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水千山走遍有感 观《万水千山》有感

这是一部辉煌绚丽的革命史诗,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灵魂交响乐。当那浩瀚着两万五千里的历史长风吹遍中华大地的时候,你是否想起无数的革命先烈曾前仆后继,无数的英雄儿女曾铁血决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万水千山》有感,希望大家喜欢!

观《万水千山》有感篇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他们,用行动说明实力,用距离彰显奇迹。这是二万五千里,是闽赣粤湘到桂黔甘陕;时候荒草凄凄到白雪皑皑;是两度春秋,在辛酸与血泪中走过。他们,是工农红军;这,是长征!

那是1934年10月,在左倾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开始主力长征。是长征,在“围剿”失败的当头,再一次点燃了战士们熊熊的斗志。长征开始后,仅仅一个月内,中共中央就英勇的突破了国民党的三道防线,并且在距离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然而由于此间中央军委的错误估计,12月之后,红军主力部队大幅衰减,好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指导下,改变行进路线,改向遵义方向,才避免了覆亡的危险。也是遵义会议,让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次年,红军勇往直前,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决定意义的胜利。同时,在中共中央的正确指导下,又顺利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终于在陕西吴起,全军胜利会师。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长征路途上的艰辛与苦泪,让着有限的文字,每一笔都落得深沉。我依然记得我的第一个长征故事。那是小学课本上一篇名为《丰碑》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在风雪中前去探路的老班长,因为身上的棉袄实在是太单薄,被冻僵在凛冽的寒风中,后续部队发现他的时候,他神态凄楚蜷缩着倚靠在一棵枯树下,那双厚实的双手早已没有了温度。缺衣少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常态。雪天遇到需要趟水而过的河流时,面对刺骨的寒冷,将士们都只能将鞋袜一一脱下,赤脚而过,以免湿透了鞋袜,会破损得太快,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士兵们的脚踝都患上了恶疾。那时年幼的我,天真无知,以为这知识写在纸上的奇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这不是奇迹,是无数红军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汹涌的血泪缔造的传奇,书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书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每当黑夜于恐惧将将士们团团围住;每当敌人的炮火轰鸣在耳畔;每当寒冷和饥饿侵蚀了他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毛孔,是那夜空中的点点星光;是对信仰矢志不渝的坚守,对新中国的无限期待,让他们坚持着走过迷茫与苦痛。

长征如果不伟大,我不知道还有哪件事配得上伟大二字。

以伟大之光,照亮前行的路。

观《万水千山》有感篇二

这是一部辉煌绚丽的革命史诗,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灵魂交响乐。当那浩瀚着两万五千里的历史长风吹遍中华大地的时候,你是否想起无数的革命先烈曾前仆后继,无数的英雄儿女曾铁血决堤。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以来,我们华夏民族从未停止过追求自由与和平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缅怀那段红星闪闪的岁月。万里长征路,铁血男儿魂!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经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高雪山。无数的革命先烈在这伟大的迁徙中壮烈牺牲,是他们用超人的毅力铸造出了永恒的历史丰碑,是他们让每一寸前进的路程都更加赤诚。千古江山吊英雄,85年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河不曾忘记!十四亿人民不曾忘记!

湘江之战,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英勇的工农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军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滚滚湘江水,淘尽了多少年的风沙,却永远淘不尽先烈们洒在岸石上的血和泪;漫漫长征路,七百二十多个日日夜夜里是永不熄灭的红色信仰为我们的革命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当红军跋涉至大渡河畔,那横亘在两岸的仅十三根铁锁,成了唯一渡江的可能。枪林弹雨里,踩着摇晃的铁锁,穿过湍急的河流,或许再好的电影镜头也还原不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他们躲过了密集的子弹,却为守护战友牺牲了。但是若有一位战士倒下,任有无数位英雄涌上。他们用血肉之躯,搭建了这座通向胜利和光明的桥!

