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很焦虑 你每天忙忙碌碌,一定过得很焦虑


文/子非鱼   编辑/西西   图片/Pixabay

来源/家长进化论(ID:parentsup)


不知你是不是也一样,工作日期待着假期,而真到了假期时光,却又没法好好享受闲暇、心无旁骛地陪伴家人,不是担心有未回复邮件,就是拿着手机不停刷。


即使是刷朋友圈的同时,也要强迫自己去读有营养的干货文,好让自己的闲暇时光过得更有效率。


即使大家嘴上说自己最喜欢闲暇,而实际行动上,却似乎更喜欢不停忙碌的状态。哪怕手头没什么重要的事做,我们也会千方百计为自己找一点事去忙。

 

而社会中的歧视链中,忙碌也似乎成为了高阶层、高地位的荣誉象征。 


于是,我们对王健林一天飞两地的生活状态仰慕不已,也对生了五个孩子、拿下哈佛学位的日本妈妈心服口服,可我们却丝毫不羡慕摇着大蒲扇,整天躺在舒服的摇椅上晒太阳的老大爷。 


不过,我们这么享受忙碌,如此羡慕周围的大忙人,究竟是真心喜欢工作,还是我们实则在享受忙碌背后,被人认为“你很重要、有价值,你的社会阶层高”的快感呢? 


而你每天不停的忙忙碌碌,究竟有多少才是高质且有效的呢?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探究一下,21世纪的人类,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让自己忙碌,以及怎样的忙碌才是真正高效的。


忙碌——让我们欲罢不能的春药 


我们先来看看,人们是不是普遍都喜欢忙碌,而排斥无所事事的状态。 


忙碌让我们快乐


一个2010年的国外研究,就对人们对忙碌和闲暇的偏好,作了一番探索。


在这个研究中,被试学生收到了一份调查问卷,而他们可以自行选择提交问卷的地方。一个地方,是在隔壁房间,但需要在门口等待15分钟以后,才可以进门提交;另一个地点,在离他们15分钟步行距离的房间。


这些被试者者,需要做一番权衡,到底是无聊地等待15分钟,还是让自己走15分钟的路。 


刚开始,被试毫无疑问选择了在隔壁房间门口耐心等待,而没有去选择不必要走的路。也就是选择了闲暇,而不是忙碌。

 

不过后来,研究者告诉被试,走15分钟的人,可以得到一份很有吸引力的礼物作为奖励。而在这种情境下,绝大多数被试都选择了走路,而没有选择15分钟的无聊等待。 


为什么被试者的选择会出现变化呢?

 

原因之一在于,人们会厌恶不必要地消耗能量。


而这种厌恶,可能深深植根于我们作为进化动物的先天基因中。因为在原始社会,如果将可以用于寻找食物、躲避天敌的能力白白浪费掉,那么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从而让人的存活率降低,这种人更容易被提前淘汰。 


因此,为了能提升自己的存活率,我们会明智地使用自己的能量,这也就是最初被试不愿意白白走路的原因。 


原因之二,就是人们都喜欢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目的、有意义、有正当理由,而不喜欢去做没有原因的事情。即使我们做的某些事情没有特别的原因,我们也会刻意去找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理由。 


尤其在一个选择万般无聊,另一个选择看起来稍好一点的时候,我们更容易为自己寻找理由,去选择后者。


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有了一份足够有吸引力的小礼物,那么走15分钟的路,也就比无聊等待更有趣、有意义了。而“得到礼物”,就是被试让自己在15分钟内保持忙碌(走路)的理由。 


回到生活,如果有一天你并没有特别的事要做,但又不喜欢无所事事的感觉,你可能会选择出去走走。


而假如只是漫无目的的走路,好像依然很无聊,所以你可能就会在脑海中为自己寻找理由——“消耗热量、锻炼身体,再顺便吃个饭,或许还能看场电影”。

这样想的话,出去走走就有了目的、意义和正当理由,我们自然不会再选择在家中无聊度日。 


除了这个例子,你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吃饭、坐车或者等待某件事的时候,是会单纯干坐着,还是拿出手机打开朋友圈呢?


