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概述
西医
肥胖症是由于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20%即称为肥胖症。由于小儿肥胖症可成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先驱症,故应给予足够重视。目前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男孩多于女孩,最易发病的年龄为1岁以内、5~8岁及青春期。本病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症状性肥胖,其中又以单纯性肥胖症较多见。
本病病因主要是由于摄入能量大于消耗量,剩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而积聚于体内。目前认为肥胖与多食、活动太少及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内分泌疾患也可发生肥胖。另外脑部损伤特别是下丘脑损伤亦可引起体脂积聚过多。此外发现肥胖症患儿的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这也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本病主要通过适当限制饮食,增加体育活动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
中医
肥胖症以多食少动,身体肥胖为其临床特征。属中医学“瘀胀”范畴。又有“肥人”、“脂人”等名称。中医典籍对由肥胖衍生的恶果有很多精辟论述。如《内经》云:“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吕氏春秋》则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可见古人对肥胖的病因及危害早有认识。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不喜活动,痰湿内蕴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主要病机转归为脾胃受损,脾不散精,或脾肾不足,水道不利,变生膏脂痰湿,郁积体内而成肥胖。病位主要在脾(胃)、肾。病情多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病的治疗应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因引起肥胖的原因多样,个体差异较大,证候表现错杂,临床当审因辨证,分而治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1.儿童肥胖症的治疗应以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为主,限制热量的摄入,增加其消耗,同时应用药物治疗作为辅助减肥方法。药物治疗一般主张以中药为主,按中医各阶段辨证,采用不同的治法。以实证为主者,予清热通腑,化瘀消脂。以虚证为主者,予健脾利湿,佐以祛痰。
2.小儿肥胖持续时间长久亦可发生高血压、高血脂以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对有此种倾向的肥胖儿应积极控制血压和血脂的增高,中药以化瘀祛痰消脂之品,西药服用降脂类药物,中西同用,以控制病情发展。
●中西医综合治疗
【西医治疗】
一、饮食控制
1.保证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进行饮食控制。以低热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食谱较为理想。应限制脂肪入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热量来源。
2.热量控制标准:热量控制一般原则为5岁以下每日2.51~3.35MJ(600~800kcal),5~10岁每日3.35~4.18MJ(800~1000kcal),10~14岁每日4.18~5.02MJ(1000~1200kcal)。重度肥胖可按理想体重计算减去30%。
二、运动治疗
1.运动可增加机体热量消耗,坚持每日进行身体锻炼,可控制肥胖,促进脂肪分解,节约氨基酸,促进肌肉蛋白合成,致使肥胖减轻,同时又增强了患儿体质。
2.运动强度以最大氧消耗的50%或最大心率的65%,坚持每天1小时,每周活动5天。活动以长跑为主,配合球类、跳绳等活动,一般平均日运动量消耗热量为147KJ(350kcal)。
三、心理治疗
对肥胖症患儿要使其了解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使其长期坚持限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锻炼的治疗。同时不要过分干预患儿的进食习惯,避兔患儿精神紧张。
四、药物治疗
1.对单纯性肥胖,一般不主张使用药物减肥。
2.对症状性肥胖,如甲状腺功能减低、柯兴氏综合征等疾病应首先适当治疗原发病,才能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1.胃肠实热
症候:形体肥胖,口干欲饮,食欲亢盛,大便秘结或不畅,怕热汗出,苔黄腻或薄腻,脉弦滑。
治法:祛瘀通腑,清热利湿。
方药:小承气汤加减。泽泻、茯苓、瓜蒌、生山楂各12g,厚朴、枳实、丹参各10g,熟军、生甘草各6g。口干欲饮加生地、花粉;怕热心烦加竹叶、远志。
2.脾虚湿困
症候:体胖多睡,倦怠乏力,懒言少动,纳呆腹胀,大便稀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利湿。
方药: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茯苓各12g,丹参、陈皮、半夏各10g,苍术、防己、荷叶各6g。纳呆腹胀加青皮、焦楂;便溏尿少加山药、泽泻。
3.痰浊中阻
症候:身体肥胖,肢体困重,气短胸闷,纳呆泛恶,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缓。
治法:淡渗利湿,化浊涤痰。
方药:五苓散加减。茯苓、泽泻、猪苓各15g,桑白皮、白术、薏苡仁各10g,大腹皮、车前子各6g。纳呆泛恶加陈皮、生山楂;气短胸闷加葶苈子、全瓜蒌。
4.脾肾阳虚
症候:形体肿胖,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大便溏烂,体困肢重,舌质淡胖,苔白滑腻,脉沉细。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熟地、山药各15g,桑白皮、白术各10g,桂枝、朱灯芯、炙甘草各3g。形寒肢冷加黄芪、仙灵脾;体困肢重加丹参、防己。
专方验方
