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识(2)

  (4)控制温度

  菜肴烹饪后至食用前的时间预计超过2小时的,应使其在5℃以下或60℃以上条件下存放。

  鲜类、禽类、鱼类和乳品冷藏温度应低于5℃。

  冷冻食品不宜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化冻,保证安全的做法是在5℃以下温度解冻,或在21 ℃以下的流动水中解冻。

  特别提示:快速冷却能使食品尽快通过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的温度范围。冰箱内的环境温度至少应比食品要达到的中心温度低1℃。食品不应用冰箱进行冷却,有效的冷却方法是将食品分成小块并使用冰浴。

  (5)控制时间

  不要过早加工食品,食品制作完成到食用最好控制在2小时以内。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识(2)

  熟食不宜隔餐供应,改刀后的熟食应在4小时内食用。

  生食海产品加工好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冰箱中的和平生鲜原料、半成品等,储存时间不要太长,使用时要注意先进先出。

  特别提示:生鲜原料、半成品(如上浆的肉片)可以在容器上贴上时间标签以控制在一定时间内使用。

  三是杀灭病原菌

  (6)烧熟煮透

  烹调食品时,必须使食品中心温度超过70℃。

  在10-60℃条件下存放2小时的菜肴,食用前要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已变质的食品可能含有耐热(加热也不能破坏)的细菌毒素,不得再加热食用。

  冷冻食品原料宜彻底解冻后加热,避免产生外熟内生的现象。

  特别提示:肉的中心部位不再呈粉红色,或肉汤的汁水烧至变清是辨别肉类烧熟煮透的简易方法。

  (7)严格清洗消毒

  生鱼片、现榨果汁、水果拼盘等不经加热处理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在清洗的基础上,对食品外表面、工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餐具、熟食品容器要彻底洗净消毒后使用。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盛器、双手要经常清洗消毒。

  特别提示:餐具、容器、工用具最有效和经济的消毒方法是热力消毒,即通过煮沸或者蒸汽加热方法进行消毒。

  (8)控制加工量

  应根据自身的加工能力决定制作的食品数量,特别是不要过多地“翻台”。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如果超负荷进行加工,就会出现食品提前加工、设施设备、工具餐具不够用等现象,从而不能严格按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操作,上述各项关键控制措施就难以做到,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

  1、“瘦肉精”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猪内脏等。

  主要症状: 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2小时时内发病,症状为心跳加快、肌肉震颤、头晕、恶心、脸色潮红等。

  预防方法: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如果发现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这种猪肉则可能含有瘦肉精。

  特提示别:尽量选用带有肥膘的猪肉,猪肉内脏最好要选择有品牌的定型包装产品,不要采购市场外无证摊贩经营的产品。

  2、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了残留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水果等。

  主要症状 :一般在食用后2小时内发病,症状为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等,严重者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昏迷,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方法: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蔬菜粗加工时用蔬果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3、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原因: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或味精加人食物中,或食用了刚腌制不久的腌制菜。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1至3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自觉症状有头晕、乏力、心律快、呼吸急促、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最严重的可因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如自制肴肉、腌腊肉,严格按每公斤肉品0、1 5克亚硝酸盐的量使用,并应与肉品充分混匀,亚硝酸盐要明显标识,加锁存放;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盐”或“味精”尽量少使用暴腌菜。

  特别提示:尽量不自制肴肉、腌腊肉等肉制品,避免误用和超剂量使用亚硝酸盐。

  4、桐油中毒

  中毒原因:误将桐油当作食用油使用。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4小时内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精神倦怠、烦躁、头痛、头晕,严重者可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或惊厥,进而引起昏迷和休克。

  预防方法:桐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应在采购、使用前闻味辨别。

  特别提示: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用油。

  四、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预防

  常见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河豚鱼中毒

  中毒原因:误食河豚鱼或河豚鱼加工处理不当。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分钟至3小时内发病,症状为腹部不适、口唇指端麻木、四肢乏力继而麻痹甚至瘫痪、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不食用任何品种的河豚鱼(巴鱼)或河豚鱼干制品。国家禁止在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河豚鱼。

  2、高组胺鱼类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了不新鲜的高组胺鱼类(如鲐鱼、秋刀鱼、金枪鱼等青皮红肉鱼)。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症状为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疼、头晕、心跳呼吸加加快等,皮肤可出现斑疹或荨麻疹。

  预防方法:采购新鲜的鱼,如发现鱼眼变红、色泽黯淡、鱼体无弹性时,不要购买;储存要保持低温冷藏;烹调时放醋,可以使鱼体内的组胺含量下降。

  特别提示:注意青皮红肉鱼的冷藏保鲜,避免长时间室温下存放引起大量组胺产生。

  3、豆荚类中毒

  中毒原因:四季豆、扁豆、刀豆、豇豆等豆荚类食品未烧熟煮透,其中的皂素、红细胞凝集素等有毒物质未被彻底破坏。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1至5小时内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出冷汗等。

  预防方法:烹调时先将豆荚类食品放入开水中汤煮10分钟以上再炒熟。

  4、豆浆中毒

  中毒原因:豆浆未经彻底煮沸,其中的皂素、抗胰蛋白酶等有毒物质未彻底破坏。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1小时内,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中毒症状。

  预防方法: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沸腾5分钟左右。

  特别提示:生豆浆煮到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这是“假沸”现象,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待沸腾后,再持续加热数分钟。

  5、发芽马铃薯中毒

  中毒原因: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称为“龙葵素”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但发芽马铃薯的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含量很高。人吃了大量的发芽马铃薯后,会出现龙葵素中毒症状。

  主要症状: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如发芽不严重,可将芽眼彻底挖除干净,并削去发绿部分;然后放在冷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龙葵素便会溶解在水中。炒马铃薯时再加点醋,烧熟煮烂也可除去毒素。

  6、毒蘑菇中毒

  中毒原因:毒蘑菇在自然界到处都有,从外观上却很难与无毒蘑菇分别开来,毒蘑菇一旦被误食,就会引起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主要症状:由于毒蘑菇的种类很多,所含毒素的种类也不一样,因此中毒表现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出四种类型:胃肠炎型大多在食用10多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单纯由胃肠毒引起的中毒,通常病程短,预后较好,死亡率较低;神经精神型多出现精神兴备或错乱,或精神抑制及幻觉等表现,溶血型除了胃肠道症状外,在中毒一两天内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肝损害型由于毒蘑菇的毒性大,会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预防方法:切勿采摘、进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

看过“预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识“的人还看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950971/714718789.html

更多阅读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秋燥的12种食物

  秋分时节,秋燥会显得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要懂得预防秋燥,预防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饮食入手,多吃润燥的食物,下面为大家介绍预防秋燥的12种食物。   秋分时节要预防秋燥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食物彻底加热夏季最好不要吃一些过夜的食物,要吃的话最好是经过彻底加热,虽然说冰箱能预防隔绝细菌的滋生,但并不代表完全不会滋生细菌。如果没有充分加热的话,就会使食物中毒毒素无法消除,从容造成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有办法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食用了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本身有毒的食品后而发生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哪些食物不能搭配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而我们都知道,食物中毒是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的。因此,如何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爱华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下,我们日常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饮食搭配,大家平时一定要避免吃到这些食物。  1.鸡肉和芝麻

声明:《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识(2)》为网友懷念過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