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是本能,但如果过度的自我保护只能是自我封闭。
我有个朋友,也是我的同事,我们一起参加的工作,而且还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但是最近他的状态让我越发为他感到着急。
他叫陈咏,今年27岁,我们同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在编辑部,他是出了名的沉默寡言。因为是好友,所以对他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他本来性格就偏内向,加之一口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刚来编辑部的那会儿,经常成为同事们模仿的对象,所以,久而久之,就变得不那么爱说话了。因为经常是他一开口,大家就开始笑。
其实同事们的笑并没有其他意思,更不是恶意,因为这件事情我也和大家说过,同事们也就不再以这件事来开玩笑了。虽然这样,但是慢慢地,他在办公室的话越来越少。开会的时候更加如此,轮到要发言的会,他就一个人远远地坐在角落里,刚开始几次,领导还和颜悦色地招呼他坐过去,但次数多了,领导也没那个耐心了,随他去,他爱坐哪儿就坐哪儿。
而且这个性格还带到了工作上。有一次,领导布置了一个选题,问他有没有难度。他也不说有还是没有,就把选题领走了,这样一来,领导总认为他完成选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哪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月后,领导在办公室对着陈咏大发雷霆,从来没见过我们主任发那么大的火。原来,他根本没有能够完成选题,而且,也没有及时将困难和进度汇报给领导。
其实,他完全可以告诉我们他的困难,遇到难度大一点的选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是很寻常的事,他却因为独来独往、没有及时跟同事沟通而延误了工作。如果实在不能完成,及时向领导汇报也是必须的,这样领导可以在时间和进度上掌握主动权,该换人的换人,该调整的调整,陈咏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外界交流,到头来,影响的还是自己的事业。
说到底还是自卑吧,因为自卑所以害怕被伤害,年轻就该活得恣意!瞻前顾后,怕这怕那,有必要吗?该是什么还是什么,该来的总该回来,还不如坦然面对,及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