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聪明吗 多动症的孩子聪明吗 “你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努力”| 也许Ta只是多动症而已(文末有福利)

生活中,也许你就见过这样的孩子。

他们看起来永远精力充沛,却无法在一件事上安静专注,哪怕二十分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总是有新奇的想法,却难以将想法贯彻执行。

上课总是在东张西望、坐立不安,不由自主地走神、发呆,老师的话听半句漏半句,学习不上心,但有些题目却能用奇特的方法做出。看起来聪明又机灵,却总是不把机灵劲儿用到正事上。

还有,他们会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这样的孩子让老师和家长神伤不已,因此,很多老师就会和家长说:“你这孩子其实很聪明,但就是不用心”。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谈谈这类孩子中,真正需要专业帮助的一部分——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患者,简称ADD患者。

这个名词,可能并不为家长所熟知,但是如果我们把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引入进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或者换一个各位家长更为熟悉的名字——“多动症”,大家可能就知道ADD和ADHD大概都是什么了。 


ADD最主要的症状,是频繁地、不自觉地走神。

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患了注意缺陷障碍(ADD)的孩子,专注时间则短于上述范围,而且非常容易分心。因此,他们很难维持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比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而且,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转头张望。

所以在学校中,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老师最头痛的一部分。

不过,他们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时,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不光在学校听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在任何场景,他们做事都很容易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因此,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他们就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

这种注意力过于分散,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

所谓的“注意力选择性强”,就是能坚持对某一重要的事情专注,而自动屏蔽其他外界的干扰源。

那么相应的,“注意力选择性差”,就是不能从同时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忽视另外一些剌激。所以这一类孩子,一旦从事多任务操作,他的脑袋就容易混乱不堪,到头来什么都做不好。

由于分心,多动症患者对于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屡教不改。尤其是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和完成的细节性任务,更容易出错。

做作业拖拖拉拉,也是这类儿童常见的症状,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丢三落四、拖沓不已,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完不成学习任务,还需要家长在旁边时时督促,甚至考试时也因注意不集中而做不完卷子。

此外,他们还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 


那么ADD和ADHD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通常而言,注意缺陷障碍(ADHD),意指包含过动症状在内的所有ADHD类型,而注意力缺失症(ADD),则是不含过动症状(即前节所述的活动量过多或自制力弱主导型)的ADHD。

因为不少ADHD患者(尤其女性)并无过动症状,甚至是非常安静、没有破坏性的,而过去对此症的认识总是集中在过动症状上,使得这类不过动患者甚少被诊断出来。 

简单的说,一个人如果是ADHD,那么他一定是ADD。 

但一个人是ADD,不代表他一定是ADHD,他跟能并不好动只是注意力无法集中。但这只是少数,绝大部分人冲动控制力差,表现为多动,则其为ADHD。 

不过,还是和其他病症一样,如果家长怀疑自己孩子有多动症或者单纯的注意力障碍,需要带孩子去专业医院,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切勿自行妄下结论。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我有ADD症状

我第一次听到“多动症”的时候,理解还停留在我认识的一个被收养的孩子。

他的房间乱七八糟,地板上到处都放着画得一塌糊涂的画,还有他时不时拿起一把重金属吉他在那里摇头晃脑的画面。

还有的,就是那些被老师在课堂上点名批评,破坏课堂纪律的“坏学生”,和当时品学兼优次次年纪第一的我,感觉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压根没有把“多动症”或者注意力权限和自己联系起来,并常带着优越感,无法理解那些动个不停的同学们。

然而,我自己的问题,在我工作之后才逐渐凸显出来。


在办公室很嘈杂的情况下,我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噪音中描述的事情所吸引,导致很多时候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终于找到了拖稿的原因,捂脸)。

有时候,我可以拿出很好的活动创意,但是却要拖很久才能完整的完成活动策划案,甚至提交的时候里面还有很多常理性的问题,这就导致我自己的策划案,只有在被其他人执行的时候,效果更容易出奇地好。

这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却喜欢跟着别人过一样,总是让我伤心不已。

更多时候,我在努力关注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被相关问题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所吸引,转而研究这些小细节,并通过这些小细节的研究再转入另一个小细节,最后的结果就是,我的脑子里织出了一个大网,可一个关键问题都没有解决。

有的时候,我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片混沌。

有一堆事情等着我去处理,但是我却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甚至潜意识里还期待着一点点混乱,这样会增加我有序化之后的成就感。