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选择后者。 



为什么?


因为干坐着让我们感到无聊、焦躁,而在手机上查查邮件、刷刷朋友圈、看看新推送,时间就变得更好打发了,而这种忙碌的状态,也让我们更快乐、更充实,你可能也会因为读到了一条新知识而觉得这几分钟时间没有白费。 


所以,这就是忙碌的力量。


而的确也有科学研究表明,适度忙碌的状态让我们更快乐,也难怪我们如此喜欢让自己忙起来的感觉。 


为什么人们享受忙碌?

人们喜欢忙碌,不仅由于我们会在感觉上感到更加快乐、满足、充实,忙碌状态背后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原因,也让我们更愿意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大忙人。


1、时间越来越贵,我们不敢不忙 


其一,就是时间变得越来越值钱,让我们被动地追求忙碌状态。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时间的使用总是有诸多限制,因为你总不能在农作物还未成熟的时候急着收割,有限的时间只能做有限的事。因此在特定时间内创造出的财富,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而如今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无限的创造力。创造财富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大家的时间成本和时间产能,都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有的人一小时只能赚几十块,而有些人,一秒钟就能创造巨大财富。 


不过,即使人与人之间在单位时间内的财富产能不同,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每个人的收入,都比过去更多了。


在日益增长的经济形势中,虽然人们的收入都在以不同速率增加,而一天的24小时内,能进行工作的时间依然毫无变化。 


所以,每个人的时间都越来越值钱了。


相应地,一小时的单价增长,而浪费一小时的成本也就增加了,时间越发稀缺,闲暇也就越来越贵。


为了让财富创造最大化,我们不得不最大化利用自己的时间,绞尽脑汁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也越来越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因为浪费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所以,在高效用时的压力,和充分利用时间创造财富的激励之下,我们的工作用时越来越长,要处理的邮件、电话、会议,要跟进的项目、想法和议案也源源不断涌来,手机、电脑的日渐智能和随处覆盖的WiFi,也意味着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工作,无论是在家中、户外,还是健身房、咖啡厅。 


时间就是金钱,我们不敢怠慢。 


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反而让我们一步步沦为了工作的奴隶,被时间的成本与价值,弄得焦虑无比。 


而时间、金钱与焦虑三者之间,也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关系链。


这个关系链,早在美国战后繁荣时期,就已经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ary S. Becker发现了。 


他发现,尽管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可以利用的省时工具(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汽车、保姆等)越来越多,但我们的闲暇时间反而没有增加。 


用金钱买到的时间,并没有被我们用来休息和娱乐,而是将其继续投入了工作之中,从而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GaryS. Becker还发现,人们收入越高,就越容易超时工作。


因为工作相当于时间利用效益最大的方式,而休息和度假,则意味着不少钱白白溜走,人们会在惶恐和不安中,怀疑自己是否在明智利用时间,况且有很多人是闲不起的。 


于是,超长工作的强压力,和时间分配的高要求,以及浪费时间的高成本,直接增加了人们的焦虑程度。 


这种对闲暇的焦虑,有两个研究就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中,被试被分为两组,他们都被要求听一段歌剧。而不同的是,研究人员会在一组被试听歌剧之前,询问他们一小时可以挣多少钱。


而也正是这一组被试,会在听歌剧的过程中更加烦躁不安,也显得更不开心,还会不断要求快点结束这个实验,好让自己去做一些对赚钱有益的事情。 


当你想好好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看一部电影时,想起自己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损失掉的金钱,以及别人可能取得的进步,无疑是最扫兴的事情。 


