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具有技术性、服务性的特征,现代医疗技术、诊疗技术快速发展、日益提升,一日千里,给护理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护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护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召开20xx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这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继20xx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后又一次专门研究、部署护理工作的全国性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20xx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问题,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动员全国医疗系统积极行动起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全面加强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实现医改的总体目标,保证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享受到医改成果,以及在医疗卫生系统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讲三个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近五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医疗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增进医患和谐等方面担负了大量的工作。卫生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卫生部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一)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卫生部于20xx 年公布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护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主要内容是大幅度增加临床一线的护士数量,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的结构,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社区护理,推进护理教育改革等。同时,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将护理工作纳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同步、协调发展;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加强科学管理,推动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全国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我部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和目标。《规划纲要》实施四年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护理工作得到大力推进。
护理工作“三贴近”的原则,是近年来总结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现状,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医疗临床工作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的重要理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未来,都应当是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护理工作遵循的准则。“三贴近”原则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长期作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行动方针,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千万不能说起来重要,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应当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
(二)加强护理立法,保障护士权益。
20xx年,国务院公布实施《护士条例》,首次从立法层面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明确护士义务,规范护理行为,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护士条例》着重规定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良好氛围。二是严格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促使广大护士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三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护士执业准入制度,保证护士队伍的基本素质。根据《护士条例》,中华护理学会向全国护士发布了《护士守则》,对护士应当持有的职业操守、行为准则提出了要求。
(三)开展专项活动,推进护理工作。
卫生部自20xx 年连续四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20xx年又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在工作重点和督导检查指标中,将保证临床护士配置、健全并落实护理规章制度、保证护理质量作为重要内容,促使医院在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和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7-2008 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结合临床实际,广泛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护士技能训练,通过“大比武”的形式,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全面加强护士的临床专业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护理业务技术水平。全国共41 所医院获得了全国护士技能竞赛的金、银、铜奖,营造了广大护士钻研业务、提高技术、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表彰先进,鼓舞队伍士气。
截至20xx年,我国已有54 名优秀护士获得南丁格尔奖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连续为四届获奖护士颁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对护理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支持。20xx 年和20xx年,我部与全国妇联、总后卫生部共同开展了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标兵”表彰活动。在20xx年的表彰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副委员长、陈至立副委员长莅临大会并为护士颁奖。在20xx年8 月中华护理学会百年庆典之际,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南海亲切接见护理界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着重肯定了“护理工作者在呵护生命、治疗疾病、维护健康、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全社会都要更加重视、尊重护理工作”。全国护理界的广大护理工作者倍受鼓舞。
