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毕业论文格式 2016届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该来的还是要来,怎么也逃不开毕业要写论文的结局。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届毕业论文格式,仅供参考!

2016届毕业论文格式篇一

浅谈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启示

摘要: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其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也为我国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道德教育;纪律精神;牺牲精神;自律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5-0282-02

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他也因此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创始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提出的背景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反映。这一时期,法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导致的一系列政治革命是涂尔干理论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然而,吸引涂尔干关注的却是这些革命活动的消极后果,即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失范(anomie)现象。涂尔干认为,法国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社会和道德秩序,加强道德的调节作用。然而,在西方历史上,道德从来都是和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呈现出道德最初的面目,涂尔干提出了纯粹理性主义道德教育。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道德的三要素

在涂尔干看来,初等教育的议题是围绕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或自决三个道德要素展开的。当涂尔干在研究道德这一社会事实并着手构建理性道德时,他清楚地意识到,长期以来,道德与宗教之间确立了密切联系,如果清除一切宗教性的内容,而又不提供任何理性替代物,那么就有把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也清除掉的危险,从而有可能失去理性道德的内容。因为这些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虽然披着宗教外衣,但都是一些从未得到体现的基本道德要素。涂尔干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发现隐藏在宗教外衣下的道德基本要素,于是他就开始了对道德要素的考察。

第一,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精神。涂尔干认为,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总体,它说明了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人们怎样去行动。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涂尔干把行为的这种一致性称为“常规性”,而权威性构成规范的另一个特征。人们之所以按照规范规定的方式去行动,是因为外在于人们的规范具有某种权威力量,它命令人们如何去做,人们只得服从与默认。常规性与权威性是规范的两个特征,实际上就是“纪律”的两个方面,纪律就是要使行为符合规范。然而,纪律与规范总是表现出令人讨厌的约束性,他这样来论证纪律存在的合理性:任何力如果没有反作用力与之抗拒,就必须会在无限中迷失自己;所有能量往往都会无限地扩张,最终使自己趋于消亡。对于不容忍一切约束和限制的人来说,阻碍其发展的乃是无拘无束、无穷无尽的欲望。我们之所以需要纪律就在于它具有抑制功能,可以防止个人私欲无限制地膨胀。

第二,道德的次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涂尔干的分析是从对人类行为的划分开始。涂尔干认为可以根据人类行为的目的来区分人类的行为,分为个人行为和非个人行为。涂尔干指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行为从来就不具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当然,非个人目的既不是除自我以外某个他人的目的,也不是除自我以外某些他人的目的,而是超越于个人的集体的目的。这里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涂尔干的社会观——唯实论和整体观。如此,我们就得到了道德的次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第三,道德的第三要素:自主或自决。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个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即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去行为,或者说,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的心理社会化。涂尔干引用自然科学的例子来说明道德自律的特征,从科学知识入手来解释道德自律。“没有其他获得自主的手段,科学乃是我们自主的源泉”。他指出,人虽受自然界的支配和控制,但人可以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去了解自然界,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使自己变得更自主。人既然在物质世界中通过科学知识而获得自主,在道德王国里也同样可以如此。“我们只能以我们征服物质世界相同的方式来征服道德世界:创建一门有关道德的科学”。如果创立一种道德的科学,人们同样能够了解道德的起因与功能,就能理智地服从规范,有意识地遵守规范,无需外部的强迫,也丝毫没有约束。在涂尔干看来这就是自律精神——道德的第三要素。所以他指出,一个合乎道德的行为,光靠遵守纪律和忠于社会利益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识,要尽可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行为的理由,只有这种意识才能使行为自律。但是与涂尔干所提的道德的前两个要素相比,涂尔干对自律精神的论述比较薄弱,也有明显的缺陷。他认为:“从科学而且只有从科学中我们才能获得指导道德行为的观念。”这显然夸大了知识在道德中的作用,混淆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区别。

涂尔干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是由其个体社会化理论引申而来,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需要的品德,即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社会品德个性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实际上就是我们道德教育的目的,涂尔干坚决反对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主张个人献身社会,主张道德判断以社会利益与要求为标准。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

2016毕业论文格式 2016届毕业论文格式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既要使学生能够按照一整套规范去行动,又要用适当的方法去发展或塑造那些一般的性向,这些性向一旦形成即能自行适应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上,涂尔干反对以美育作为德育的核心,而把科学和历史定为德育赖以进行的两大课程体系。他认为,科学和历史能导向理解和面向现实,因为它们是关于真正生活的,而道德就是认真地对待生活。他还指出教学应注重集体和整体,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理解社会生活和道德的复杂变化。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涂尔干指出,在德育过程中,不但应该而且完全可能给儿童阐明道德原则,使它们真正是合情合理的、可理解的,从而改变个人的义不容辞的行动。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解释和理解都是必要的。

三、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启示

(一)理性地思考道德领域的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涂尔干适应当时的时代要求,提出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模式。涂尔干对宗教道德的改造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宗教与道德的同构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隐藏在宗教中的那些一直在传递着道德价值的理性因素。在他看来,这些理性因素就是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也就是道德的三大基本要素。尽管涂尔干对宗教道德的批判和改造还不完善,但是他看到了这一问题在西方社会中的复杂性,并试图通过分析宗教的本质为道德的世俗化提供合理依据。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道德是一种社会事实,是由外在于人的规范组成的总体,是真实的、可经验和观察的,只有对道德进行理性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本质,也才能寻求到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法。

(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涂尔干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告诉我们,教育是要将个人培养成社会的一分子。其中,“个人”是教育的对象,在教育中占居主体地位。教育要让“个人”既能在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又能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虽然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涂尔干反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律,但这种自主是有限的。他所谓的自律只是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式的或习惯化了的自觉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没有个人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自由是创造性的首要条件。人在被压抑和被束缚的状态下不会有什么创新。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创新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不仅包括创新能力等智能层面,而且包括创新个性等人格层面”。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压抑个性,就是抑制创造欲望。只有发展个性特长,才能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氛围,创设一个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宽松环境。

(三)加强学校在德育中的作用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化机构。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其德育的效力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进行道德教育、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要根据社会的变迁,选择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关注和了解社会现实与生活的知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袁锐锷.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J].学术研究,2000,(5).