当然了,我必须承认,我从来就没有有序过就是了,更多的时间,都被碎片化的阅读、刷朋友圈,以及有的没的聊两句,还有看各种APP和推送的碎片化阅读,生生给消磨掉了。

而且,这样的混沌情况,在拓展到我的人际关系中之后,显得更加糟糕了。

我发现,我记不太清同事和我说什么,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起伏,比如冷笑话之类的,我的注意力很快就会丢失掉,特别是夏天比较热的时候,极其容易半途打盹(谢老板开会不杀之恩)。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得ADD或者ADHD不止是小孩子的专利,大人也有可能成为患者。

现在我才明白,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就有注意力缺陷障碍。

而根据科学家的解释,只有1/3的人成年之后ADD症状会消失,而剩下的2/3人的症状不会自动消失。在最近的一份精神情况调查中,成年人的ADD患病率为北京8.6%,上海4%。

所以我并不孤单,因为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收到了这样的一份“礼物”。当我真正认识到了ADD和ADHD的相关案例之后,之前困扰我的很多东西一切很快就有了解答。 


是什么掩盖了我有ADD的事实?

ADD相比ADHD来言,更具有隐蔽性,毕竟ADD不好动,并没有那么容易看出来。而且,ADD并不是不能够注意力集中,有时候具有ADD症状的人,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注意力集中程度,还比一般人还要强。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依然会比较发散。

另一方面,具有ADD症状的孩子,分析问题的直觉会比一般人强很多,也更具有创造力(也就是一般意义上家长老师口中的小聪明)。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也经常听到老师和同学家长说“你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努力”。从那些家长的表情中,我可以读到其中的失望和尴尬。

让家长最难受的,不是孩子的智商不高,而是孩子明明表现得聪明伶俐,可成绩就是差强人意,行为就是调皮捣蛋,从来都是说话不听。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很多情况下,孩子表现得聪明伶俐,其实就是ADD症状带来的好处,而硬币的反面,就是有一个好脑瓜却无法好好利用,这也是ADD症状带来的坏处。

换而言之,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孩子不想努力,而是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力去努力。

所以,由于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这些创造力和创意构想很难被实现或者具象化,从而被浪费了。


在我反思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我和纳闷,为什么我有ADD症状,却依然是个好学生?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我能很快找到撬动应试教育的支点,很快熟悉知识点内部的关键,并发展出一套最利于自身的应试技巧,这有赖于我敏锐的直觉。

2.    我的家庭教育给我了许多高强度,且具有挑战性的家庭作业,比如一个下午刷600多道小学奥数题。这样的挑战性任务,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刺激感,从而使我喜欢处于专注状态。

3.    电子产品在我求学途中基本被切除了,求学期间我不用手机,基本没有收纳外界信息的渠道,无从分心。取而代之的,是我被安排了集中学习和集中使用电子类产品娱乐的时间,从而保障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被最大化的利用了。 

而一旦到了工作环境,我失去了外人安排和外部压力,也就是外部驱动力被剥夺了。加之工作内容的复杂化,和多线任务的处理,我身上内部驱动力的缺乏,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就被完全全暴露出来了。 

你和你的孩子有ADD么?ADD自测量表

根据以下症状的表现,家长可以通过结合对孩子的观察,判断孩子是否患上了ADD 。

第一 :在过去的6个月内,你或孩子必须“经常”或“很频繁”地存在以下9条表现中的6条或以上:

  ① 在工作或生活中不能注意细节或经常犯粗心的错误;

  ② 在工作或娱乐中很难保持注意力;

  ③ 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没留意听,经常走神;

  ④ 不遵从指令且完不成工作;

  ⑤ 难以组织好工作和活动;

  ⑥ 逃避、不喜欢或不情愿参加需要持久保持注意力的工作或活动;

  ⑦ 丢失工作或活动中的必需品;

  ⑧ 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多因外界刺激);

  ⑨ 在日常活动中健忘。 

第二:上述表现,至少“经常”或“很频繁”地影响到了以下功能中的至少1项或以上:

  ①家庭生活;

  ②工作;

  ③社会交往;

  ④在社区中的待人处世;

  ⑤教育活动;

  ⑥婚姻关系;

  ⑦对钱财的管理;

  ⑧开车时;

  ⑨休闲或娱乐;

  ⑩处理日常事务时。 

此外,大家也可以在微信后台回复“ADD”,获取成人用哈佛ADD测试原量表,给自己测一测。


 如果你已经通过上述测评表和前面文章的表述,初步判断出来您或者您的孩子有ADD症状,下面的一些方法可能可以帮助您和您的孩子。 

1.利用GTD法则,制定学习工作计划

GTD,就是Getting ThingsDon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把事情做完”。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须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使自己一一去执行。 

GTD的核心理念,在于清空大脑,然后一步步按照设定的路线去努力执行。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减少杂音的干扰,也可以避免中途停止手上的事情,去做另一件事情,从而改善ADD症状患者中,像我一样拥有很多新奇想法,却一个都完不成的情况。