五年来,通过这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一,护士队伍数量迅速增加,护士不足问题正在不断解决。自20xx 年以来,护士队伍发展迅速,截至20xx年底,根据我部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注册护士已经超过200 万,护士总数比2004 年增加了70 万,是我国护理队伍发展最快的时期。北京、河北、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四年来护士队伍数量增幅都高于30% ,大部分医院都大幅度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特别是省部级医院,加大措施力度,提高护士人力配备。根据20xx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对全国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0 所医院的调查,医院普通病房床护比平均是1:0.41 ,其中省部级医院普通病房平均床护比是1:0.44 ;北京市二、三级医院平均床护比是1:0.46 ,比20xx 年提高8% ,其中多数三级医院达到1:0.5 ;天津市所有三级医院当中,床位与护士比均已超过1:0.4 ,平均为1:0.44 ,临床护士人力紧缺状况正在改变。一线护士人力的增加,为我们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第二,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我国护士队伍已经从以中专层次为主体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学历结构,这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根据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护士达到51% ,整体素质在提高。近几年,各地普遍加强了护士的“三基三严”训练,同时,通过对ICU 、急诊急救等专业护士的规范培训,促进了护士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护士的技术水平。在近年来一些突发事件中,特别是20xx年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救治以及甲流重症患者救治等工作中,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合同制护士待遇正在逐步改善。《护士条例》颁布实施后,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保障合同制护士权益、稳定护士队伍方面提出了明确管理措施。针对医疗机构在聘用合同制护士工作中的问题,要求医疗机构在依法执业、充分培训、保证质量、保障权益的前提下规范管理合同制护士队伍,改善合同制护士的待遇。根据我部20xx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对全国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的检查,合同制护士待遇普遍改善,大部分省部级医院已经实现了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发挥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第四,临床护理服务不断改善。很多医院进行积极探索,以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目标,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江苏省的护理工作发展较快,成绩显著。江苏省人民医院自20xx年开始创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舒心护理病房,不需要家属陪护或请护工,由医院护士为患者提供及时、主动、全程、规范、安全的全方位整体护理,江苏省卫生厅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在江苏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护理费用有所提高,体现了护士提供护理服务的劳动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实属不易。江苏的实践启示我们:只有首先把工作做到位,让患者和家属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提高护理服务的收费才能被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所接受。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坚持以人为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出发,推行包餐制和无陪伴制度,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取消陪伴制度不仅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更为患者营造了舒适、温馨、安全的治疗和休养环境,天津市卫生局召开了现场会,在全市卫生行业推行这一做法。我听到这个消息很受鼓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护理工作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努力做到与国际接轨,我们的服务如何接轨,天津市的做法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我国的护理事业与国际相比,表面一看差距不大,但细微之处距离不小,比如涉及到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患者膳食营养等方方面面。当前在护理队伍迅速发展、人力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给社会回报些什么?这个题目并不复杂,虽有困难,但我们有榜样、有典型,也有条件,关键看卫生行政部门是不是认真抓这件事,各个医院院长是不是把这件事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北京协和医院刚刚开完护士表彰大会,医院仅年终奖励就拿出100 万专门用于对临床优秀护士的奖励。我们希望医院要用各种方式调动护士积极性,鼓励她们做好工作。福建省在部分医院开展“五心”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服务中做到:对患者接待热心、治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我想强调最后一条,征求意见要虚心。我们广大一线护理队伍是好的,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好成绩,但是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越是在不断前进、取得成绩的时候,越应该看到不足。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开展无陪护整体护理,由护士负责住院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服务;湖北省实施护理示范医院建设;山东省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设;江西省实施“争创品牌科室”活动,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患者、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第五,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20xx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介绍了医院实施垂直护理管理,建立工效挂钩的岗位管理和分配机制的经验后,一些医院结合本院实际,在护理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全院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明确各层级护士职责,增强护士队伍力争上游的动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护理专家监督和指导制度,设立专门机构,调配临床优秀护理管理人员,开展经常性督导和评价工作,有力推动了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湖南郴州人民医院在实施垂直护理管理过程中,建立了全院护士人力资源统一管理、统筹调配的机制。上海市、广东省在加强护士人力资源科学配置和分层级管理方面,通过系统调研和试点,提出指导性工作方案。全国已有2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在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发展的五年,前进的五年,是取得很大成绩的五年,回顾这段时期护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绩,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是促进护理工作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卫生行政部门要把护理事业发展列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认识到患者和社会通过护理服务能够感受到卫生行业的风貌;医院管理者要认识到护理工作影响到医院发展的全局,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促进医患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护理工作者要认识到护理工作要适应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认识到无微不至地照顾好患者,既是护理的职责,更是患者的需要,也是护理事业乃至护理产业得到更大发展的根本条件。护理工作能否做好,总的来讲,不是队伍水平问题,也不是精神状态问题,关键是要认识到位、指挥得力,同时,要为护理工作的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才能够见到成效。
二是明确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解决“定位”的问题。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患者为中心,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护理工作面对的是患者,必须以患者的需要为己任。我国的护理教育、科学研究、临床工作三者之间要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临床护理工作的进步,对高等护理教育以及科研工作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等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学科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不断取得科研新进展的时候,也一定要多深入临床、深入实践,大家共同努力,一起为护理工作发展定好位。
