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起源 周姓起源及简介

周姓来源

周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周昌、周任之后。

《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二、出自姬姓。

1.周族始祖------后稷

1)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为姜螈。

姜螈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即第一个妻子,又号有邰氏。邰(tai台),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邰氏,这是以地为号,表明她是有邰氏这个部落的女子,不是姓。姜螈,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炎帝的后代。

姜(女原)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诗经・生民》所歌咏的:“履帝武敏。”赋予这位周族始祖以神话色彩。姜(女原)随帝喾到郊外祭天,见到上帝的巨大足迹,踩其大拇指足印,内心震动而受孕。

姜(女原)生下后稷,以为是不祥之物,曾三次抛弃婴儿。第一次将婴儿弃置于狭巷,牛羊经过那里,不但不践踏他,反而庇抚喂奶。第二次将婴儿弃置在平地树林,恰遇着有人砍伐树木,婴儿又被救回。第三次将婴儿弃置在寒水冰上,有鸟张开翅膀覆盖温暖他。鸟儿飞开后,婴儿呱呱哭起来了。《诗经》与《史记》均生动描写了后稷出生后的这段神奇经历,说明他当婴儿时受到大自然和人们的保护。这位婴儿几次遭抛弃不死,母亲姜螈以为他是神,便收回宫中抚养,因最初想抛弃他,因此取名为“弃”。

姜螈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对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对这位始祖之母的歌颂和缅怀,超过了对始祖之父帝喾的歌颂与缅怀。据南宋朱熹在《诗经・生民》中的注释,在姜螈出嫁帝喾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继无人。因此,后来帝尧因后稷有功于民,将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祖父所在地,以主持对姜螈的祭祀。后来后稷的裔孙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螈。

周姓起源 周姓起源及简介

2)周族始祖后稷的父亲帝喾。

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虫乔)极,娇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名弃)。

黄帝,上古帝号。他以土德王。土地黄色,故称黄帝。黄帝又号有熊氏、轩辕氏。有熊,是当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名,也就是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名称。轩辕,是居住的地名。

黄帝姓姬,《说文》:“黄帝居姬水,以为姓。”黄帝一生下来就神异,两个多月就会讲话,幼小时才智敏捷,品行敦厚,20岁成人时非常聪明。父亲少典氏死后,他建立了有熊氏的诸侯国,成为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首领。而他的兄长炎帝,则为天子,担任全国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在担任部落首领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静无为,因此,后世将黄帝与老子并尊为道家之祖。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战国至西汉初年人们就有的共识。

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 (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嚣,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娇极,娇极生帝喾(高辛氏,后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龙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迁居南方,为南蛮之祖。

帝喾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螈,生子后稷,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s6ng嵩)氏,名简狄,生子(贞+炯-火)(xie屑),即契,后为商朝的始祖。三妃阵丰氏,名庆都,生子放勋,即帝尧。四妃(女取)訾(ju zi居资),名常仪,生帝挚。在此四妃中,常仪的班次最后,但其子帝挚在兄弟中年龄最长,帝喾死后,帝挚继承帝位,在位九年,政治微弱,让位于帝尧。

3)西周初年人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

后稷在儿童时期,就善于种植农作物。他在儿童时玩游戏,就种植麻、豆。幼少时就能自求口粮,他栽种的大豆、禾稻、麻、麦、瓜,都长得茂盛美好。后稷成人后,更爱好农耕。

帝尧知道后,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史记・周本纪》说他主管农业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尧“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一方面让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为一国诸侯。这样,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便成为周族最初的发源地。

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死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之功,被周姓人奉为始祖。

在今陕西武功县东门外,有一个砖砌的长方形平台,相传是后稷教人种庄稼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农业神,后人建了此台,称为教稼台。至今每逢农历十一月,乡民都要到这里举行集会,以示纪念。

后稷死后,其子不(空-工+出)继承父业,继续作夏朝的农官,但由于夏执政者耽于享乐,不重视农业,废除农官,失去官职的不密率领部民迁徙至泾水中游一带,与西北游牧民族戎狄杂处,继续过着农耕生活。不窑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所处的时代,大约是在夏末商初,后来他率领部落民众迁徙到了豳(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仍然继承父祖辈的农业传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并南下渡过渭水,取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众过着较稳定而富足的生活,远近百姓都前来投靠归附,势力在一天天壮大。公刘使后稷的子孙出现繁荣中兴的局面。在今陕西彬县城东约四十公里的土陵村东,泾河北岸的山谷间,有一座墓,相传就是当年的公刘墓。

4)后稷的裔孙古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850071/249425404.html

更多阅读

周姓起源 周姓起源及简介

周姓来源周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冯姓起源 冯姓起源及简介

冯姓起源冯姓来源有二 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后,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

赵姓起源及简介 卫姓起源及简介

卫姓起源来源于周国封地。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并。卫国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卫。据《辞源》记载:卫,古国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

蒋姓起源 蒋姓起源及简介

蒋姓起源出自姬姓,以国名命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

沈姓起源 沈姓起源及简介

沈姓起源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

声明:《周姓起源 周姓起源及简介》为网友第一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