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新思想
侯绍胜1,马麟浚2,黎百恬3,王顺庆4,秦建民5
(1,5安阳市商务局 河南 安阳455000;2,3 中山大学 数学系 广东 广州510275;
4, 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系 江苏 南京210042.)
摘 要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最著名的数学难题. 陈景润证明了“1+2”,世界数学界认为是“筛法发展的顶峰”,又公认用目前方法的改进不能证明猜想A,并且期待以新的思想研究猜想A.本文证明了猜想A成立的充要条件,揭示了猜想A是17个猜想的混合体,全部合数可以划分为16类,给出了证明猜想A全新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猜想A成立的充要条件;16类合数;证明猜想A的新思想
1 前言
众所周知,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Goldbach)在致世界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两个猜想,用略为修改过的语言,这两个猜想可表述如下:
A: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即“1+1”).
B:任何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3个奇素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表示相信猜想是对的,但他不能给出证明. 容易证明,B是A的推论,所以猜想A是最基本的. 有人对3×10ˇ6以内的每一个偶数一一进行验算,都说明猜想A是成立的.
1742年到1920年,除了用具体偶数验证猜想外,没有任何进展. 1920年仆朗(V. Brun)改进了埃氏筛法,用于猜想的研究. 然后有许多人参与:…,1963年,王元、潘承洞、巴尔巴恩都证明了“1+4”.1965年阿·维诺格拉朵夫、布赫夕塔布与意大利数学家朋比尼证明了“1+3”.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 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为素数,或为两个素数的乘积. “1+2”被称为“陈氏定理”,并认为是“筛法发展的顶峰”. 世界数学界公认,用目前方法的改进是不可能证明猜想A的,要想证明猜想A,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数学思想.中科院的4位院士: 陈景润,王元,潘承洞,杨乐曾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告诫人们不要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因为没有证明它的数学思想,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可能证明猜想A。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大会的演讲中,把哥德巴赫猜想看成是以往遗留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介绍给20世纪的数学家来解决. 1912年在剑桥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兰岛在他的演说中,将猜想A作为素数论中
四个未解决的难题之一加以推荐. 1921年,英国数学家哈代在歌本哈根召开的数学大会上说作者简介:侯绍胜(-),男,1945年生,河南省浚县人。1970年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毕业,当过20年数学教师,此后直到退休从事公务员工作。1977年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费尔马最后猜想。发表过4篇数学论文,2006年出版《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费尔马最后猜想的证明》,2009年该书英文版出版。
过,猜想A的困难程度是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比拟的. 因此,哥德巴赫猜想
不仅是数论,也是整个数学中最著名与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2000年3月,英国费伯出版社和美国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联合悬赏100万美元向全世界征解,但至今无人能证明猜想.
事实充分说明,从1742年到现在根本没有找到证明猜想的正确数学思想!由此可知,没有正确的数学思想是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根本原因!虽然有了“1+2”的陈氏定理,但是陈氏定理没有回答从6到充分大的区间内“1+2”是否成立?“1+2”至今46年了,现在仍有许多人在试图改进埃氏筛法,也有人试图改进“1+2”筛法,但是都没有收获.
过去270年不能证明猜想A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的数学思想. 没有正确数学理论指导的数学实践是盲动,理所当然不会成功. 实践已经对过去270年的理论和方法作出了总结:其理论不能为证明猜想A提供任何理论基础,其方法不能为证明猜想A提供任何帮助.
27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证明猜想A,必须从0开始,从头开始,从寻找证明猜想A的新的数学思想开始!那么,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哪里?难道真的要等上千年吗?难道正确的数学思想要否定此前经典的数学理论吗?当然不会!新理论必须既符合此前已有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同时必须有新发现,和对新发现的理论概括,并且由此带来新的理论突破和新的方法突破. 那么,全新的数学思想在哪里?这正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2 猜想A成立的充要条件定理,证明猜想A的新思想(思路)
1 猜想A成立的充要条件定理
定理 2n=p(1)+p(2),(3≤n∈N,p(1),p(2)为奇素数),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存在非负整数△,使n+△, n-△均为奇素数.
证明 猜想A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就是2n=p(1)+p(2),(3≤n∈N,p(1),p(2)为奇素数).
(1)当n是奇素数时,△=0,上述定理成立.
(2)当n不是奇素数时,证明如下:
充分性明显成立,故不证,下证必要性.
∵2n=p(1)+p(2),∴n={p(1)+p(2)}÷2.
∴p(2) -n=p(2)-{p(1)+p(2)}÷2= p(2)= {p(2)-p(1)}÷2. (这里不妨设p(2)>p(1)).
∴n+{p(2)-p(1)}÷2=p(2). (1)
又n -p(1)= {p(2)+p(1)}÷2-p(1)= {p(2)-p(1)}÷2,
∴n-{p(2)-p(1)}÷2=p(1). (2)
令 △={p(2)-p(1)}÷2,代入(1)、(2)得:
n-△=p(1), n+△=p(2).