读万水千山走遍有感 观《万水千山》有感

两万五千里的征程,我们仿佛听见了这坎坷路上任有激昂的凯歌盘旋于上空,路途虽遥远而凄寒,但一个又一个不屈的灵魂毅然地坚持到了最后。英烈们用鲜血铸成了铁一般的旗帜,矗立在当代青年的心中,今朝依旧尽风流!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为长征精神而震撼、而自豪!勇往无前,众志成城,正是这大无畏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进!正是这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的的艰苦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新时代的我们有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我们应怀揣着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观《万水千山》有感篇三

又到十月了,早已听不到院子里大杨树上知了声嘶力竭的吵叫。秋天的夜晚格外的安静,偶尔的一丝微风伴着树叶的沙沙声,一片,两片……像是和我约好了似的,缓缓的飘到我身边,在昏黄的门灯下,一起和我听奶奶讲红军长征的故事。

奶奶的故事其实并不多,从小到大,每到十月份,奶奶总会给我讲一遍有关于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故事。那些故事不能说听的倒背如流,但也基本上记得差不多了。可是,每当奶奶讲起,我都会跟没听过一样再听一遍,因为每次,我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情怀,更能感受到奶奶讲故事时那种对于红军长征胜利的骄傲与自豪。

记得第一次听红军的故事,我还刚刚上幼儿园。那时的自己觉得红军很奇怪,为什么要绕那么远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为什么他们要不嫌累的徒步走着去,为什么长征是为了建立完整的家。看着奶奶讲的神采飞扬,一脸喜悦,我知道,长征这件事情是令人高兴的。

重新认识长征,应该是上学以后的事情了。接触到了课本,了解了历史,知道了长征的原因是第三次反围剿失败,知道了长征的目的是建立新中国,知道了张思德尝百草,更知道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太多太多有关长征的故事和知识让我意识长征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一件事,它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许奶奶不会懂得这些过于政治化的意义,但她喜欢听我给她讲更多长征的故事,就像小时候她给我讲一样。

长征意义的重大,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它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老一辈与新一辈之间思想的交流与传承。老一辈坚韧,所以新一辈坚韧,老一辈斗志昂扬,所以新一辈奋发向上。过去的中国梦是吃得饱穿得暖,努力过上小康生活,而如今的中国梦则是敢于创新,让中国这一泱泱大国发展为世界屈指可数的强国。长征,留下的是精神,是信念,是不服输的勇气,更是老一辈对于新一辈的希望与寄托。我想,这是奶奶想告诉我的,也是那些为了新中国牺牲的前辈想告诉我们的吧!

又到十月了,依旧像往年一样和奶奶相约在门前昏黄的灯光下,我看着地上的影子,发现这么多年来,奶奶的影子越来越小了,而我的越来越大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8461/883092318.html

更多阅读

读张之路新作《弯弯的辛夷花》未完 弯弯的辛夷花读后感

读张之路新作《弯弯的辛夷花》(未完)樊发稼几个月前,我写过一篇短文,里面两句话,好像深获一些朋友的认同:“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决不依傍他人,也绝不重复自己。”“一个有出息的作家,总是将不懈的艺术追求精神深深渗透在自己的每一部新作中

万水千山走遍 万水千山走遍 pdf

第一次读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时,还是在大学一年级,浪漫情怀正浓的年纪,追着三毛漂泊的足迹,思绪肆意地漫过无数奇异的山川大河,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行走大地的旅者,跋涉的身影就是世间最美的流动风景。喜欢三毛,喜欢她背着简单的行囊,一

看《万凤之王》有感-2011-11-0300:43

这一两天,无意中看到的一部新电视剧,是香港TVB的新作《万凤之王》。讲述的是道光年间后宫女人们之间的明争暗斗。虽然平时对此历史剧都较为兴趣,尤其是香港BTV的作品。在此之前已经看过《金枝欲孽》,甚是喜欢,所以对此有较为期待。前后我

声明:《读万水千山走遍有感 观《万水千山》有感》为网友男人不狠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