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上,一位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修行者走在雪地里。
到一座山林里隐居起来、与世无争,是不少人理想的生活。不过理想归理想,真的进了山林,与世隔绝、没有荫蔽的隐士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食薇南山,吃出境界
隐士界的第一食物,就是“薇”。薇是一种野菜。
周灭了商之后,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便隐居山中,耻于周粟,而坚持采薇为食,从而为隐士的特立独行树立了标杆。
隐士偏爱薇,因其漫山遍野地长,自生自灭,和人工栽培的粮食相比,更具有超脱性;也因伯夷叔齐的典故,薇更寄托了隐士的独立人格。
包在青菜叶里的野菜饼是隐者的珍馐清香细嫩的松针选出来可以当菜吃也可以泡茶。在没有薇生长的山林,隐士们也有其他食物。
“尝饵松柏叶及杂花散。”(《旧唐书·王希夷传》)
“但服松叶饮水而已。”(《旧唐书·潘师正传》)
“食桂栌实, 服黄菁子。”(《高士传·接舆传》)
隐士的食物是寡淡的,但他们“食不求美”,却求意义。松柏长青,有君子之姿;桂、栌、菁是芬芳馥郁的嘉树香草。这些食物不但高洁,而且是不为常人所食之物。
所以隐士吃的其实是一种境界,是通过食这一行为,显示其归化于自然的志趣。
洒脱的隐士风,穿出姿态
一袭洒脱的布衣,一顶斗笠,印象中的隐士似乎都是这样的打扮。不过古代隐士的着装其实更为原始:
冬天披上动物裘皮以抵御严寒;而夏天,则穿上植物纤维纺织的布,有的甚至仅以草编蔽体。这种原始风的穿衣打扮在历代隐士传中都屡见不鲜,形成了独特的隐士风。
《高士传》里记载隐士善卷的打扮就是冬衣皮毛、夏衣细葛布;《南史》中的隐士翟法赐也是以兽皮及结草为衣。
当然在典型的隐士风之外,也有些隐士想超越传统,玩点花样。
元末的隐居画家王冕, 装扮行头颇为复杂,他爱戴高帽子,身披绿蓑衣,脚上穿着木齿屐,手上提着木制剑,不禁让人想起西方的堂吉诃德。
隐士的衣服与他们的人一样,都是特立独行、不守规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隐士风,虽是受山居条件的限制,却多少也包含了他们对俗世衣冠之礼的不屑。
与鸟兽结邻,住出逍遥
对现代很多人来说,买一所房子便穷尽了一生。而隐士的住房问题就简单多了。参天大树、幽深洞穴,足以容身。
比较常见的住法是穴居。 岩穴能避风雨,且冬暖夏凉,实在很适合隐士们高卧。
晋代的隐士孙登在北山挖个土窟居住,同时代的郭瑀也是凿石窟而居。而东汉隐士刘仲卿的岩穴,则是岩穴中的豪宅了,他隐居的山洞, 里面竟然有三十六间房子, 周折往复, 非常广大。
隐士不仅居住在天然的岩穴里,也会自己动手盖房子。 终南山大峪 一位隐士修行的房子就建在整块的石头之下。
除此之外,隐士们还有其他居住方式。有的结草为庐,有的倚木于树,就这样简简单单、仿佛鸟兽虫鱼一般蜗居着。
小屋子是否安身,隐士们其实并不看重。他们看重的是天地构成的巨大庐舍。正如阮籍所说:“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
生时如此,死后也可如庄子那样,“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赍”,真真是逍遥自得。
有一种浪漫叫偕隐
山居的隐士大抵是孤独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隐居就注孤生了,有一种隐士的浪漫叫“偕隐”。
汉代的梁鸿拒绝了豪门闺秀选择了貌丑的孟光。而孟光恰愿与梁鸿一同隐居,于是二人“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真真是神仙眷侣的生活。
隐士的浪漫自有其独特风味。难怪《红楼梦》 的林黛玉也向往偕隐的生活,吟出“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 的佳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山林里的隐居生活是清苦的,
而也因山林的荫蔽,
隐士们离开了人间烟火,
走向了洒脱的自然,
走进了玄奥的人生。
资料及图片来源
《中华遗产》2014年第12期及网络
编丨灰子
- END -
更多地道美物,欢迎关注地道风物(ID : didaofengwu)
点击图片阅读《从古至今你爱的每只猫都让人沦为猫奴》
点击图片阅读《山那么高海那么远古人是怎么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