证毕.
2 证明猜想A成立的新思想,必要条件不能违背
猜想A成立的充要条件定理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指明了方向:n是素数时,猜想显然成立,无须证明;所以欲证明“猜想A”,只要证明n≥3为非奇素数时,即n为一切奇合数和一切偶数时,都存在整数△>0,使n±△均为奇素数就足够了.
这就是证明猜想A的新思想,或者说是证明猜想A的根本数学思想,整体思想.这个数学思想和做法,与“9+9”到“1+2”的数学思想和做法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所以它是证明猜想A的新思想。
这样的证明,既满足了充分条件,又符合必要条件,我们做了必须做的工作,又没有多做任何工作(例如,n是素数时的证明),完全符合传统的数学经典理论。
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必要条件是不能违背(回避)的!上面的充要条件定理告诉我们,猜想A成立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同一个条件:n-△, n+△均为奇素数.在你违背(回避)必要条件的同时,你已经违背(回避)了充分条件,违背了充分条件,又能证明猜想A,这还不是天大的逻辑错误吗?!众多研究者,竟然试图在违背(回避)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证明猜想A,这是他们不能证明猜想A的根本原因!
上面已经给出了证明猜想A的整体思想.这里我们还要说,仅仅有了证明猜想A的整体思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落实整体思想的许多问题,才能够证明猜想A。这是下面要回答的问题。
3 10个奇合数公式,猜想A是17个猜想的混合体
1 10个奇合数公式
2002年,侯绍胜和王顺庆发表了《奇合数的分解公式、素数的分布及一个新筛法》. 题目清楚地告诉大家,论文要解决3个问题:奇合数的分解公式、素数的分布及一个新筛法.
《奇合数的分解公式》证明了:个位数是1,3,7,9的任何一个合数仅仅是10个函数式的值. 而且这10个函数公式已经具体化,这10个公式如下:
f(1)(x,y)=(10x+3)(10y+7), f(2)(x,y)=(10x+9)(10y+9),
f(3)(x,y)=(10x+11)(10y+11); f(4)(x,y)=(10x+3)(10y+11),
f(5)(x,y)=(10x+7)(10y+9); f(6)(x,y)=(10x+3)(10y+9),
f(7)(x,y)=(10x+7)(10y+11), f(8)(x,y)=(10x+3)(10y+3),
f(9)(x,y)=(10x+7)(10y+7), f(10)(x,y)=(10x+9)(10y+11).
其中x,y∈N,f(i)(x,y)简记为f(i),设F(i) =﹛f(i)﹜, i=1,2,…,10.
众所周知,除了2,5这两个数之外,个位数是0,2,4,5,6,8的全部整数都是合数。但是,个位数是1,3,7,9的整数,其中有合数,也有素数。10个公式将其中的合数全部分离出来了,这就是10个公式的重大作用。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个位数是5的合数公式总结进去?由于个位数是5的合数公式(f(11)(x)=10x+15,x∈N)是很容易写出来的. 对于素数和合数的判断来说,有了10个公式就够了. 个位数是2,5的全部正整数中,除了2,5是素数之外,其余全部是合数. 这是侯绍胜和王顺庆不将(f(11)(x)=10x+15,x∈N)与10个公式排列在一起的根本原因.
上面的10个公式就是侯绍胜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突破口和主要理论基础.
2 16类合数,猜想A是17个猜想的混合体
上面的11个公式第一次明确了任何一个奇合数都是它们的函数值. 11个公式,代表了11类正整数,再加上个位数是0,2,4,6,8的正整数,这样我们就知道不小于3的全部合数可以划分为16类.全部素数算作1类整数,于是不小于3的全部整数n可以划分为17类. 由此可知,哥德巴赫猜想是由17个猜想混合组成的!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这个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历史!这个发现为我们应用军事思想—先将敌人分割包围,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奠定了基础.《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侯绍胜著)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完成的.
个位数是0,2,4,6,8的正整数n,其结构与f(11)(x)=10x+15类似,使用时再逐一给出.
前面已经说过,n是素数时猜想A明显成立,无需证明。因此只需要对16类合数n逐个给出证明。
16类合数的划分,使研究工作能够一类一类的集中力量进行,这就是将敌人分割包围,然后集中兵力歼灭之.在对某一类合数n证明时,抛开了(避开了)其他所有合数和素数的干扰,使问题变得相对具体和单一,便于针对这一类n的特点给出相应的△. 实现了从不可行到可行的根本转变.现在,只要对这16类合数n,分别给出16类Δ,并且证明n±Δ均为奇素数就足够了.
