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故事〗:晋朝清谈家王衍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最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侃侃而谈,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质疑时,他随口更改,随心所欲。人们说他是“口中雌黄”
“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其意思是指有些人不顾事实地随意批评或者乱说。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口二字人们容易明白,是随口说话,但为何与一个矿物名字——雌黄联在一起呢?
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多为珍珠光泽。在古时人们写字时用的是黄纸,如果把字写错了,用这种矿物涂一涂,就可以重写,所以,成语的源由就出于此。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多有珍珠光泽,可用作颜料。古时写字用的纸多是用黄檗染成的,据说用黄檗染纸可以防虫蛀,所谓“青灯黄卷,面壁苦读”就是指此。现代人写错字了可以用涂改液修改,与此相似,古人写错字时就用雌黄把错字涂掉后再写。
(常常与雌黄共生在一起的还有一种矿物叫雄黄,其成分为硫化砷,为桔红色,多为粒状、致密块状,也有皮壳状者,晶面反射光线很强,常为金刚光泽,这种矿物的另一名字叫鸡冠石。)
“信口雌黄”这句成语源于《恶书·王衍传》。王衍是东晋人,是当时名的清谈家。他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而是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最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和人清谈时手里还拿着尾拂尘。他侃侃而谈时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但即便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地随口更改。于是当时的人们都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后人就将不顾事实地随意批评或乱说称为“信口雌黄”了。这就是这则成语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