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全草
作者 祁文强中医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诸方书谓其有下气行水,逐痰饮,除胀满之功。《本草经疏》葶苈子条云:“(窍闭不通)则水湿泛溢为喘满,为肿胀,为积聚,种种之病生矣。”葶苈子则“辛能散,苦能泄,大寒沉阴能下行逐水。”《简明中医词典》亦谓:葶苈子治“面目浮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因胆肾积水均有“水聚”与“不通”之病机,笔者悟葶苈子治胆肾积水定能斩关夺隘,故近几年来凡经B超探查证实为胆肾积水者,余均在辨证施方中增葶苈子入煎,用以豁达气机,常收拔塞疏流之功。现简述如下。
1.治胆积水
胆积水多因结石、粘连、炎性水肿等阻塞胆道,致胆囊粘膜不断分泌白胆汁而成,临床所表现一系列消化道证候常迁延数月或数年不愈,余喜在疏肝理气、和胃健脾剂中加入葶苈子10~15g。实践证明,加与不加,其效迥然。
如治刘某,女,26岁,已婚,农民。1993年11月16日初诊。罹患胆囊炎6年,迭进中西药罔效,近1个月来症情加重,自疑患了恶性肿瘤而情绪消沉。刻诊:嗳气欠畅,上脘偏右按痛,痛牵后背,饮食不思,食油腻加重。溲清便溏,脉濡而滑。B超所见:胆囊体积增大(9.4cm×4.0cm),壁厚为0.6cm,透声差。提示:胆囊炎、胆积水。证属肝胆疏泄失利,气机郁结,土受木乘,致水湿聚于胆中。方宜舒肝和胃,药用:炒白术、炒枳壳、陈皮、法夏、北柴胡、神曲、茯苓各10g;鸡内金、焦薏米各20g;生姜3片。每日1剂煎服。上药已服5剂,然诸症减不足言,遂在原方中增炒葶苈子15g,继服5剂,竟获佳效,守原方20剂,诸恙悉除,纳增便调,因而情志亦随之欢畅。复查B超仅见“胆囊壁欠光滑”,随访2年未见复发。
葶苈子
2. 治肾积水
肾积水主要是肾盂尿排空受阻。临床上可出现尿路感染诸症。属祖国医学“腰痛”、“淋证”等范畴。此疾每以实证多见,故余喜用八正散加葶苈子治之,一般数日后即可见效。
如治牛某,女,18岁,未婚,农民。1994年4月20日初诊。患者在沪打工期间,忽发腰痛,经上海某医院诊为:肾绞痛、肾积水。住院旬余,效微,遂回乡求中医诊治。刻诊:右腰胀痛难忍,尿频短急,尿色红赤,舌红苔黄,脉细而数。尿RT:色淡黄清。镜检RBC6~80HP。尿液分析仪示:Hb6,0.0233umo l?L。B超实时成像所见;双肾大小正常,实质部回声均,集合部右侧光带分离2.0cm,左侧(-)。提示:肾积水。证属心火偏亢,火盛动血,下移腰肾膀胱,致水聚不利,方予八正散加减:炒葶苈子15g;木通、车前子、炒山栀各10g;大黄、甘草各6g;瞿麦、萹蓄各20g;飞滑石30g。每日1剂煎服。服完3剂,腰痛锐减,小便转清。上方稍事增减再服10剂,诸症消失。复查B超、尿常规均无异常,随访2年未发。
另葶苈子入汤剂必须炒用,诚如《本草问答》云:“不炒则不香,不能散,故必炒用。”余又认为,炒后之葶苈子多裂开,汁易煎出,其有效成分可被充分利用。
若生用必研碎,其意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