三是敢于在护理管理方面上有所“突破”。 昨天与部分同志们座谈,改革开放30 年来,卫生系统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搞活机制、扩大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性,从而迎来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一条基本经验。遗憾的是,30 年来,我们的护理工作一直未能真正做到工效挂钩,充分调动临床护理人员积极性,目前医院护理管理体制、护士的岗位管理和薪酬分配、临床护士队伍分级管理以及病房管理中的分工方式、工作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所以,临床护理要有一个深刻的变革,护理队伍如何组织,如何培养,需要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思路,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敢于有所突破。
护理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全国卫生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卫生部向关心、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为护理工作发展做出贡献的医疗卫生系统管理者、广大护理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不仅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为大力推进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护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医疗卫生系统、广大护理工作者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坚定信心,加快发展。
(一)深刻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意识。
卫生工作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复兴之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卫生工作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倍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医疗卫生系统以及广大医护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承担重任。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国民健康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20xx年我国人均GDP 将超过3800 美元,预计“十二五”期间按年均7% 的速度增长将超过5000 美元。当人均GDP 从3000 美元到5000 美元时,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医疗卫生工作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和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疾病的变化带来了医疗手段的变化,医疗手段的变化就要求护理工作也要随之变化,比如急、慢病分别治疗的问题,老年护理的问题等等,也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因此,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实现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构筑无缝隙的、连续的医疗护理,服务于人生老病死全过程,在患者疾病的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以及临终期照顾与关怀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激增,预计到20xx年,我国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8 %提高到14.9 %,老年健康特别是护理服务需求大幅度增长。总体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城镇化的趋势,对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护理服务需求会大幅度增加,服务领域会更加广阔,社会发展对护理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为护理专业、护理事业、护理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家注意,我说了三个层次:护理专业、护理事业、护理产业。护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护理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人才,属于护理教育的范畴;护理事业,是指广大护理工作者树立明确的目标,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发挥能力水平,不断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重要影响的持续性活动,也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继续教育体系等;护理产业,是指整个护理事业要面向社会,服务于市场,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要把护理事业发展壮大,吸收更多人就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患者受益、社会认可、护理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三者有所区别。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护理产业的发展将摆在我们面前,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大批青年人也会加入到这个领域中。
可以预期,未来十到二十年,我国护理事业的前景发展是有生命力的,是光明的,护理事业将会更加繁荣,护理产业将会更快发展,护理服务空间将迅速扩大,从城市到乡镇,从医院到社区,从医疗到预防,从急救到康复,到处都有护士从业的岗位,我国护理事业将会从单一的临床护理,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服务的新格局。
第二,加强护理工作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去年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 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政策措施,医改工作全面启动,整体推进。这次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对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行动计划。从改革的近期目标来看,要用三年时间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
改善服务,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是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的有力措施。护理工作与患者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医院服务面貌变化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护理工作在改善服务、满意患者方面具有优势,大有作为。李克强副总理在去年接见护理界代表时强调:“在深化医改工作中,医护人员是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主力军。我们要让人民群众受惠,就要靠广大的医护人员,这样才能够形成医改的合力,推动医改有序、顺利地进行,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加强护理工作、提升患者满意度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更是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惠及广大患者、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重要措施。
