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功能
配合二十四节气,随时补充脊椎能量,对提升免疫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夏养阳气,秋冬养阴气,顺应自然规律,是保健养生、防病治病之道
运用广大宇宙能量与自身能量共振,改善身心体质,保持旺盛精力
龙7脊椎音乐
对应节气:寒露(10月8—9日)
对应脊椎:T7
对应系统:肠胃
对应器官:大肠
改善:便秘、腹泻、内外痔、便血、打嗝、常放屁等,加强第14、24节椎
脊椎是人体最大的能量传输中心,透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可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通。根据中国医书黄帝内经所载“人体每一器官的能量都由特定的脊椎所控管,与大自然二十四节气互相对应 ,在节气交替时能量会大量流失,身体免疫功能会下降”。
所谓“下医治已病,上医治未病”,微宇宙音乐是依照自然谐和律制作,运用微宇宙音乐,即人体的小宇宙音乐,配合二十四节气脊椎使用,随时做脊椎能量的补充,对自我免疫力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预防医学重要的一环 。
二十四节气配合音乐疗法的使用,由于是透过共振的效果及神经的传导,因此相当有效。相信配合整脊、按摩、推拿对身体健康的调养,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十四节气的对应音乐可搭配七轮音乐使用 ,具有加乘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老的智慧结晶
节气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天文气象理论,二十四节气的医学观,是中国古老的智慧结晶,也是预防医学的先驱,是每位医疗人员必备的常识。
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是当时为了指导农业生产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正确时间而制定出来的。
地球公转时,轨道与赤道形成23.5度,由于各种纬度所受日照程度不一(直射与斜射)而产生温差。节气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因时间不同产生与太阳相对位置的改变,使气候产生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等。
黄帝内经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上半年属阳,故春夏宜养阳气,下半年属阴,故秋冬宜养阴气,是为顺应自然规律,改善身心体质、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根本之道。
脊椎养生简介
脊椎养生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它在一些欧美国家里,已经很普及。
美国女性会常带自己的孩子去脊椎健康中心做脊椎矫正和保健,在医生那里留下脊椎的健康档案,就像她们例行去牙医那里检查牙齿情况一样。
加拿大有位帕玛医生,在自己的诊所里,发现一个早期失聪的病人脊椎出现了异位,经过他用手将其推拿回正常位置后,患者居然恢复听力。
此消息传出,脊椎疗法就逐渐形成了欧美流行的新型医学保健疗法。
自然界里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对于脊椎动物至关重要。
蛇是脊椎动物,如果你提它的尾巴抖动几下,脊椎移位了,它也就完了。还有人们常形容的“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它也只能苟延残喘了。
对于人来说,脊椎不仅仅是支撑我们身体、缓冲身体的压力和震荡以及保护内脏的器官 ,它还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作为神经系统中枢重要组成部分的脊髓,从头至尾贯穿于脊椎正中的椎管内。
目前已发现,有超过百种的人类疾病与脊椎有关。
最新医学病因学显示,人类特有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泌尿生殖功能障碍等,其根本原因是脊椎不端正造成的,是人体力学平衡失调的结果。因此可预见,“脊椎养生法”,不久将被全人类所接受。
寒露养生之道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当初他们只是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
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又陆续制定了其它的节气。
秦代时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
根据中医理论,24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今天是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我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发现,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寒露节气食谱:
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寒露节气期间聆听寒露脊椎养生音乐,可补充脊椎能量,同时配合以上寒露养生之道,注意饮食均衡、劳逸结合、心态平和与适度运动,可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