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的例子 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

   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

爱华励志文章配图

  在西汉时期,有一名非常好学的男子匡衡,可以由于家境过于贫穷,没有钱点灯,一到晚上他家就漆黑一片,没有办法读书。那可怎么办才好呢?

  一天夜里,他看见邻居家点着蜡烛,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弱的烛光通过孔口照应在书本上,就这样,他每晚都借隔壁家的烛光读书,直至其熄灯为止。匡衡就是在这样差学习环境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困难,创造条件,学到了知识,后来成为西汉著名的学者。

  这表示,外界环境跟条件,是人们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一个人要取得成绩,关键在于自己的刻苦努力。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励志一生栏目,爱华文章阅读群:181375800欢迎你的加入

无私奉献的例子 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799971/547825968.html

更多阅读

凿壁偷光的启示 凿壁偷光的感悟

凿壁偷光的启示 在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组以成语故事和童话为主题的雕塑。那晚,和儿子一起漫步小区,观赏着一个个塑像,说着或生动或寓意深刻的故事,兴味盎然。儿子特喜欢“凿壁偷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关于汉代匡衡的故事。雕塑中的

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 匡衡-个人简介,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枣庄市峄城区),“至衡始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匡衡勤学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 凿壁偷光的典故,成语凿壁偷光的故事

【凿壁偷光的典故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凿壁偷光的典故释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指勤奋学习。【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西汉时候,东海郡有一个大学者,叫匡衡。他读了很多书,学识非常渊博。但他的成功并不是

声明:《无私奉献的例子 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为网友香烟陪伴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