第三,加强护理工作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客观要求。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不仅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检验医改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更要强调医疗服务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为主线。护理工作在保证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护理工作与患者安全关系密切。在医疗服务中,护士在保证患者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患者的手术安全、用药安全、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涉及医疗安全的重点环节,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大型医院发展快、患者多、床位增长幅度大,医疗压力增加,医疗安全隐患增多,护理工作在保证医疗安全方面作用更加重要。二是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方面,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护士一方面要根据医师的诊疗计划协助实施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另一方面要切实为患者提供周到的生活照顾,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这些职责是否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需要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和康复的结果,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更关系到患者的感受。三是护理技术与诊疗技术要协调发展。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医院具备医、药、护、技的综合实力,护理技术跟不上,就会成为医疗技术发展的短板。四是护理工作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工作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担负着对患者的许多治疗性工作和照顾性工作,与患者联系密切,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感受,更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护理工作是护理专业和护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门专业需要以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于一定的领域。护理作为一门与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专业,要通过其特定的知识、技术以及与专业实践相符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来服务于人群及整个社会。护理专业的特性在于它的实践性,护理专业的发展必须转化为全行业的护理实践活动,更要引领护理行业沿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健康轨道发展,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得到高水平的护理,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受益于高质量的护理。所谓高质量,是建立在现有国情条件下的高质量,而不是脱离了国情的高质量,例如护理人员的学历教育问题,现在有中专、大专和本科多个层次,混合形式比较合理,片面地全部培养高学历人才不一定符合国情。护理专业要更好地健康发展,护理行业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解决好护理实践活动问题。这既是护理专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也是护理专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更是护理行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价值。因此,护理专业发展的基本特性和规律,不能脱离患者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不能脱离护理服务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工作方向。
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强护理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要立足国情,务实发展。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要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临床医疗和患者的实际需要,临床护理工作承担着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和照顾患者的双重任务,必须使护理工作适应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适应患者的健康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护理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大家积极学习和不断借鉴国际经验,有些方面促进了我国护理的发展,但也有些方面脱离了我国国情和文化,脱离了我国临床和患者的需要。例如:目前护理界反映比较多的是近年来我国护理界引入的“护理诊断”问题。我认为,一些学者介绍、交流一些国外护理的理念和体系,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交流信息,相互学习是可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而仅将北美128 个护理诊断编入教材、推入临床、写入病历,实际效果如何?对患者的护理改善得如何?128 个诊断问题,据说北美也没有完全推广,在我国推进合适不合适,意见很不一致。我们临床中,护理的新名词越来越多,护理病历越来越厚,而给予患者的直接护理却越来越少。近年来,大家出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很多,护理教材也是越来越厚,护理的说法越来越理论化、系统化、全面化。护理学科应该有理论,无论是美国、日本、泰国,还是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患者得到的护理是全面的,既有基础的生活照顾和帮助,也有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更有融洽的医、护、患的合作,我们应当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学习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我们学习国外的做法,不能盲目照搬照套,搞阳春白雪,仅限于学术研究和精英教育,结果是既顶不着天,也立不了地。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必须要立足于临床实践,必须要结合我国实际,必须要着眼于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护理服务。
临床一线的护理管理人员反映,我们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于临床工作的教材,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过去基础护理学就很管用。医院院长们反映护理书写时间太长,工作套路模仿医生,不实际,不实用。非一线人员太多,患者反映护理服务不到位,态度和技术上都有些问题,更不用说基础护理了,老护理工作者意见也不小。我听到不少议论,说到底,就是工作不实,不到位。我谈点个人看法:第一,学习先进理念,推动护理事业发展,思路是正确的,也很有成效,护理教育研究工作上了大台阶,这是有目共睹的,但确实存在如何更好地消化吸收和为我所用的问题,要进入更高的境界,再提高一步;第二,临床管理从体制、机制、政策上,到用人方式、用工制度、管理培训和绩效考核上,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改进。第三,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有所认识,有所作为,协调好护理教育、临床实践、科研工作的关系,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共同努力,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不能听之任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延续下去,致使许多问题积重难返。我希望我们护理的学术带头人和精英们相互配合,多研究多总结,使临床护理教育更好地符合临床实际,教材与临床相对一致,规范统一。
第二,做好基础工作,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倾听“民声”,重视“民意”。我们的护理事业确实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不能因为觉得护理专业性很强,就不充分听取和吸纳一些意见。特别是关于基础护理问题,应该说我们从90 年代末就关注这个问题,20xx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之后,我们仍然关注这件事,尽管社会有要求,患者有需求,但似乎大家并没有统一思想。如果问大家,基础护理工作要不要做?大家都说当然要做,这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基础,是工作底线、安全线,然后接着又告诉我,护理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基础护理只是其中一项,还有学科发展、专业发展等等,这个我也认可,然而,在看到了学科发展、专业发展后,基础护理却迟迟动不起来,迟迟没有起色,我们是不是应该协调发展?基础护理工作严重缺失,患者床旁的基础护理、生活照顾都由家属或者家属花钱聘护工来完成,加重了患者负担,增加了安全隐患,患者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护理是一门经验科学,不论专业化护理如何发展,通过基础护理观察患者病情、保证医疗安全始终是不变的。没有同患者的密切接触,专业知识和技术就难以发挥,我们必须把强化基础护理服务作为近期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下大力气来扭转由护工、家属护理患者的尴尬局面,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