签,还将他一度下放到发展联盟队。被召回后,他仍是排位近乎最后的板凳队员,出场的机会和时间均少得可怜,随时面临着被解雇的危险。
正当他苦恼着几乎无球可打,他所在的球队又连遭败绩,恐怕将无缘季后赛,两大主力队员安东尼和斯塔德迈尔,又同时因伤、因事缺阵,教练位置也岌岌可危之时,他这个在NBA联盟一直“不入流”的小人物,临危受命,作为球队绝对主力,被连续安排首发出场。而他也牢牢抓住了这难得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赛场上进行了一系列堪称精彩绝伦的表演,屡屡刷新各种数据。他带领球队从2012年2月6日开始,连克强队,豪取七连胜的骄人战绩,他也一跃成为NBA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只要有他的比赛,主场和客场均爆满,经常出现主队、客队的球迷一同狂热地呼喊他“MVP”的景象,他的光芒甚至盖过了NBA最大牌的明星科比、詹姆斯等人。很快,他就成了不只是美国人钟爱的“平民英雄”,全球众多的媒体都开始关注他,人们亲昵地称他“国际林”,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多次称赞他那“伟大的故事”,他从借住队友的沙发的默默无闻的“路人甲”,迅速爆红为家喻户晓的巨星,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他的传奇故事,甚至超出了好莱坞编剧们的想象。
他就是当下无数人热烈谈论的NBA赛场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华裔球员林书豪。
毫无疑问,林书豪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众人追捧的英雄人物,成为一个非常典型、非常有震撼力的励志榜样。面对林书豪从坐冷板凳到一跃而起的戏剧性转变,人们感慨纷纷:“没有什么是注定的”、“一切皆有可能”、“奇迹是可以创造的”、“真金是不会被埋没的”、“机遇需要等待”、“给了机会,就要抓住”……许多人都从他特殊的经历中,受到了心灵的震动和启发,都不禁在慨叹他的传奇故事的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之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度不为人注意的“路人甲”林书豪,在短短的10多天时间里,竟变得那样炙手可热。有人说,是他具有很好的篮球智商,他是用脑子打球;有人说,他能顶住挫折,能坐住冷板凳;有人说,是他早已练就了超人的实力;有人说,是他找到了爆发的机会;有人说,他谦逊和坚韧,为其赢得了信任和支持……这些理由似乎都依据充足,然而,深入探究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林书豪之所以能书写震撼人心的奇迹,根本原因在于他心中对篮球拥有强烈的热爱。正是对篮球发自内心的热爱,高一时,个子还不足1。60米的他,没有在意同学们的嘲笑,苦练球技,打出了自己的名气。进入哈佛大学后,学业优异的他,更是出于对篮球运动的酷爱,一直在不断地进步。所以,他今天的成功,首先应该感谢他一直不曾放弃且越来越强烈的对篮球的热爱。正如在接受纽约一家媒体记者采访时,他所说的那样:“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真正热爱的东西,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
是的,满腔的热爱,具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够激发斗志,能够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能更好地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帮助自己战胜种种磨难。正是一路追寻自己内心热爱的事情,林书豪才能忍受住那么多的冷眼、讥笑和淡漠,才能不顾许多教练固有的“黄种人的篮球水平,只有美国高中生的水平”的偏见,用刻苦的训练和赛场上无可辩驳的表现,征服了大家,证明自己足够优秀。
当大家都在惊叹林书豪的“横空出世”时,请一定别忘了:他这位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其实,早早地就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热爱的种子,并不断地浇灌和培育它。他内心满怀的热爱,让他不停地追逐英雄般的梦想,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他都能以淡定、坚韧的心态,耐心地等待机遇,而一旦机会降临,就绝对不肯错过,一定要抓住它,珍惜它,让梦想成真,彻底告别“路人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