在实行GTD法则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搜集。把任何需要记住、跟踪或完成的事情,记在一个可视化的地方,比如一个电子邮箱、计划本,或者便笺。把你脑子里的任何东西都拿出来放到你的计划本里,准备好做下一步的处理。

接下来处理你的计划本,要遵循一个严格的工作流程:从最上面开始;一次处理一项;不把任何东西放回计划本。如果任何一项需要临时去做,而且花的时间少于2分钟,那么立刻去做,而如果超过两分钟,那就把它存档、将它延期以便查询,或者干脆把它扔掉。 

(两分钟原则:两分钟是一个分水岭,任何事情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那么马上就去做。这样的时间和正式地推迟一个动作所花的时间差不多,所以并不会耽误既定日程,也不会浪费很多时间。) 

2.注意力训练

如果你已经有效的利用GTD法则,排除了自身和外界带来的干扰,那么下一步,就需要对自己进行注意力的训练。

注意,注意力持续的长短是可以经过训练的,特别可以在处理枯燥的、不会带来刺激的事务中带,来更为有效的改善。

这方面需要父母循序渐进的培养、监督和鼓励。父母可以尝试让有ADD症状的孩子,去处理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在注意要在开始之前,让孩子明白完成这件事的意义。

以练字为例,父母可以提前告诉孩子练字的好处,以及练多长时间后孩子可能达到的效果。在练习开始后,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辍笔,并出现注意力涣散的动作,比如玩手指,父母必须及时提醒并通过重申目标,比如“你不想字写的好看了么?”之类的话语,督促孩子内化练习动力。

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父母会逐渐发现,孩子需要提醒的次数会渐渐变少,那么训练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当然训练结束后,不要忘记给孩子一个中肯的鼓励,这样以强化内在驱动力和鼓励为机制的注意力训练,才会显得完整。 

3.不随意贴标签

家长和老师必须尽早认识到ADD症状的存在,并帮助孩子克服。

这就像妈妈们存在的抑郁症一样,是很正常的病症,需要专业治疗,而不是随意贴上“恶作剧大王”、“懒孩子”等有害无益的标签。因为容易注意力涣散的孩子对外界的信息接受也十分敏感,父母给予的负面评价,很容易导致孩子自信心受挫,并引发接连的过激心理和抑郁。


ADD症状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正如很多自闭症的孩子,会拥有超凡的记忆力和阅读力一样,ADD也会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老师和家长知晓这种症状,充分理解孩子的状况,并注意引导培养和训练,那么ADD症状就是一个礼物。

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理解这种症状,也有利于互相理解,以及帮助建造一个更为宽容的学习工作环境。 

多动症聪明吗 多动症的孩子聪明吗 “你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努力”| 也许Ta只是多动症而已(文末有福利)

以上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一位在哈佛医学院任教20多年,并担任哈洛韦尔认知及情绪健康中心的负责人教授——爱德华·哈洛韦尔,他是注意力缺失领域的顶尖专家,他所著的《分心不是我的错》系列书,也是该领域最畅销的著作,里面会提供更多具体详实的案例。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阅读整本书以求得更全面的了解。 

为了鼓励各位家长有更强的学习欲望,也为了能让更多人走出对ADD症状的误区,免除更多误伤,我们会提供小小的福利。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0551/999061817055.html

更多阅读

多动症的孩子教育案例 如何教育多动症的孩子

  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太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提要求不应过于苛求。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对于这类活动

说话早的宝宝聪明吗 越早游泳的宝宝越聪明

  越早游泳的宝宝越聪明  运动智能的基础训练,包括蠕行,比同龄宝宝更会行走,而且都会做得比不游泳的宝宝好得多。在水中,水的浮力会减少,地心引力对宝宝行动上的阻挠,使宝宝学蠕爬行走都更容易,让宝宝在适当深度的水中蠕行爬行或行走,

冬至出生的孩子 冬至生的孩子好吗_冬至出生的孩子好不好

很多孕妈还孕期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在吉时出生,那么冬至生的孩子好不好呢?为此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冬至生的孩子知识,欢迎大家参阅。冬至生的孩子好吗冬至生的孩子好。其实只要孩子健康出生,健康成长就好。冬至出生孩子的特点:1

a型血的人聪明吗 b型血的人聪明吗

聪明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那么,b型血的人聪明吗?下面有小编为大家介绍吧,希望大家喜欢。b型血的人是否聪明的分析一其实问的是什么血型的人最聪明。四种血型的人都有聪明的也都有笨的。从概率上讲,大体

声明:《多动症聪明吗 多动症的孩子聪明吗 “你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努力”| 也许Ta只是多动症而已(文末有福利)》为网友花开自有花落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