另一个研究,来自韩国首尔大学的教授Jungmin Lee。他发现,常抱怨时间不足的人,大多数来自于富裕家庭,收入越高,人们就越容易因为时间而焦虑。 


所以,当人们每小时赚得钱越来越多,闲暇就成了负担不起的稀缺品,也变成了焦虑情绪的触发源。 


金钱上的富人,却成为了时间上的穷人。 


以上这一点,是人们在竞争激烈、时间越来越贵的知识经济下,被动而焦虑地选择忙碌的原因。 



2、忙碌,是高阶层的荣誉勋章 


还有一个原因,会让人们甘之如饴地主动选择忙碌,并乐于享受忙个不停的状态,因为忙碌是高阶层的象征标志。 


在过去的时代中,闲暇才是高阶层的象征。


因为如果你足够富有,就有足够的钱去支付足够多的闲暇时光。当时的媒体,也喜欢渲染“富人都可以躺在泳池边晒着太阳,挥霍时光”。 


而现如今,高阶层的人们,似乎都是马不停蹄的空中飞人。


闲暇和享受与他们无关,取而代之的细化到分秒的日程安排。而媒体的口风,也变成了对忙碌富裕阶级的赞颂,比如对王健林密集出差行程的刷屏报道。 


而这种闲暇与忙碌的地位转换,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数据支持的。 


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确实要比低学历、低收入的人更加忙碌、闲暇越少。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者,就曾对1000名专业职业(医生、律师等)的人进行了调查,并发现有94%的人,每周工作至少50个小时,几乎有50%的人,每周工作长达65个小时。 


其他研究也显示,大学学历的美国男性,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的比例,从1979年的24%,已经上升到了2006年的28%,而2017年的今天,这个比例只可能更高。 


还有研究说,在日常工作之余,还会用手机工作的人,有60%会花费13.5小时的时间,在手机上处理工作所需事宜。


而普林斯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联合研究还发现,在1985-2005年间, 高中以下学历的美国男性,每周的闲暇时间增加了8小时,而大学学历的美国男性,在这20年间,每周享受的闲暇时间,却减少了6小时。 


而由于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参与工作,但家庭的育儿和家务依旧主要由妻子承担,因此,美国大学学历的女性,不仅比1965年有更少的闲暇时间,她们比高中以下学历的女性,每周享受的闲暇甚至也少了11小时,比男性更加忙碌。 


低学历人群闲暇增多的原因,不难理解。 


现在的高中学历,会比以往的处境更加糟糕,不仅收入越来越少,失业率也只会比过去更高,而且高中学历者得到全职工作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因此,低端手工业和制造业的劳动需求大幅减少,大学学历以下的人,整体的工作机会都减少了,低学历的人群就这样越来越闲。 


而高学历人群的闲暇普遍减少,有四个因素。


一个原因在于,这部分人群更倾向于用有限的时间提升自己,所以他们会参加更多的培训、读更多书,或者做更多工作。 


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也说过,高学历、高职业的人,单位时间收入更高,所以受到金钱驱使,他们更愿意玩命工作、玩命花钱享受。尤其上层人群中,超时工作的回报,已经不仅仅是金钱了,更多在于圈子、人脉、资源和威望等分量不小的隐性回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时间换更多金钱,也是桩划算的买卖。


第三个原因,就是人们多次提到的“事业不安全感”。 


房价高企、保障不力,行业间快速的更迭重组中,中产下滑的风险比以往更大,谁都有可能明天失业、一朝返贫。


再者,目前的优质房产和教育,都越来越贵,加上人们寿命越来越长,谁都有一个担心,那就是自己能不能在有能力的时候,安顿好子女的未来,以及未来手里养老金,够不够负担体面的晚年生活。 


“铁饭碗”越来越少,人人不得不咬牙拼命,拿有限的时间换取未来的保障。


第四个原因,在于高学历的父母,比低学历的人更愿意花费时间陪伴孩子。

 

芝加哥大学Jonathan Guryan教授的研究就说,有大学学历的美国妈妈,要比高中以下学历的妈妈,每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出4.5小时。 


这一点很好理解。 


每天都很焦虑 你每天忙忙碌碌,一定过得很焦虑

高知妈妈深谙教育理念,以及陪伴和亲身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就不甘心忙于工作、忽略孩子。


