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贝壳,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贝壳里鲜美的贝类,然后就会想起贝类才会产出的珍珠。珍珠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饰品,其价值不必多说,其工艺品甚至不在钻石白金之下。那么你对珍珠了解多少呢?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珍珠的相关知识。
贝壳的珍珠是怎么形成的: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而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1] 。国际宝石界还将珍珠列为六月生辰的幸运石,结婚十三周年和三十周年的纪念石。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的珍珠,象征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
外因
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细胞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成珍珠。以异物为核称为“有核珍珠”。
内因
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而后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而后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人工养殖的珍珠,就是根据上述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细胞小片(简称细胞小片),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植入的细胞小片,依靠结缔组织提供的营养,围绕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人工无核珍珠,是对外套膜施术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生成的珍珠。
珍珠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珍珠古国,有关珍珠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200年。据《尚书·禹贡》载:“淮夷宾珠”,说明中国采珠历史早在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就已开始了,淮河就产淡水珍珠,当时还将珍珠定为贡品。在《周易》、 《诗经》等古籍中均有关于珍珠的记载。 《格致镜原·装台记》中记载了周文王用珍珠装饰发髻的史实。因此,一般认为我国珍珠饰用始于东周。自秦汉以后珍珠饰用日渐普遍。珍珠已成为朝廷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皇帝已开始接受献珠,东汉桂阳太守文砻向汉顺帝“献珠求媚”,西汉的皇族诸侯也广泛使用珍珠,珍珠成为尊贵的象征。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名画“维纳斯的诞生”惟妙惟肖地描绘了珍珠形成的神话故事:维纳斯女神随着一扇徐徐张开的巨贝慢慢浮出海面,身上流下无数水滴,水滴顷刻变成粒粒洁白的珍珠,栩栩如生,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有史以来,珍珠一直象征着富有、美满、幸福和高贵。封建社会权贵用珍珠代表地位、权力、金钱和尊贵的身份,平民以珍珠象征幸福、平安和吉祥。
产珠贝类:
珠贝母
别名:珍珠贝
暖海底栖贝类,壳左右大小不等,常左壳比右壳大,壳之长宽略相等。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
Erosari(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假瓣腮目Pseudolamellibranchia,珍珠贝科Pteriidae
为暖海底栖贝类,具二枚介壳,左右不等,左壳比右壳略大,且凹陷较右壳为深。壳之长度与高度差不多相等,通常长高为6~7厘米左右,大者可大于10厘米。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壳面黄褐色,具黑色放射条纹。生长级明显。具有密生鳞片,易碎断,近壳顶处较为平滑。壳内白色或带淡黄色,富有珍珠光泽。壳缘较薄,呈黄褐色,铰合处平直有1~2个主齿。韧带细长,褐色。闭壳肌痕大,略呈耳形,几乎位于壳之中央。壳顶位于前端,距离近。足小,能生足丝线,于右壳前面之小孔伸出。附着于岩礁砂。当珍珠母贝和蚌贝在水中生长时,若偶然遇有细微的砂粒或较硬质的生物窜入壳中外套膜内,外套膜受到刺激后,殊感不适,遂分泌真珠质逐渐包围由外窜入之砂粒或生物,并日益增大成为珍珠。
养珠亦系利用此原理,一般选用3龄左右个体,施行插核手术,有意识地放入砂粒,让外套膜感觉不适而分泌许多真珠质来包被这些进入的砂粒,因而形成了人工珍珠,甚至人为地将投入物作成各种形状,结果所得的养珠也是各式各样的。产于暖海1~10米深处。幼体栖息地区较浅,长大后渐向深海区移动。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及广东其他沿海地区。
褶纹冠蚌
淡水底栖贝类。壳近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状突不明显,后背缘向上斜伸出...为大形的冠。壳顶有数条肋脉。
Cristaria plicata Leach--蚌科Unionidae
淡水底栖贝类。壳厚大,外形略似不等边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高,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形的冠。壳的后背部自壳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后缘圆。腹缘长近直线。壳顶位于距前端壳长约1/6处,壳顶有数条肋脉。成体的冠常仅留残痕,幼体的贝壳一般完整。壳表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壳顶常受侵蚀而失去表层颜色。铰合部强大,韧带粗壮,位于冠的基部。左右两壳各具有一高大的后侧齿。前侧齿细弱,后侧齿下方与外面相应有纵突和凹沟数个。前闭壳肌痕大呈楔状,伸足肌痕圆形,前缩足肌痕小而深,后闭壳肌痕大而浅,外套肌痕宽,真珠层有光泽。生活在江河、湖沼的泥底,行动缓慢。
注:
构成珍珠和贝壳的物质,大部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随结晶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霰石等,珍珠是由霰石构成的,而贝壳是由方解石构成的棱柱层。因此,它们虽然同是碳酸钙结晶,但由于结晶系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物质-珍珠和贝壳。
玛贝珍珠
是一种半边珍珠,也称Mabe珠、馒头珠和半圆珠。
一般在采集完已养殖好的珍珠后,将预制的半边形的珠核插入贝壳的内壁,使凸面朝向珠母贝的套膜,平面贴紧珠母的壳壁,插好后再放入水中喂养,日积月累,珍珠层将外珠核一层一层地包起来形成半圆形,采集时将其同部分珠母贝壳壁一起提取出来抛磨成一件饰品,故其个体硕大。玛比珠实质上是一种再生珍珠,在此之前,每个珍珠贝可先生产两粒圆形珍珠,而后可再养殖3-7粒玛比珠,尤以澳洲玛比珠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其特点是颗粒大、具极出色的光泽、纯净的银白色以及光滑的表面。最小的也有10mm,大的可至17mm或更大,并以圆形、水滴形、椭圆形及心形等各种形状。世界珠宝市场十分流行玛比珠首饰,不仅是淑女贵妇们的佩饰宠物,而且用玛比珠创作的独特而优雅的珠宝饰物也受到了绅士们的特别青睐。
珍珠的形状分类:
⑴圆珠
指形态为圆形的珍珠,按圆度分为三种,即正圆珠、圆珠和近圆珠。
正圆珠是指圆度最好的,商业上也俗称为走盘珠,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差与平均直 径之比小于百分之一;圆珠是指形态很圆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五之间;近圆珠是指形态上比较接近圆珠的珍珠,其直径差的百分比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之间。
⑵椭圆珠
指形态为椭圆形状的珍珠,长短直径比大于百分之十。可进一步按长短直径差百分比为短椭圆和长椭圆,短椭圆长短直径差的百分比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长椭圆直径差的百分比大于百分之二十。
⑶扁形珠
指形态为扁平面形,有一面或两面的近似平面状,如扁圆形、扁椭圆形、饼形、菱形、方形等。此类珍珠最适用于做珍珠串珠相连.
⑷玛比珠
是一种半边珍珠,也称Mabe珠、馒头珠和半圆珠,也称玛贝珠。
⑸异型珠
除圆珠、椭圆珠、玛比珠以外的其他形态各异的珍珠也为数不少,梨形、水滴形、米形、土豆形、豆形及其他形状的珍珠商业上统称为异型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