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7日,来自阜外医院心内科的李建军教授在2015年中国心脏大会上就“胆固醇——昨天、今天与明天”做了精彩报告,对胆固醇学说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未来血脂治疗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胆固醇学说的发展
1973年,Akira Endo教授及其同事从桔青霉菌中分离出康白丁,并与1974年证实了康白丁在人体中的降胆固醇作用,这意味着他汀的诞生,其后Scott Altmann发现了胆固醇转运蛋白BPC1L1。2015年依折麦布发明者Harry R. Davis获得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Akira Endo教授基金奖。
ASCVD的脂质学说具有强大证据链,例如经典模型(高胆固醇喂养兔)、改良试验证据(脂代谢相关基因敲除)、斑块组织病理学发现(胆固醇核心)、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冠心病)、ASCVD患者脂代谢特征(胆固醇增高)、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胆固醇干预)及更低LDL-C与心血管事件(IMPROVE-IT)。
早期动物试验发现,胆固醇喂养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病理学研究表明斑块组织的核心是胆固醇。Framingham研究(n=5209)显示,总胆固醇水平升高1%,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
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n=361662)发现,总胆固醇水平减少1%,冠心病危险性减少2%。1960年~1990年间,很多冠心病一级预防早期研究(药物研究)得到了阳性结果;
同期的二级预防发现安妥明、烟酸及回肠旁路术都可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冠心病风险。自他汀从80年代末诞生至今,大量研究证实了LDL-C是“坏胆固醇”,LDL-C降幅在一定区间内与不良事件相关,因此高胆固醇血症防治指南也开始形成,例如1988年美国的ATP I、1993年的ATP II、1997年的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001年ATP III。
2011年ESC指南的最大特点就是拓宽了极高危人群范围,同时对靶标进行了限制,其后2013年I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NLA指南、英国国家指南及ACC/AHA指南相继问世,虽然学者们对ACC/AHA指南争议较大,但它仍兼顾了胆固醇治疗的基本理论,此后还有日本指南、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血脂临床管理指南。
2014年,多个杂志同步发表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指南,指南对他汀、依折麦布及普罗布考在FH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推荐。
现有胆固醇学说内涵面临的挑战
挑战1 脂质浸润学说无法解释某些科学现象,LDL-R缺乏是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但FH患者缺乏LDL-R,照样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类人群的发病原因无法解释。单核-巨噬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不能诱导胆固醇在细胞内的聚积。
挑战2 胆固醇学说不能解释所有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临床上50%冠心病患者无明显血脂异常,而LDL增高也未必引起冠心病。
挑战3 有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人体老化的基本表现,冠心病发病确实存在老年聚积现象,因此冠心病有可能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疾病。
2013年发表于《柳叶刀》的HORUS研究观察了137具木乃伊尸体(埃及人、秘鲁人、吉普韦布洛人及阿留申人),发现34%确定或疑似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公元前后人群都有发生,30岁以下人群发生率为16%,与越战及朝鲜战场美国士兵尸检结果一致,因此研究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人类老龄化的固有结果,而非由于特定饮食或生活方式所致。
另有研究发现CHD死亡率曲线存在拐点,说明仅用老年退行性疾病来解释动脉粥样硬化是不可取的,后天因素能够发挥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