1.清肾减肥方:生地15g,首乌15g,知母12g,汉防己12g,全瓜蒌12g,猪苓12g,泽泻12g,大黄9g,厚朴9g,山楂9g,白芥子9g,牛蒡子9g,荷叶6g。每日1剂,水煎至150ml,分3次服,7~10剂为1疗程。适于本病证属脾肾两虚,痰浊蓄积者。
2.轻身饮方:番泻叶1.5g,泽泻12g,山楂12g,草决明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4周为1疗程。可用于本症证属胃肠湿热阻滞者。
3.祛痰湿方:法半夏9g,陈皮5g,云苓9g,炒苍术9g,炒薏苡仁9g,大腹皮9g。制成浓缩小丸。每次15~25粒,每日3次。适于本病证属痰湿内蕴者。
4.油皮减肥方:油麻稿20g,陈皮5g,大腹皮5g,茯苓皮3g,白芍3g,钩藤3g,丹皮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于单纯性肥胖症,证属痰湿困脾者。
5.健美茶方:生首乌10g,夏枯草10g,山楂10g,泽泻10g,石决明10g,莱菔子10g,茶叶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适于本病证属肝阳上亢者。
中成药治疗
1.减肥健身茶:具有平肝清热,醒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属肝阳上亢者。3~6岁每次2~3g,6岁以上每次3~5g,每日2次,泡茶服用。
2.降脂减肥冲剂: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湿消积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属气阴两虚者。3~6岁每服4~6g,6岁以上每服6~10g,每日3次。
3.减肥通圣片:具有解表攻里,清热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属湿热蕴结,痰浊阻滞者。3~6岁每次2~3片,6岁以上每次4~6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
4.问荆茶:具有化痰消食,利尿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本病恣食肥甘,痰涎壅盛等以痰湿为主者。3~6岁每次1~3g,6岁以上每次3~5g,开水冲泡饮用。每日2次。
●非药物疗法及其它治疗方法:
1.针灸:取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穴,针用平补平泻法;取三阴交、列缺穴,针用补法。隔日针1次。每次留针半小时,15次为1疗程。
2.耳针:主穴取内分泌、神门穴。配穴取大肠、肺、贲门、口、胃穴。主穴必取,配穴取1~2个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一侧,两侧交替,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
3.推拿: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循肺经、胃经、脾经、肾经走行进行推拿,点中府、中脘、气海、关元等穴。然后换俯卧位,推拿膀胱经,点脾俞、胃俞、肾俞等穴,隔日1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及最新治疗进展
1.实脾轻身饮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
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外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用本方:干姜、附子各5-10g,白术、厚朴、山楂各10-15g,草蔻仁5-8g,大黄、泽泻6-10g,甘草3-6g。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用芬氟拉明,第1周40mg/日,早晚餐前30分钟各20mg,第2-4周60mg/日,分三餐前30分钟各20mg,第5-8周根据疗效及副作用给60-120mg/日维持,第9-10周递减为60mg/日或40mg/日,第11周40mg/日, 第12周20mg/日。服药期间饮食、运动基本保持药前状态。结果:1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显效13例、8例,有效41例、18例,无效12例、5例,总有效率81.82%、83.87%。两组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症状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显效22例、4例,有效39例、13例,无效5例、14例,总有效率92.42%、54.84%,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血脂的影响两组相比 P>0.05,无显著性差异。腰围治疗组平均减少5.6cm,对照组5.8cm。两组相 比无显著性差异。随访1年,治疗组38例中16例体重呈下降趋势,余22例基本保持在治疗结束时的体重。对照组19例中17例停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1例保待在治疗结束时的体重,1例体重下降3kg。结论:本方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2)110-111)
2.光灸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光灸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01例,取中脘、巨阙、足三里(双)、内分泌、交感、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丰隆(双)、三阴交(双),用自制光灸减肥仪(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研制)照射,每次选体穴3-5个,每穴照射2-3分钟,日1次,3个月为1疗程。耳压组101例,取神门、内分泌、交感、肾、肾上腺、胃、脾。每次选3-4个穴,王不留行贴压,每穴按压3-5分钟,每周换1次,双耳交替使用,3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51例,不用任何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光灸疗法明显优于耳压疗法,肥胖指标下降明显,治疗后血脂、血糖、皮质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光灸减肥是一种安全、无痛、无创、有效,易为儿童接受的减肥方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6)3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