3 17个猜想,只需要4个具体的证明
上面把合数n划分为16类,并且说能够逐一集中力量进行证明。难道要给出16个证明吗?不是的!只要给出4个具体的证明就可以了。为什么?请看10个公式,这10个公式其实可以分成两大类:个位数是3和7的公式各有2个,只要证明了f(4)(x,y)这一类,按照同理可证的数学思想, f(5)(x,y)可以同理证明,但是实际上不去证明。个位数是7的两个公式,其结构与个位数是3的两个公式类似,可以不再证明.
个位数是1和9的公式各有3个,只要证明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了,其余同理可证,实际省略证明。
所以对10个公式,我们只需要2个具体的证明。对个位数是5或者是偶数的合数n,同样可以划分成两大类型,只给出2个具体的证明.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4个具体的证明,全面证明了猜想A.
1977年,侯绍胜证明了猜想A成立的充要条件定理. 根据充要条件定理,必须证明每一个不小于3的整数n,都存在一个非负整数△,使n±△都是素数. 我们知道不小于3的整数n有无限多个,显然地,如果不能将这无限多个n归纳成有限个类型,对每一个具体的n都找到一个非负整数△,再证明n±Δ均为奇素数是不可能的,侯绍胜为有无穷多个n所困扰.到2000年,经过24年的思考与积累之后,终于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证明了个位数是1,3,7,9的奇合数仅仅是10个函数式的值. 如上所述,有了16类奇合数的划分之后,终于克服了有无穷多个n的困扰,通过4个具体的证明,就能够全面证明猜想A..
4 实施新的数学思想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数论的基本问题
要证明n±Δ均为奇素数,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
第一个问题是有无穷多个n. 如果不能将无限多个n归纳成有限个类型,对每一个具体的n都找到一个非负整数△,再证明n±Δ均为奇素数是不可能的!上面已经将不小于3的合数n划分为16类,已经克服了有无限多个n的困难。
后面的任务是针对16类合数n,分别给出16类相应的Δ,并且证明n±Δ均为奇素数就足够了.
第二个问题是,因为n±Δ均为奇素数,而且n+Δ,n-Δ是关于n为对称的两个素数,所以必须证明在[n,2n]区间内必有素数. 这既是n±Δ均为奇素数的必要条件,又是素数分布的一个基本问题. 不证明这个问题,就是没有证明猜想A.
第三个问题是,在证明n±Δ均为奇素数之前,首先应该证明n+Δ,n-Δ在甚么情况下是复合数,在甚么情况下是素数. 这个问题不解决要证明n±Δ均为奇素数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有了素数和合数的概念之后,就应该回答素数有多少?在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之后应该进一步回答个位数为1、3、7、9的素数是否各有无穷多个?素数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在有了合数的概念之后就应该回答合数有多少?合数的分布规律是甚么?合数的结构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这个规律是什么?合数与合数之间有没有数量规律?如果有,这个规律是什么?
在有了素数、合数的概念之后,应该研究素数与合数之间有没有数量转变规律?如果有,这个规律是什么?
在有了素数、合数的概念之后,上述问题就应该是数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主要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主要回答在《奇合数的分解公式、素数的分布及一个新筛法》和《素数与复合数的关系、正整数是素数的条件》两文之中. 后面还应继续回答与证明猜想A有关的问题.
上述三大问题,任何一个不解决都不可能证明猜想A. 由此可以知道,猜想A的问题是和数论的基本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解决三大基本问题之前,要证明猜想A是不可能的.
第四个问题是,在解决了上述三大问题之后,如何证明n±Δ均为奇素数.这是比上述三大问题更复杂的问题.不但要对16类n,分别给出16类Δ,更要创造全新的筛法,证明确实存在Δ,使n±Δ均为奇素数.
上述四大问题,一个比一个更复杂. 任何一个都是若干问题的集合. 任何一个不解决都不能证明猜想.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实质性的进展. 解决了全部问题就证明了“1+1”.
270年以来,全世界的数学家都在说证明“1+1”难、难、难.但是,难在何处?为什么难,几乎从来都没有说清楚. 上述分析已经清楚的指出,证明“1+1”,难,难就难在欲证明“1+1”,必须先回答上述数论的基本问题. 在回答数论的基本问题之前,要证明“1+1”是不可能的. 研究“1+1”的数学家,甚至是著名的数学家,或者不知道“1+1”成立的充要条件,或者知道充要条件,但是却被充要条件提出的艰巨任务所吓退. 于是试图在回避充要条件的情况下、另辟蹊径证明“1+1”,如此说明他们不知道必要条件是不可违背(回避)的. 这就是他们虽然已经“绞尽脑汁”,但是仍然不能证明“1+1”的原因.270年的研究经验和结果同样告诉我们,要证明“1+1”,必须解决充要条件提出的所有问题,如此就能证明“1+1”,不如此,就不能证明 “1+1”.
参考文献及联系方式同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