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正式来临。在这样愈加寒冷的日子里,能够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那简直再舒服不过。继“暖食特辑之暖势力当道”之后,我们继续带大家来“热身”,希望凭借那一份热气腾腾的煲仔饭,能够让你的这个冬天不太冷。
一提到煲仔饭,总能让人联想到揭盖那一刹的热气腾腾,扑鼻的饭香,吃起来既有菜又有肉,吸足了肉汁的米饭更是美味,再有就是煲底上铺着的那层锅巴,金黄焦脆。一碗便聚集各种精华,令人食欲大增。
在两千多年前的《礼记注疏》中记载,做法跟煲仔饭差不多的“淳熬”和“淳母”就占了周代宴席八珍中的两个席位,到了唐代菜名则变更为“御黄王母饭”,看名字就知道当时的煲仔饭有多名贵。
一场华丽的“杂技表演”
如今广州的街头小巷,随处都有卖煲仔饭的小铺,香味也会在小巷中飘散。记得有一年隆冬季节,在广州街头的大排档,就亲眼见证过那一幕壮观的景象:临街明档炉前,一个师傅守着十八只小瓦煲,煲底下是同样数量的火头,它们从同一条管道伸出来,就像一个枝头开出了十八朵火花。煲仔分成三排,第一排煮开的时候,师傅手执一块折叠的白毛巾,把一个个煲盖次第揭开,煲煲米花雪白翻腾,只见师傅拿一双筷子往每只煲里插两下,调整火势,再合上盖子,留着一条大缝避免滚泄;第二排的米饭已经干水,师傅把分成小碟略腌过的肉类逐一铺在饭的表面,再把煲盖盖严,调文火;第三排的饭快熟了,师傅改执一把长铁叉倾侧煲仔,转动受热面。然后又到第一排……片刻不停,就像一场杂技表演。
煲仔饭学问多
煲仔饭看似简单,但要煮得恰到好处学问可多得很。正宗的煲仔饭得用小号带盖瓦煲,这种瓦煲属于一种粗陶,它最原始地保持着原料的风貌,易裂易碎,不耐温差,可用水煮,不宜油烹,然而它却可以最完整地保存饭香,并且火候分布均匀,可以令煲底煲壁生出一层香脆的锅巴。选米也很关键,最好选择晚稻的瘦身米,由于吸水性好,还可以吸收配料和油的香味,让煮出来的饭散发出独特的饭香。至于配菜,如腊味、滑鸡、卤味、牛肉、排骨……有肉无类,均可入煲,而青菜不入煲,白灼置于一旁,最后再配上。再说火力控制,那应该算是整道煲仔饭烹调过程的重中之重了,放米后煮一煲饭大概需要20分钟,师傅不时要转动煲身并调校火力以使受热均匀,而至于如何将米饭煮得既熟又香,关键还得出现那些完美的锅巴,那就得看掌煲师傅的功力了。
(爱华阅读配图)
秋冬暖食特辑Ⅱ
解构完美煲仔饭
米
米是整道煲仔饭的灵魂。在北京,一煲上好的煲仔饭都会选用泰国香米来做,干爽而且粒粒分明,吃起来米香冗长并且软硬适中。
配料
腊味、滑鸡、卤味、牛肉、排骨等等均可入煲。而青菜等容易出水的食材因为会影响到饭的湿度,因此不必入煲,只需白灼后再配上。
火候
煲仔饭必须即煮,需时约20~30分钟,掌煲师傅必须不时转动煲身以均匀火力,如果受热不均,出来的饭既不够香,更不会有那完美锅巴的现身。
豉油
一个有专业精神的师傅是不会满足现成的豉油的。市面上的豉油太咸,他得事先将豉油按一定的比例兑上水、糖、油,有的还加上辣椒圈重新炮制。热力作用下,特制的豉油有强大的渗透力,不仅提鲜,还把米饭、腊味、葱等众香串联混合,团结于一煲之内。
锅巴
食用煲仔饭,最不能放过的就是锅巴,粒粒清晰可见的米饭被光滑的煲底烧出了一层金黄色的锅巴,干香脆口。用勺子拨动煲口的锅巴,沿着煲把勺子伸到煲底,可以轻易地将这个煲底的锅巴都剥将下来,在嘴里慢慢嚼动,齿间留香。与一般的锅巴不同的是,瓦煲的锅巴不但脆而且滋味悠长,还集中了整个煲的精华。
煲仔饭头牌
腊味煲仔饭
最有风味且名声最响的煲仔饭当属腊味煲仔饭。在广州,熟客坐下,淡定地举起一根指头:“来个双拼。”这双拼就是腊味饭,腊肠加腊肉。按广东的说法,入冬是吃腊味的大好时机。腊肠腊肉须切成薄片,放入饭里四五分钟就熟了。晶莹剔透的米饭吸取了腊味的精华,饱含汤汁,浓郁咸香,肥而不腻,温润可口,吃上一口便觉得全身暖呼呼的,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