为了在处理好工作的同时,陪伴好孩子,她们就只能牺牲睡眠时间,尽力去达到孩子与工作的平衡,努力去做世俗意义上的“好妈妈”,所以也就有了“职场妈妈对孩子发展没有负面影响”的结论。 


而高学历爸爸们也一样,有大学学历的职场爸爸,要比上一辈的父亲,拥有更多男女平等的观念,也愿意花费更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而他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要比低学历父亲多出105%。 


这种趋势存在于每一个国家,尤其是相对更加富有的国家。 


工作时间原本就已经够长,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高学历父母们的个人闲暇时间越来越少,也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在社会激烈竞争、经济不平等,和对后代、晚年的忧虑之中,即便是精英阶层,也会在巨大压力中拼命工作。 


那么,超时工作,到底有没有回报呢?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就说明,对于知识型工作者,由于产出的衡量标准比较模糊,所以他们在办公室的工作时长,往往容易被看作高效率和高忠诚度的反映指标,那些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也就更可能得到升职和加薪,也比较容易在整体裁员时幸免于难。 


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这种“超时工作溢价”,就让许多爱加班的人,比不加班的同事多挣了6%。 


而这个溢价的背后,其实也有性别不公的体现。 


因为职场妈妈,总是无法频繁加班、超时工作,因而进一步扩大了她们与未生育女性同事,以及和男性同事之间的收入差距。


从这一点来说,“女性生育后收入更可能下降”的研究结论,也就找到了部分解释。


精英阶层能通过超时工作,获得更多金钱回报,提升升职几率,而上层人群,也能通过超时工作,获得更大的收入提升和隐性回报。 


因此,越来越闲的穷人,与越来越忙的富人之间,差的就不仅仅是钱了。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也表明,当被试被要求阅读两个男性的资料时,更忙碌的那个人,被更多人认为处于高阶层。 


而之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忙碌的人阶层高”,其实背后也隐藏着一个认知,那就是“忙碌能让我们爬上高阶层”,也就是相信社会流动、阶层爬升,来自于牺牲闲暇的刻苦工作。 


这种认知,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体现得最为明显。 


比如,哈佛商学院的这项研究还发现,美国人更愿意相信忙碌的人是高阶层,而在意大利,人们反而会认为,闲暇多的人才身处高阶层。


这是因为,美国人比较愿意相信自己生活在流动性较高的社会,情愿付出努力去换取更高的收入和地位,而意大利人,则并不认为自己处于阶层流动的社会,忙碌也换不来地位上升,那还努力来做什么呢? 


说了这么多,这下你应该已经明白,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说自己忙,因为对忙碌的抱怨,其实也是一种炫耀。 


你忙碌,是因为位高权重、能力卓越,对同事和上司来说不可或缺,也就从生活状态上更接近高阶层人群。


如若一个人的存在可有可无、近乎隐形,那才是要被社会抛弃的可怕征兆。 


不过,这种炫耀,也只会在说给同事、朋友和竞争对手听的时候,才会让人心生羡慕嫉妒恨,因为如果你和你妈妈抱怨太忙,她不仅不会羡慕你,还会心疼地让你多休息,你自然也得不到被羡慕的快感。 


还有,对忙碌的抱怨(炫耀),也只有说给比自己闲的人,才会得到期待中的羡慕。 


因为如果大家都在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行业,比如投行、咨询,每个人都是一样忙得四脚朝天,那这种环境下,如果能显示出你有多于他人的闲暇,则反而是高能力、高地位的象征,因为你比别人更有能力规划时间、处理工作。 


低压行业中的忙碌者,和高压行业中的闲适者,才能被认为是令人仰望的高阶层、高地位人士。 


所以,有钱无闲,和有闲无钱,你选择哪一个? 


