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社交网络让人们有了一个暴露在公众世界的机会。很多普通人也喜欢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秀自己,个性中自恋的部分逐渐被放大;现在对独生子女过度关注和赞美的教养方式,也很容易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所以造就了自恋的流行病。有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正面临一场“自恋大流行”。
心理专家指出,适度自恋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自信心的体现;但是过度自恋则是一种心理的病态,这对自己和他人来说或许都会是一种伤害。女性如果一味活在“理想自我”的幻影中,不仅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而且容易发展成一种病态的自我依赖,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精神折磨。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那些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来说,社交网络的爆发让他们有了一个暴露在公众世界的机会,他们热衷于在网络上结交许多好友,过于在意自己的发言是否被关注,他们都希望自己受到明星般的礼遇,有一大批追随的“粉丝”,所以造就了自恋的流行病。有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正面临一场“自恋大流行”。
心理专家认为,现在对独生子女过度关注和赞美的教养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在追星时代,名人在各种场合展示自己的美貌、名牌、流行歌曲、时尚元素,这种自恋情结极具感染力,很多普通人也喜欢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秀自己,个性中自恋的部分逐渐被放大;还有信用卡的普遍使用,夸大了人们的实际能力,这也会助长年轻人自我陶醉的情绪。
心理专家指出,适度自恋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对自我的愉悦接纳,是自信心的体现。但是,如果自恋情结太过严重,则可能像心理学家拉·洛克福库德所说的“会比世界上最善于欺骗的人更加善于欺骗”。一味活在“理想自我”的幻影中,不仅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而且容易发展成一种病态的自我依赖,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精神折磨。
(爱华阅读配图)
互联网社交媒体促成“自恋大流行”
近日,美国互联网信息专家比尔-达维多称,频繁使用互联网社交媒体会让人们的自恋倾向越来越严重。心理学家通过对3.7万余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发现,自恋人格倾向特征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普及。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恋”情结,只不过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比如,男人更喜欢吹嘘自己曾经的荣耀和辉煌等,用外在的成功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女人的自恋则更多表现为对自己容貌、身材的关注,喜欢照镜子、被夸奖等。专家指出,自恋“流行病”是指人们在社交媒体频繁发布个人的生活隐私,语言以自我为中心,并过度在意自己的关注度。
研究发现,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人们变得更加自恋,较为自恋的人,似乎更容易沉溺在微博上,更新留言、发布一些造型惹眼的照片、显示最近的心得感悟等。因为自恋的人往往需要他人的肯定,而在社交网站上,人们很容易呈现出跟现实不一样的“理想”形象,自恋、夸大等行为更容易得到彰显。因此,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热衷于不厌其烦地暴露自己,他们通过微博或者博客的形式,把个人信息向关注者进行狂轰滥炸。这些人甚至很自我地认为,无论男女,每个人的生活细节都应该和陌生人分享一下。
女性化妆上瘾也是一种过度自恋
有的女性清晨化妆,会因为一点点不如意而反复重来,宁可不吃早饭或者上班迟到也要化到满意为止。这种对化妆欲罢不能的“上瘾”心理,已成为困惑都市女性的一种心理疾病。
化妆上瘾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化妆的过度依赖,而“病情”最严重的常常是先天条件最好、学历最高、容貌最美的女性。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兼医学美容顾问丝荣分析,这类女性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她们的潜意识里一直在努力不懈地追求完美。可能会因为在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些不完美让她们感到失望,所以她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似乎是用自己的完美来弥补社会和生活的不完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心理补偿”。因此,她们在任何一件与自己有关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也会过分认真、一丝不苟,容不得自己有半点马虎。渐渐地,她们便会从自尊、自爱、自我要求高转化成为自恋;倘若不能及时疏导,就会再从自恋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自恋狂。
丝荣认为,对于女性来说,妆扮过分和装扮得体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很难掌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因此,她告诫道:“女性化妆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让化妆品成为你心理疾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