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地名的美称 莆田史称雅称美称及四区一县地名由来

 

  兴化、兴安名称的由来。据史载、宋朝初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邑人林居裔携莆田、仙游山区的民众揭竿起义,宋廷屡次派兵镇压后、公元979年才被征服。宋太宗“阅游洋图志,念游洋地险,欲以德化之”。遂划出仙游县的游洋镇(今石苍、钟山、象溪),莆田县的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永福县(今永泰县)的陈山头和福唐县(今福清县)的下庐岭一带山区设置县治,取名兴化,寓“兴德化民”之意。同时设太平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军治亦设在游洋。次年改太平军为兴化军,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元(1278年)改为兴化路。元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往莆田广业里湘溪。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兴化路为兴化府。

  莆田名称的由来。莆田地理最早见于史籍时称莆口(564年),莆口演变称为莆田、据传有三种说法。第一钟说法,莆田古时为海,后升为平原,且多生蒲艾,因此去水从莆,同时平原多田,所以叫莆田;第二种说法,从莆田各区地理名称查考,醴泉里有莆头,新安里有莆禧,黄石旧时则称莆田里。莆田各里,都是东路一带,莆头系由莆田转音,黄石系由谷域山而得名。根据当时县治定名公例,多取其地古雅最有名的地名为县名,或者古昔东多路,因近海则名莆口,或因多田则名莆田。陈光大二年(568年)从南安郡析出置县,因而即命名为莆田县,沿用至今。第三种说法,源自“沉七洲(州),浮莆田”和“东京浮,莆田沉”的美丽传说。“浮”的方言读Pu和汉语“莆”(Pu)同音,“沉”的方言读tian和汉语“田”同音,“莆田”是从方言“浮沉”音译演变而来。

  莆阳雅称由来。据载、宋代著名学者洪迈著的《容斋随笔》对“阳”的解释是这样记载的:“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之语也。若山北水南则为阴,故郡县及地名多用之……”原莆田、仙游二县城的南面有广阔的湄洲湾,其北面又是众多的群山。莆田、仙游二县城恰好均位于湄洲湾之水的北面与叠叠群山的南面,完全符合《谷梁传》所说的“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可见,“莆阳”名称是以莆田、仙游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取名的,莆阳所指的应是莆田、仙游二县,而不单纯是莆田县。莆仙历史上的很多文人雅士的落款题名都有在名字前面加上“莆阳”两字的传统,这些人包括(唐)徐寅,(宋)蔡襄、蔡卞、陈宓、林彬之、方克昌、郑令卿、陈觉民和(清)林皋等等。

  文献名邦美称的由来。按宋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的解释,“文”为贤者,“献”即典籍。莆田被誉为“文献名邦”是因为莆田史上出了很多的贤人雅士、同时也是盛产文章典籍的地方。福建历史上可考的第一个诗人(郑露)和第一个女诗人(江采萍)皆是莆田人,宋朝,兴化军(今莆田市)的进士人数为1026名,泉州926名,漳州268名。按崇宁年间(1102-1106年)福建人口统计,兴化军6.3万户,泉州20.1万户,漳州10万户(资料据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莆田人物之盛,进士之多,依人口比例,在福建首屈一指,科甲冠八闽,故在宋代便被世人誉为文献名邦。文献大作《全宋诗》收集了全国9000多位诗人的250000多首诗作,其中有莆田籍诗人119人,数量之多,居全国第一,前五名的其它四个地方分别是:永嘉110人、鄞县104人、钱塘81以及晋江59人,莆田籍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南宋中国文坛领袖的刘克庄有诗作4500多首,有诗作数仅次于陆游,居整个中国历史文人的第二位。明朝,全国出进士最多的十个地方分别是:莆田533、宁波509、泉州452、余姚376、福州391、苏州386、南昌326、绍兴325 、杭州321、吉安304、松江277,莆田再次位列第一。莆仙历代共有状元21人、榜眼7人、探花5人、宰辅17人、莆籍进士2482人,这组数字在全国300多个地级市里是名列前茅的。宋代是莆田历史上的科举鼎盛时期、当时的一些名家就这样评价莆田:“文献名邦”(宋度宋赞语 )、“闽越之地,邹鲁之邦”(宋真字敕字)、“兴化多进士”(宋王安石赞语)、“莆田人物之 盛”(宋朱熹赞语)、“比屋业儒,号衣冠盛处”(宋游酢赞语)、“家习诗书,多出魁人韵士, 为中州冠”(宋张友赞语),“莆田,文物之邦”(宋黄公度赞语)、“莆邦文学号邹鲁”(宋黄 灏赞语)等。

关于我国地名的美称 莆田史称雅称美称及四区一县地名由来

  仙游名称的由来。史载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朝廷析莆田县西北部另设清源县,隶属武荣州。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治今址),唐天宝元年(742年)州改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当时的清源郡别驾赵颐正,便以县名同郡非便之故, 奏请朝廷改名之。因境内有何氏九兄弟在九鲤湖羽化登仙的民间传说,遂改称“仙游县”,隶属清源郡。正所谓“人因地而成仙,地因仙而成名”。仙游县城亦得名鲤城。

  涵江名称的由来。据说唐朝时,就有先民在此地进行围垦造田,筑涵排涝,灌溉良田,故名“涵头”。至南宋绍兴年间,改叫“涵江”。清朝陈池养著有《涵江》诗云:“山悬重囊入海际,源汇溪海迥地势。刘氏初开水心河,涵江得名起宋世”。诗中“刘氏”指南宋绍兴年间的国子监祭酒刘政。南宋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810571/617204210.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我国校车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校车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XXX(XXXXXXX,XX XX 123456)[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校车作为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校车安全的检查力度,加强对驾驶员

关于世界历史的纪录片 揭秘史上最愚蠢的9个世界纪录

  为了创作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些人真是啥事都敢做啊!下面哈好网小编就为大家揭秘,人类史上最愚蠢的9个世界纪录,快来看看到底有多愚蠢吧?  1.解内衣最快的人  世界吉尼斯纪录里从来不缺乏古怪、甚至变态的纪录,解内衣大赛大概就

2016年中国利用外资 关于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些看法

    在利用外资的实践中,总是不断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不长,经验缺乏,特别在加入WTO后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用外资道路,有待于我们各方面的努力。笔者就近期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简述如

虚拟经济连锁经营 关于企业经营和我国经济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关于企业经营和我国经济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作者:朱中卿一、关于企业经营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在企业经营方面,有几个原则性问题是必须明确的:    第一,企业是靠资产经营的,而不是靠资本、净资产来经营的。资本那只是资产

关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2004-4-30 15:10:25 668次[摘要] 随着国家“十五”计划把物流配送列为着重发展的服务业,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的物

声明:《关于我国地名的美称 莆田史称雅称美称及四区一县地名由来》为网友梅花疏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