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听说你大学的专业是流体力学?”
“是的,领导。”
“那好,去帮我倒杯水。”
“领导,请你尊重这门专业,流体力学是……”
“请你谈谈非等熵的稳态可压磁流体力学方程在持续等离子体约束受控热核聚变中的应用。”
“领导,饮水机在哪?”
相信你一定看过类似的调侃不同“专业”的段子。
它们之所以成为笑柄,是由于我们在职场上遇到的太多问题,都是因为不专业的人干了“专业”的事。而大多数人还没有养成敬畏专业的习惯。
前段时间引力波话题热闹的时候,一段节目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开来:在一档五年前的求职节目中,一名叫做郭英森的民间科学家讨论引力波,还说自己的梦想是拿诺贝尔奖,但遭到了嘉宾方舟子的奚落。
许多大V和网民对此口诛笔伐,认为是“砖家”的偏见扼杀了“诺贝尔哥”的创见。
在节目中方舟子曾嘲笑郭英森:“我是觉得他可能连初中都没有学好,只记住了几种术语,就开始乱用。什么引力波、物质波的。”
网友反而嘲笑专家被打脸:看吧,正是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管道工,早在五年前就发现了当下最热门的科学话题,只要有梦想,不是行业中人也能有顶尖的成就。
毫无疑问,这些人把“提出概念”粗暴等同于“解决问题”,但拜托,引力波的概念爱因斯坦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
网友狂欢式的控诉背后隐含的潜台词是:科学什么的我不懂,不过谈到梦想,我们可是专业的啊!
只是,有时候,专业的壁垒,可不是光凭爱与梦想就能打破的。
《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故事在现代有了很多新的版本:
传说在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程序员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代码,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栈溢出了。
传说在每一个公关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AM身边,扫一眼rundown,低声提醒对方说:时间排错了。
传说在每一个生物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技术员身边,扫一眼引物序列,低声提醒对方说:会有发卡结构。
人们都知道这些是段子,却依然对此津津乐道,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喜欢“反差”——这种突破心理预期的戏剧化叙述更符合传播规律。
行业内的人干好行业内的事,是本分。行业外的人干好了行业内的事,才是大新闻。
所以我们听到的往往是这类不完整的故事:
很多人知道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并非电影专业出身,甚至因为成绩太差,申请电影学院申了三次才被英语专业录取。但很少人知道他长期跟科波拉等专业人士混迹,耳濡目染,并且从小痴迷摄影,十多岁就有能力独立拍摄并剪辑影片。
很多人知道康德的职业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教师,而非哲学家。不仅如此,莱布尼茨、休谟、笛卡尔、斯宾诺莎也不是以研究哲学为生的。但很少人知道哲学自康德以后才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此前并无专业之说。
很多人知道亚马逊的创始人原本是个玩对冲基金的金融从业员。很少人知道Jeff Bezos是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系的双学位获得者,并且在进入银行前曾研发过一款国际贸易网络系统。
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有爱”——业余爱好者可以自由学习他喜欢的东西,而专业人士还要学他不喜欢的东西。
兴趣驱动,只能让人接触到一个行业里光鲜有趣的部分,但那些因职责所在而不得不忍受的枯燥乏味、劳心劳力的部分,才是专业人士把事情做得完美的根本。
只有兴趣,无法让你成为一个专业人士。
热爱固然重要,因为它能带来昂扬的心态、充沛的精力和无穷的想象,因此有时甚至能产生比专业人士更好的构思。
但相对而言,从业余踏入专业领域最重要的一步,往往是承受将这件事情必须做完、做完美的压力。
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所谓“专业的”,就是:
能下判断,能下正确的判断,能在短时间内下正确的判断,能长期在短时间内下正确的判断。
造成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壁垒的,不仅是双方投入的时间长短差异。业余人士往往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见识,也就是所谓的专业素养。
1、信息转换能力比词汇量更重要
网络时代,业余爱好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与专业人士同等的信息渠道,但是如何将庞大的资料整合转化,却需要思维训练。
就好比,电子辞典、谷歌翻译让我们能轻易获得每个词汇的意思,但如何理解特定的语境和俚俗话语,这才是关键。
举个例子:
美国人问:“Do you eat dog(你们吃狗肉吗)?”
中国人回答:“Yes, but turkey is our best friend!(吃,不过火鸡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不了解文化差异或对伦理学无感的人看到这段对话,就算每个词都看得懂,但对串成一句的意思依然摸不着头脑。
门外汉往往只能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而行业中人拿起一个苹果,便能准确判断品种和品质。业余爱好者眼里看到的是知识点,专业的却能把握这个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判断其属于什么阶段的产物,与其他理论的关系。
2、语境共识是对话的前提
这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单独完成的工作,却没有单独一人就能构成的行业。我们既要理解别人的观点,以及让自己的观点被人理解,行业内部的专用概念、术语和范式就是是形成语境共识的前提。
这些词汇往往与日常用语不同,容易造成误解。比如文学批评的“批评”指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论证性评判,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单纯指出错误。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术语,是门外汉无法有效地参与专业话题讨论的重要原因。
3、思维方式:“感受流” VS “证据流”
“行业外人”往往是“感受流”的,对一个问题不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和预设。他们尤其钟爱“顿悟”,喜欢一步到位,掌握了初级的理论,就想要着手解决最顶级的世界难题,比如那些宣称自己发明了永动机、推翻了牛顿三大力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民间科学家。
而“行业中人”却是“证据流”的,不仅要有证据,而且孤证不立,在思维上有严密的图谱,在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他们的目标往往只是希望突破圆周上的一个点。
门外汉尤其热衷“推翻”和“证误”,乐于颠覆传统观点,而行业中人对前人的积累和发现会有更多的敬畏之心。
之所有会出现“最牛的事情都不是行业中的人做出来的”这种说法,是因为人们相信,在一个行业里呆得久了,活力就被束缚了,思维会固化,还有可能被上下游利益绑架,这些都无法让你做出大胆的改变。
只是,专业从来不等同于迷信权威。诚然,每一个勇敢的开拓者,在最开始都会被当成冒失的闯入者。能发展到今天的行业都是前人勇于打破权威的结果,而保持专业性,恰是为了保护前人积累的成果的不被浅薄和无知所破坏。
我们可以说,确实有非专业人士做出了行业中最牛的事情,但不可忽略的是,当一个人做出了行业里最牛的事情,恰恰意味着他的思维方式已经融入其中,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行业中人的过渡。
大多数人还没有养成敬畏专业的习惯。请相信“专业”这个词,并且放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下次如果有外行人仍然孜孜不倦地对你手头的工作指手画脚,你不要试图去说服他,对你来说,那太费力气;对他来说,那太慷慨了。
本文由LinkedIn原创。
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在公众号回复“赤兔”)。如有问题请联系领英客服电话:4000106277。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