[4]李大健,等.高校整体性、开放性德育体系的构建[J].云梦学刊,2008,(2)

[5]EmileDurkheim,MoralEducation[M].NewYork:TheFreePress,1961.101,24,116,274

[6][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6-107,118.

2016届毕业论文格式篇二

爱的教育 真的教育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和教学的前提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关键词】理解;关爱;信任;尊重

教育的真谛是一种理解,一种关爱,一种信任,一种尊重。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和教学的前提之一。那么该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师生间的理解。而理解学生,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是“关爱”、“信任”、“尊重”。

1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是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教师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因此,教师要关爱学生,引领学生的精神,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而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大地需要阳光,万物需要水分。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才会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才会喜欢老师,才会进步更大。

18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的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的塑造他们的灵魂。”这里说的是,教师要有爱心,要做学生的朋友,才能细心塑造学生,真正爱护学生,而不是追求功利,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束缚太紧,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太松又容易让他们散漫自由。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学习,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更自信,坚信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教师只有积极地关怀学生,真心实意地做学生的朋友,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指热爱全体学生,特别要爱护差生。我们教师应该多找学生谈心,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门,和学生的心灵保持零距离。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年龄是客观存在的,但心理距离却是可以努力缩短的。

关爱学生,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真诚平等地和学生沟通,争取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越来越融洽。

2 信任学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理解与信任是师生间存在的情感交流的一种表现,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对培养学生自尊和增强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起很大的作用。列宁说过:“没有情感的人,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师生间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师生间的感情就像催化剂一样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知识转化为行动。因此教师应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学生,而且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去换取学生的理解与信任。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为此,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心情十分郁闷,因为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但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理解学生的心情,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拉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谴。”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耕柱听完,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心情十分高兴,他顿觉世界是那么的美丽。理解与信任使耕柱与墨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他们总是爱护到极致,什么事情都不愿意给他们单独去做,正因如此,很多学生在学校总希望能有机会锻炼自己,希望老师能够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一旦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他们往往就会做出惊人的成绩。笔者教过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他很喜欢和各科老师作对,许多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不过他很喜欢阅读,笔者抓住这一点,让他担任语文科代表,没想到他很乐意地接受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结果他把班上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带动了起来。毕业过后,他告诉我:“老师,当别人都认为我无可救药的时候,您叫我做科代表,您那信任的目光给了我希望,谢谢!”善于关注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发掘深藏的潜能。这就是信任给予学生的力量,也是信任给予学生的奇迹。

总之,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能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 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

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始至终都要有民主的思想,同学生一起商量教学改革的态度。如果思想上不尊重学生,主观片面的压制学生,那教师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平视学生,不分亲疏,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不居高临下,也不拘泥于师道尊严,保护学生人格,做学生的朋友,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十分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的。如果老师流露出对学生讨厌的情感,则会严重挫伤学生,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如果老师以热情真诚的关怀尊重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到老师的爱,那么学生就会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者,是领路人,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多赞美学生。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赞美是不花钱而最有效的奖赏”,获得老师的肯定,获得老师的尊重,学生心中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学习会更认真,待人接物才会更得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些时候,教师的一句话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学生的一句话也可能影响教师的一辈子。可见,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俗语道:“老师就是学生的再生父母。”生活中,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同时要有原则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千万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教师真真切切地尊重学生,学生学习就会更有动力。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如果那个老师对我好,我就会特别努力学习这一科,这科的成绩自然就会特别好。这就是师生之间的“良性效应”。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的尊重自然能换来学生的尊重,建立在这样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师生感情,自然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总的来说,只要教师能够真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

4 结束语

魏书生说过:“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是手段,改变才是目的。”魏书生还说过:“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可见,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搭起通向彼岸的桥梁。

总之,理解可以是一句关爱的问候,是一个鼓励的眼神,是一张小小的卡片,是一张冰雪融化后的笑脸……只要教师能够洞悉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师生之间定然能润物无声,定然能画出美丽和谐的画面。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论辅导员的信任储蓄,2008(8).

[2]魏书生特色教育论[M].重庆出版社,2011,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8261/111066910.html

更多阅读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范文2000字

当今很多大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论文的格式上,规范的论文格式有助于论文的攥写和读者的理解,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所以论文规范格式非常重要。 这里系统地讲述了本科生论文的规范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效地完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格式要求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格式要求――简介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直到如何去评

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工具/原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步骤/方法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1、1,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装订顺序:[1]封面(中英文题目,作者信息)[2]目录[3]中文内容摘要(300字以内),

word目录生成技巧 毕业论文格式排版技巧 [4]自动生成目录 精

毕业论文格式排版技巧:[4]自动生成目录 精――简介当我们对论文整体都修改完,标上页码、页数之后,接下来就是需要制作论文的目录了。那么,对于第一次写论文的同学来说,可能对目录会显得陌生一些,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操作,会笨笨地采用手动录

标准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简介论文写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论文写作来培养。由于论文本身是作者的一个发现,一种思想,一个观点,论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和工

声明:《2016毕业论文格式 2016届毕业论文格式》为网友彼安互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