适度的忙碌,让我们高效且聪明 

说完了人们喜欢忙碌的被动和主动原因,我们再简要说说,忙碌是不是真的让我们更高效。毕竟,时间已经如此珍贵,我们总不能让自己在虚忙中低效地活着。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在2016年的研究中发现,适度的忙碌,能让我们的大脑,产生新的有效连接和回路。


他们对300名50-89岁的被试做了四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最忙碌的人,在认知测试中得分最高,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工作记忆、长期记忆、推理判断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更好。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忙碌之人和闲暇之人的表现差距,可能会逐渐拉大。 

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在老年阶段陷入混沌状态,不妨在中青年时期让自己处于适度的忙碌状态,而在即将步入老年之时,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新语言、新乐器,或者刻意做一些题目、任务,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敏锐和专注。


为什么我们要说“适度”呢?


因为过度的忙碌,只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瞎忙,只能让你越来越笨


美国密歇根大学在2016年的研究就说,如果你频繁进行多任务操作,比如一边看邮件、一边回微信、一边查资料,不仅会让你完成任务的时间,增加25%,还会让出错率更高。 


微软曾经对员工工作行为的调查中也发现,当人们被邮件、电话或者其他事情打断时,需要用15分钟的时间,才能重新投入手头刚才正在做的事情。


讽刺的是,人们浪费的15分钟时间,并没有用在电话、邮件当中,而是在看八卦、刷朋友圈或者聊闲天中度过了。 


还有神经科学家用MRI技术对大脑扫描的研究证明,大脑并不具备同时专注于多件事的能力。因为在多任务操作时,会让大脑失去灵活性、更加低效率,专注力也更弱。 


《稀缺》那本书也说,过度的压力和忙碌,只会占用大脑带宽,让我们失去清醒思考的能力。 


所以,忙碌的行为,只有在一次处理一件事,而且井井有条、件件有序,让大脑有喘息机会的情况下,才是高效而有用的。

 

结语


今天的文章又很长,只是想告诉大家,保持忙碌的状态没错,大家对忙碌的追求,放在充满浮躁、不停快进的社会中,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不过,对忙碌的赞颂和艳羡之余,我们依然需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思考清楚自己的忙碌究竟目的何在、意义为何,是否可以得到预期结果,而不要仅仅为了让别人羡慕,就像个没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地瞎忙,和为忙而忙、自欺欺人地装忙。 


低质量的忙碌,只会让心情焦虑、大脑迟钝,甚至影响身体机能。不仅不会让自己晋级高阶层,还会在浪费时间的同时,成为他人的笑柄。



-来源-

公众号:家长进化论(ID:parentsup)

 公号简介:高冷、严肃、名校控。与你一起,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1551/620250016786.html

更多阅读

突然很想你的心情说说 突然很想你

突然很想你。想,你此刻在做什么?可有想我么?在每个忙碌不已的时刻,心里一闪念飘过你的影子。可接踵而至的工作让我都没有想你的时间。我们忙到没时间想念彼此?依稀,我还听得见你给的誓言。恍惚,是你酒醉深夜的梦幻。梦里你说了许多情话,

想你的时候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我每天都在想你是什么歌?

你在哪里我每天都在想你是什么歌?歌曲原唱:徐良,小凌填 词:徐良谱 曲:徐良编 曲:徐良小凌:客官不可以 你靠的越来越近你眼睛在看哪里 还假装那么冷静客官 不可以 都怪我生的美丽气质又那么多情 小心我真的生气徐良: waiter 你是

每当我想起你的眼神 每当想起你我都很开心

每当想起你我都很开心作文投稿发件人:梦中的梦<2835645545@qq.com>每当想起你我都很开心晴天,有熟悉的味道。雨天,有熟悉的痛苦。雪天,有熟悉的感觉。思念,思念那个地点,思念那种感觉,想念那两个人,后悔,在哪个地方不应该做错事。毕节

我很想你电影 我很想你

每天,都想告诉你:我很想你,很想很想你。心,宛如一个杯子,被浓浓的思念装满。想把所有的思念都倾倒给你,然后等待着它再一次盛满。喜欢在深夜思念一个人,寂静中咀嚼牵挂的心情,如细细品味一杯纯咖啡,苦涩后是满口醇香;如细细咀嚼青橄榄,酸涩而

声明:《每天都很焦虑 你每天忙忙碌碌,一定过得很焦虑》为网友年糕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