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完白发魔女后再去看绣春刀,我有一瞬惊诧的感觉。
绣春刀并不算十分一流的电影。但它至少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洽的故事。武侠所需要的元素它已全部具备。
每一个人都有纠结和挣扎。大哥要名利,二哥要爱情,三弟有个恶师兄。三兄弟去杀魏忠贤,又引出一个魏忠贤的狂妄自负和绝顶聪明。由魏忠贤引到崇祯皇帝,又见到崇祯皇帝的机心深重。当然了,最扁平的人物反而成了聂远演的厂花赵靖忠,仿佛是为反派而反派的,但是到了最后还不是纠结了,想死的时候死不成,想活的时候又活不成了,没有人给他宽恕。
比起徐克担任艺术顾问却在片尾静谧处猛然响起粤语歌男女主飘飘然旋转着坠崖的白发魔女传,我实在是更喜欢绣春刀一点点。当然,只是一点点。
绣春刀便连武打动作都比白发魔女精致上许多,我怀疑后者的打戏全是赵文卓教的。
其实从情节上说,哪一个本应该更吸引我呢?自然是白发魔女。梁羽生的遗泽不说,它至少是个比较纯粹的爱情故事。据我爹爹说,武侠小说就是爱情小说,此言我一直奉为圭臬。梁羽生当年白发魔女一出,所谓“一夜白头”是他首创的恋爱桥段,痛杀多少痴男女。卓一航的人生纠葛与感情纠葛,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最后落得个惘然若失,令人多么惆怅。
然而电影却把梁老的设定改了百分之七十。
无端冒出来一个后金与大明的冲突,我真是佩服编导的想象力,你哪怕用李闯王啊?纯粹的武侠故事很好写,但牵扯上历史和朝堂就很难了,不服来辩。练霓裳与卓一航带领一村子人勇拒金兵(在此我要重提练霓裳人在川陕的事实),不嫌幼稚?当然了,我猜编导也很清楚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以范爷和晓明为卖点的爱情戏,所以最后金兵到底入关与否也懒得交代了,男女主双双坠崖翩翩飞,画面凝结成星球宇宙,敢情已经飞出了太阳系。
另,看完白发魔女准备离座的时候,我听见后面有人说:这尼玛还不如找杨幂来演……
白发魔女传的电影,好看的只有前小半,也就是基本按照梁羽生的设定来拍的部分。卓一航不得不离弃师门,离弃爱人,离弃尊严,去查探洗雪自己和武当的耻辱。这一段我倒还确实看得入味。哪晓得后来会有那么神奇的大反转……
什么绝情心法,念几句口诀就能忘情灭爱瞬间变身,编导难道是于正工作室的么?
其实荒诞也没什么可怕。武侠固然有两种写法,现实的和荒诞的。金梁的偏现实,古温的偏荒诞,小椴的偏现实,藤萍的偏荒诞。 但是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已经不是梁羽生当年那个随便写什么情节都震烁千古的时代了,现在再写女主为爱一夜白头就很老套了,而这个什么绝情心法简直不够用老套来形容,应该说是恶俗。
再看绣春刀。人设基本照搬投名状,当然情节完全不一样。投名状是个人心的故事,而绣春刀,虽然名字也带brotherhood,基本是个宿命的故事。三兄弟都是败在自己本有的矛盾下,故事情节只是慢慢将那些固有矛盾铺开而后撕裂。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在许多人眼里,这甚至不能算武侠,只能算武打。
可是, 绣春刀已经把我心里关于武侠的很多设定都贴了上来。
二哥爱上的女人,视他为仇雠。这是整个故事里唯一让我始料未及的情节,也是我为什么说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宿命故事。很多年前就已经定下的结局,到现在才展开,但毕竟是定好了的。不管他多么爱多么挣揣,没用。虽然也算常见,但这个情节,加上它的叙事手法,至少不落俗套。
关于丁修,三弟的那个不成器的师兄,成天要挟他要银子。这是一个最带武侠感的人物,基本符合司马迁对游侠的定义。收钱杀人,不眨眼,不手软,但是最后反转了。他固然讨厌他师弟,源出当年同门时的嫉妒——看,又是一个宿命的设定,一环环逻辑自洽,胜在叙述得有条不紊。但是真要杀他时,他还是犹豫了:“如果你死了,那这世上,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啊。”这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潇洒的。
之前说过,写纯粹的武侠故事很容易,要扯上历史与朝堂就很难。但是绣春刀偏偏也扯上了。三个主角是锦衣卫,他们执行的任务是杀魏忠贤。这个设定实在比白发魔女vs皇太极好太多。绣春刀的故事于是有了个大矛盾,就是厂卫与东林的斗争,太监赵靖忠要锦衣卫卖命,东林韩旷与赵靖忠之间的权谋暗斗,还有一个好整以暇的崇祯,“你把人全肃清了,朕还有人可用吗?袁崇焕都给魏忠贤修过生祠,你要把袁崇焕也撤了吗?”
在这个大矛盾下,写个人悲欢就很容易,随便贴一个就行了。周妙彤爱上的清流公子,就是被这个大矛盾整死的。周妙彤自己的家,也是被这个大矛盾整死的,当然她恨的是直接执行者沈炼。——所以说一切结局都是命定好的,绣春刀的故事,基本符合了王国维对于所谓悲剧的第三重定义:没有奇葩的恶人和奇葩的转折,一切都很正常地前进着,一直前进到不能前进的地方,就死了。
周妙彤这个人物很重要,太重要了,可是绣春刀最大的败笔就是刘诗诗,欢迎拉黑。每次刘诗诗说话,我都好像被一只手粗暴地拉出了戏,她不管什么情境、不管对什么人,说话永远是那副有气无力、要死不死的样子,用某种我搞不懂的气声,一个理应有点跌宕的人物从头闷到尾,满满的带出感。
绣春刀太嫩。大部分情节基本在我的掌控之中,偶尔抖落一些小情怀,虽然令人唏嘘,也是意料之中。比起过去的香港武侠,绣春刀只能算一个“不差”的故事,不能算“极好”。若要试着解释,我觉得,是剧情戏太重了。
剧情戏看着固然很爽,尤其崇祯和韩旷那一段对手戏,简直精彩。但是武侠电影要拍出感觉,往往要淡化剧情,而突出人物。有了一两个核心人物,才能让人感觉到所谓的情怀。绣春刀的核心人物太多,便导致没有了核心。每一个人物都很精彩,细细想来都很有琢磨之处,可是在戏里就那么一飘而过了,可惜。不是一定要你符合三一律,但是武侠电影真的越简单越好。简单不等于扯淡,不是让你拿个绝情心法去搪塞观众,就这样练霓裳就逃出来了。
我很怀念《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或《东邪西毒》那样的简单。前者是只有一个主角,后者是只有一个地点。讲故事的节奏一定要慢下来,因为武侠的卖点应该是沧桑感而不是刺激感。都有爱情,都不尽然是爱情。我以为武侠最扣人心弦的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八个字,绣春刀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做到了,可惜没能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