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米北面,一直就像主食界的南帝北丐一样,统领一方,泾渭分明。可经过长期的发展、流传,面条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中,形成各自的风格。但无论是岐山臊子面,还是山西刀削面,都离不开“软、滑”二字,唯独广东面,独辟蹊径,以幼如丝、滑入脂、爽中有筋取胜。而广东面,又以著名的竹升打面闻名于世。成为“南面”的代表。
竹升打面又叫竹升面,“竹升”即大竹竿,广州人也叫大碌竹,用粗壮的竹子一头压在面饼上,另一头有人骑在竹子上不断压面,因此得名。竹升面有90余年的历史。最近一次叫响全国是因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广州的一家专做竹升面的小店被迅速热炒,房东要加租,面馆面临关店的窘境。其实广东好的竹升面馆又岂止这一家,就像扁食店之于福建、刀削面之于山西。长久以来,广东也在向各地输送竹升面人才。其中很多店面已经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老字号,譬如澳门大三巴牌坊附近的黄枝记。上世纪40年代,广东人黄焕枝来到广州,向同宗黄景棠学习竹升打面的技能,而黄景棠师从于花县名师——花县是广东竹升面人才辈出的地方。此后,黄焕枝在东莞石龙开设第一家面店获得成功,后转战广州,与省城各名店名师竞争,亦能立于不败,并在1959年来到澳门,开设名震濠江的黄枝记。故事听上去好像面条版“叶问”,但确实是我在黄枝记的店中看到的老照片、旧掌故。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都知道,传统的竹升面全部用鸡蛋和面,不加一点水,相对于武汉热干面完全是碱水面,广东竹升面的特点恰恰是碱水少,甚至不放碱水,它最大的难度在于不放碱水还一样的爽滑弹牙,这是用竹竿搓面的秘密所在。竹升面挑选的竹竿有讲究,要够粗大,保证它有比较大的覆压面,代替人的双手。师傅搓完面团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骑坐在竹竿那头,用脚一蹬一蹬,竹竿碾压着面团,师傅要一边压打一边移动,让面团受力均匀,渐渐变成一条摊开的“毛巾”。一两个小时后,面团便可以揉拉成银丝一样幼细的面条。在碾压过程中,不加一滴水。
来黄枝记,必点一碗竹升云吞面,搭配一碗虾子清汤,两者就像上海面和浇头一样,属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搭档。刚才说了,面条讲究“银丝细面,爽口弹牙”,其实像我这样的外地人吃到嘴里,银丝和弹牙被解读成“怎么跟粉丝状的橡皮筋一样”。但是细品品,麦香在味蕾间绽放,清香宜人,虾子清汤是由猪骨、大地鱼和鲜虾熬制的上汤,上面撒点葱花。入口时,顿觉鲜香无比,海洋的味道渐次在味蕾中展开。吃的时候有讲究,要放半勺汤,一小筷头面,拌着吃,那样既能让面足够弹牙,又不至于将面变得黏软,完全和北方面条大相径庭。再佐以一口一个鲜虾云吞,比起有的茶餐厅用泡发之后的虾仁入馅,不知要纯粹多少倍。想起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人的头脑和勇气,我常想,什么叫开拓和创新,也许就是像这碗竹升面,有个性、不流俗。